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鑑》女主們為何不斷錯失愛,因為“有慾望的女人不可愛”?

閆肖鋒

婚戀不只是基因的戰爭,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競爭。女人可以有慾望,但這慾望必須順從男人,始於包包,止於房子。對嗎?

《圖鑑》女主們為何不斷錯失愛,因為“有慾望的女人不可愛”?

“‘我養你’,老公就憑這句話把我追到手的。”有女網友在彈幕上感慨道。最近《上海女子圖鑑》等幾版網劇熱播,男主一句“我養你”說得漂亮,可說出“我支持你的事業”就難了。難怪彈幕飄滿“套路啊”這樣的字眼。

包括《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還有《東京女子圖鑑》,都有同樣一幅場景,就是女主到婚介所被冷落。男人們一看是職業女性還一身名牌就避而遠之了。在婚介所和婚介網,男人來這裡通常都是為了結婚生子的,你一身名牌,一看就不會是個“好妻子”。不只日本是個大男子主義的國家,中國喊那麼多年男女平等其實也一樣。

來婚介所的男人只找兩種女人類型:一種是傻白甜型,一種是賢妻良母型。而《圖鑑》中的女主們顯然都不是。

“有慾望的女人不可愛。”這是劇中要表達的男人們的觀點——這種慾望,並不是簡單的擁有名牌的包包和珠寶,也不是三環以內的大房子,而是獲得更廣闊的舞臺,是成就自己的那份不平凡人生。這顯然挑戰了男權社會。

包括《北京女子圖鑑》在內的幾位女主,都是出生在小縣城,不甘於安穩工作,也不願接受所謂的“看得到邊的幸福”,不想過“差不多”的人生,所以離開家鄉開始邁向大都市。當面試官問陳可為什麼要來北京,她天真的回答:“為了夢想”,在場的面試官都笑了。東京版《圖鑑》一開始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年輕人只要啟動內心那臺發動機,就再也停不下來。什麼發動機?夢想和慾望的發動機,男女青年都一樣。

《圖鑑》女主們為何不斷錯失愛,因為“有慾望的女人不可愛”?

“是好女人,就在30歲前走進這家餐廳(訂婚宴)。”這是東京版《圖鑑》經常重複的一句話,可女主始終都沒能在那家餐廳開成訂婚宴。

錯失,是這幾部劇的故事線,卻又好像是註定的。東京版女主一路上升,接近“玻璃天花板”才發現,與享受奢華相比,定義什麼是奢華的是權力,而這一權力屬於男性社會。

儘管她在東京打拼10年,擁有10人團隊,但仍然無法突破男權的天花板。

《圖鑑》女主們為何不斷錯失愛,因為“有慾望的女人不可愛”?

女強人事業與家庭不可兼顧。東京版女主兩個閨蜜圈,一個是媽媽圈,另一個是剩女圈。在33歲生日宴上,媽媽圈簡直就是哂娃大賽,而女主想哂她的雜誌專訪顯然格格不入。沒的炫耀就炫耀孩子,孩子是女人的勳章嗎?她短暫的丈夫反問,不是嗎?三觀不同不能同居一室啊。而在另一個是剩女圈,女友熱議的是政府號召多生孩子,結果是低素質的女人越多生孩子。這樣低質基因永流傳。這也是政府的愚民政策吧。結果是獨裁政府做鋪墊。所以還不如養只小狗。這也算是一代日本女性在覺醒吧?

婚戀不只是基因的戰爭,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競爭。

《北京女子圖鑑》有一幕是一對情侶吵架,女的叫道:“找你那個25歲的老女人去吧!”哈哈,彈幕上當場有人看崩潰了。無論是年齡壓迫還是減肥瘦身歧視,都是男權社會加在女人向上的砝碼。女人可以有慾望,但這慾望必須順從男人,始於包包,止於房子。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