好茶是“鬥”出來的嗎?

一旦進入鬥茶的怪圈,便不可避免被別人的遊戲規則框定,這與喝茶、喝什麼茶已經沒多大關係了。

這幾年,各地鬥茶活動大有氾濫之勢。且不論茶樣選取是否科學,評審專家是否權威,評審過程是否公平透明,每一場鬥茶無一例外都會評出金銀銅獎或一二三名若干。座次是定下來了,不過這樣“鬥”出來的茶,真的就一定是好茶嗎?

一款好茶的評判標準,從來都是見仁見智。茶葉感官審評法作為行業當下不得不採用的評判手段,可操作性較差,好與壞全靠評委一張嘴,評分結果自然也容易受到質疑。事實上,在各類鬥茶活動中,得分高的茶未必就好喝,得分不高的茶也未必就不好喝。

以普洱茶為例,那麼多場鬥茶大會上,有誰見過老班章、薄荷塘、冰島、昔歸拿大獎?如果說鬥茶評比真的可靠、有用,是這屆評委不行,還是這些名山茶不行?如果說名山茶都未參賽,那麼鬥茶的目的是什麼?已經“鬥”出的前幾名,敢不敢打散了次序公開復盤再鬥一次?

鬥茶的結果可以理解為——專家說是好的,就是好的。至於專家替誰說話,那就難說了。

鬥茶娛樂化,鬥茶商業化,鬥茶是為了爭奪話語權。鬥來鬥去,斗的是一張嘴。鬥你玩玩而已。

好茶是“鬥”出來的嗎?

也不能就此否定茶葉感官審評法的價值。作為消費者,學會了這套評價體系,對如何買茶、品茶還是有一定幫助。喝茶本來就是非常主觀的一件事情,這時候寧可相信自己的舌頭。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茶葉。人為評判這堆葉子究竟比那堆葉子“好”幾倍,結果只能是無理數。數學定義中,當兩個線段的長度比是無理數時,線段也被描述為不可比較的,這意味著它們不能“測量”。嚴格來說,同等條件下,茶葉與茶葉是不可比較的,如同彼人比此人“好”幾倍是無法測量的一個道理。

一旦進入鬥茶的怪圈,便不可避免被別人的遊戲規則框定,這與喝茶、喝什麼茶已經沒多大關係了。鬥茶是手段,營銷為目的。正如一些茶企針對自家產品特點,別出心裁“開發”出新的審評方法,這樣泡出的茶當然好喝,也就證明自家的茶“品質優良”了。玩的還是遊戲規則的套路。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現在該換個角度理解了。

在安全、衛生、製程合格的前提下,評判一款茶的優劣,自己的舌頭比專家的評分更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