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生突然變學霸,我與學霸只差一顆心臟!

相比肝移植、腎移植,人們對心臟移植頗為陌生,在影視作品的影響下,部分人對“換心”會產生恐懼心理。多年來,坊間關於“換心人”的神秘傳說也層出不窮,如,“換心”後性格大變,“繼承”了供體(心臟捐獻者)的記憶等等。

14歲男生突然變學霸,我與學霸只差一顆心臟!

5歲查出心肌病 14歲“換心”後,他變成了“學霸”

病友會上,17歲的小翔(化名)是現場年紀最小的“換心人”,也是目前浙大一院年齡最小的一位心臟移植患者。那天,他穿著一件紅色的衛衣、深色的牛仔褲,剃了個平頭,瘦瘦高高的身材,在拍集體照時特別顯眼。

小翔現在湖州一所重點高中就讀,是一枚標準的“小鮮肉”,身高182釐米,體重57公斤,五官立體,濃眉毛、單眼皮、大眼睛。

5歲那年,小翔因頻繁胸悶查出肥厚性心肌病(後來,隨著病情的進展發展成了擴張性心肌病,心臟移植患者中最為多見的一種疾病)。自那以後,他開始變得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了,他每天需要吃各種藥,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奔跑、跳躍,劇烈運動對他而言都是“危險”。“在移植前,每次體育課我只能站在邊上看,從沒在操場上跑過。”小翔說,和大部分擴張性心肌病患者一樣,哪怕不做任何運動,只是坐著,也時不時會感覺到胸悶,此時,他必須停下正在做的任何事情。

2015年9月,還不滿15週歲的小翔在浙大一院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當時,他的心功能非常差了,藥物已無法維持心臟正常運作,如果再不手術,心臟隨時有停跳的可能。”馬主任說。

術後,小翔休學一年,但這一年小翔發生了鉅變,就連他自己也感受到了這種改變,“一個是生理上的,一個是心理上的。手術出院後,我立馬就感覺整個人輕鬆了很多,一種從沒有過的輕鬆,這種輕鬆的感覺讓我感受到了生活還是美好的,我的人生也充滿了可能。”

在家人眼中,他變得乖巧、懂事,不再暴躁、任性。更讓家人意外的是,休學一年,再次走進校園時,小翔變成了“學霸”,每次考試均名列前茅。“手術前,我的成績在班裡算是中下游,班裡42個同學,我差不多排二十八九名。”小翔說,中考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一所重點高中。

14歲男生突然變學霸,我與學霸只差一顆心臟!

為什麼患者“換心”後性情和智力會改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蓋裡·希瓦茲經過20多年調查研究發現,人類的心臟也許有某種“思考和記憶功能”,這正是許多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變、“繼承”了心臟捐贈者性格的原因。據統計,每10例接受換心手術的病人中,就有1人會出現性格改變現象。

國內醫學專家對心臟移植後,患者性格的變化,還有這樣一些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