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推動中國製造實現“三個轉變”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三个转变”

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在河南考察時的講話》(2014年5月9日至10日),《人民日報》2014年5月11日

學習札記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我國經濟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從2010年起,中國製造業總產值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可同時,我國製造業是大而不強:產品質量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國著名企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和新興產業供給能力不足並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要素供給能力接近極限;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我國的製造業基礎薄弱,在一些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上受制於人。不解決這個核心問題,中國製造就不可能實現創新轉變和質量轉變。因此,必須大力加強工業基礎能力建設,主要針對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強化工業基礎,必須以產業需求和技術變革為牽引。隨著技術變革步伐加速,工業發展對“四基”的需求會不斷更新升級。因此,“四基”的發展首先要深挖產業發展需求,及時融入新的技術元素;其次,要以專業化為方向,實現規模化生產,以先進高效的生產工藝與裝備保證產品的低成本、高質量。還應著力培育專業化、精準化、特色明顯的企業群;最後,高端器件及微系統應用領域廣泛,市場需求大,因此,要著重發展國家急需研發的高端器件及微系統。

——尤政

尤政,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主要從事微電機系統(MEMS)、智能微系統及其空間應用的研究。

融會貫通

近年來,高鐵、大飛機、天宮二號、超級計算機、量子衛星等屢屢為中國製造戴上耀眼的光環。但不可否認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仍然存在著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結構水平低、資源消耗大、質量效益低等差距。推動中國製造實現“三個轉變”,是解決不可持續問題的迫切需要,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課題。

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根本出路在創新。必須進一步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同時,要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場評價技術創新成果的機制,打破阻礙技術成果轉化的瓶頸,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必須把大力培育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放在重要位置。

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關鍵在於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品質。這就需要形成由企業自主、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組成的質量治理格局。強化企業的自主管理,在整個生產過程注重質量控制,使企業成為質量責任主體;支持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工作,引導行業誠信自律,促進行業規範發展;鼓勵群眾和輿論監督。

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重在品牌培育和推廣。這就要求企業自覺將價值思維與價值創造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塑造和提升企業形象,引導和創造市場。

《中國科學報》(2018-05-22 第1版 要聞)

相關閱讀: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糧食生產出路在科技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科技創新的“三個把握”

百名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丨科技發展要採取“非對稱”趕超戰略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三个转变”
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三个转变”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