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霸氣女王,被平民首相逼得只能認慫,讓英國步入強盛帝國時代

1837年,英國國王威廉四世去世,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即位。身為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每天總有看不完的文件,出席不完的活動。於是,她不得不收斂起少女的天真爛漫,扮出一副女王的刻板形象,並對此感到身心俱疲。當時的首相、輝格黨領袖墨爾本老於世故,他深知女王的心思,於是只要能抽得出身,他就去陪維多利亞解悶。

英國霸氣女王,被平民首相逼得只能認慫,讓英國步入強盛帝國時代

兩人無話不談,墨爾本把英國政治發展的脈絡、憲政特點等都講給年輕的維多利亞,使她慢慢進入了女王的角色。同時,作為輝格黨領袖,墨爾本也想方設法使女王對輝格黨有好感,進而壓制其對手託利黨,其中一項措施就是把宮廷侍女都換成具有輝格黨背景的人。

雖然墨爾本在苦心孤詣地打自己的小算盤,但輝格黨內閣正在一天天地失勢,後來墨爾本迫於形勢,不得不辭職,託利黨政治家皮爾開始組閣。

對維多利亞來說,她已經習慣了出身高貴、風度翩翩的墨爾本,皮爾則是一個出身平民、十分自負的政治家。更讓她惱火的是,皮爾竟然指責宮廷內部形成的偏向輝格黨的氣氛不合適,必須把那些侍女全部清理出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女王當即表示,她決不會這樣做。但皮爾也不放棄自己的主張,二人就此僵持了起來,最終,皮爾一臉憤慨地拂袖而去,組閣的事情便擱淺了。這件事就是英國曆史上有名的“寢宮危機”。

英國霸氣女王,被平民首相逼得只能認慫,讓英國步入強盛帝國時代

1841年,更為不利的消息傳來:在這年的大選中,託利黨獲得了議會絕對多數的議席,皮爾又重新上臺了。

好在墨爾本及時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深知英國憲政體制不容破壞,於是勸告維多利亞不能感情用事,應該主動接受更受歡迎的皮爾出任首相,否則就會形成對王室不利的局面。這讓維多利亞陷入了兩難境地:從個人感情上,她當然不喜歡皮爾,但是治理國家大事是不容許任性的。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維多利亞退卻了,同意改組宮廷,將此前有輝格黨背景的侍女全部替換為黨派色彩不濃厚的人員。這場“寢宮危機”就此化解。

英國霸氣女王,被平民首相逼得只能認慫,讓英國步入強盛帝國時代

但此事到此還沒有結束,它反映出一種趨勢:英國君主越來越不具有實質的政治地位,成了一個“虛君”,內閣權力則得到了空前加強。有了這次教訓,維多利亞在此後大多數場合下都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堅持了對黨派紛爭的超然態度。

到20世紀初期,英國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憲政慣例:君主在政治上必須嚴守中立,既不能干涉內閣的重大決策和人事任免,也不得支持在野黨反對執政黨。王權對國家所起的作用只剩一些形式上的特權了。這反而使得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君主制度過了重重危機。她在位期間,英國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所謂的“日不落帝國”。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李方恩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