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會」智慧教師 幸福人生——記優秀班主任、槐橋中學教師閆慶海

溫馨提示: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優秀班主任報告會開始啦!

今天來到我們報告廳的是哪位班主任?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無悔青春獻教育

——槐橋中學 閆慶海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閆慶海,1984年10月出生,槐橋鄉中學語文教師、班主任、年級主任政教處主任。

活到老 學到老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工作中一直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和信念。要想教給學生一杯水做為教師的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學生這一杯水,不是學生眼看著老師的桶裡有什麼水他就要什麼水,而是會針對自己的特點,主動向老師討要對於他很重要的那杯水。“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鐵打的校園,流水的學生”,每一屆學生都在變化,他們的知識架構,他們的所思所想,無不激勵我的學習與生命相始終。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不僅向本校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而且還經常爭取外出學習的機會。2015年4月我在河北師範大學參加了為期兩個月的由國家教育部主辦的“國培計劃---農村教師置換研修語文班”並擔任宣傳委員一職。學習中積極聆聽專家教授的先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式,主動向專家請教平常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最後被河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中心評為“優秀學員”並獲“課堂觀察答辯二等獎”,使自己受益匪淺。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潤物細無聲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自從2010年到槐橋鄉中學參加工作至今一直擔任住宿班的班主任,在學生管理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但是,愛並不意味著遷就放鬆,而是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只要充滿慈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

心與心的融合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我班有一位調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差的學生。好幾次,上課時我提問他,他都回答不上我提的問題,為此我沒少發火,但著急教訓是沒有效果的。有一次,我把他叫到跟前,順手拿過一個凳子讓他坐下,親切地和他說起了家常話,隨即說道你將來最想做什麼?他輕聲的說了聲,不知道,我就繼續問他:那你想想你以後能做什麼吧,根據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所能達到的學歷,我和他一起思考,我們足足談了兩節課,他當談到歷史時我發現他的歷史知識儲備量遠遠要高於我,我對他這點給予了肯定,慢慢地,我發現他的眼神開始變得堅定,最後我對他說:“你將會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孩子,我希望你繼續努力別再消沉。”臨走時,他把凳子輕輕地放在桌子下面,還說了一聲“謝謝老師。”在以後的幾天裡,我發現他的學習、紀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覺得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願望是受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真誠地慷慨地去讚賞他們,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

親其師 信其道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大家都知道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的前提,我總結了一下把老師分為三等:一等老師眼交流,二等老師靠嘴頭,三等老師掄拳頭。打破一個關係很容易,重建一個關係太難了,一拳下去師生關係破裂,試求被打學生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我們不妨對這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多一份賞識少一份抱怨,切記不可濫用賞識,賞識要具體化,即使有抱怨也不要將學生犯的錯與人格掛鉤,言語之間更不要傷及家長。

沒有一個學生能容忍老師無視自己的存在,他們都想知道他在老師心中有多重要。

我與學生的三次“交鋒”

1、忘記名字的提問。(要尊重每一位學生,沒有一個學生能容忍老師無視自己的存在。)

2、月考肚子痛。(儘可能多的瞭解學生)

3、值日時打鬧(講究語言智慧)

以剛為先奪其銳氣 以柔容之促其感化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對於剛入學的新學生,要抓好開學第一個月,掌握一個原則:以剛為先奪其銳氣,以柔容之促其感化,發掘亮點激其轉化。

作為一名班主任,還要注意角色的轉化,我們與學生的年齡有差異,我們與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味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我們就會感覺與學生的談話是“對牛彈琴”,我深深感受到“對牛彈琴不是牛的錯”。

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生也是如此,日常教學中對待學生的失敗和犯錯我通常有三中教育方法:雪中送炭、錦上添花、落井下石。

以前我總是願意抓住學生出現問題時,甚至犯錯誤時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記住教訓,其實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犯錯誤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進行自我保護而不是吸取教訓。但學生犯錯誤時,面臨批評,會感到自尊受到威脅,於是這是他會像刺蝟一樣張開自己渾身的刺,誰說我我刺誰,根本聽不進去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小學生稍好些,如果是青春期的初中生加上逆反心理的作用,就會產生師生衝突。

事例:三種不同效果的考試分析會

考試後的分析會是不可或缺的鞏固考試效果的重要環節,分析會上我一面講題,一面讓學生分析原因。通常老師都樂於讓考的不好的學生找原因,學生一般會總結如下:老師教的不好、講的都沒考、考的都沒講,題出得太難,我複習的都沒考,考的都沒複習。找的都是外因,其實老師希望學生歸因於自己努力還不夠,下步需努力!

學生怨老師,老師怨學生,其實沒考好老師和學生心裡都難受,我不停地埋怨指責,甚至回憶陳年往事,“只管學習好不好,不管心情糟不糟,”一件件數落,就像落井下石,傷口上撒鹽,不但不利於發現問題改正錯誤,還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消極情緒,對老師心生怨恨。

第二次選擇學生考得好時或考的好的學生,這時候別指望學生會歸因於我們教得好,他們會歸因於自己努力。這個時候積極肯定學習的成效源於他們努力的結果,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會取得更好的成績,這個時候學生就會在獲得小成功時不但體驗到成功,而且還會產生一個心理暗示:“進步依賴努力。”

這種錦上添花式的分析固然好,但雪中送炭情更真。老師不能只樂意分享學生的成功,卻讓學生獨自吞嚥失敗的苦果。

有一次我是這樣開分析會的:同學們,這次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大家心裡一定很難過吧,其實我心裡和你們一樣難過(共情,學會共情,但不是真同情),大家之所以沒考好和我有很大關係,比如試卷上的某一部分知識我講的不夠透徹(暗示學生這些題我都講過)抓得不夠緊,以後我會努力讓你們們變得更好!學生會說:“老師不能怪您,是我們自己不夠努力,我們以後會努力的!”(上鉤了)

愛心 耐心 等待

「报告会」智慧教师 幸福人生——记优秀班主任、槐桥中学教师闫庆海

眾所周知,人的發展是需要過程的,如果把兒童看做一棵樹苗,要長成參天大樹,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我們經常為他們澆水、施肥、修剪,需要我們有愛心,有耐心,會等待。因為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急於求成,拔苗助長反而事得其反。

我們經常稱一些在學習上對什麼都無所謂的學生為“死豬不怕開水燙” ,“死豬”是怎樣造成的?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一隻小白鼠關在一個四壁光滑的鐵箱內,白鼠一次最多跳75釐米,實驗者在距白鼠90釐米處吊放一根散發著香味的玉米棒,起初白鼠會奮力跳躍,試圖啃食玉米棒,經多次跳躍無果後,白鼠選擇了放棄,輕輕滴趴在了地上。此時白鼠的心理活動:跳著累也是死,趴著餓也是死,與其又累又餓而死,不如靜靜的餓死。最終白鼠放棄了,白鼠形成了習得性無助。

每一個學生都像白鼠一樣或多或少的努力過、奮鬥過、掙扎過、無奈過,最後由於家長和老師的期望值過高,永遠無法滿足,最終不得不放棄形成了“死豬不怕開水燙”,我們不妨根據不同的學生適當降低目標,給他們一種一小跳就能感覺到成功的感覺,讓他們也體驗一把被人認可的喜悅。

爸媽是打鐵的,你是鐵打的

2015年我帶初一新生,接到一個小考成績230分的學生,分數一般,習慣還不算太壞,第一次月考後他竟然考了我們班倒數第一,成績公佈那天放學時他偷偷找到我說:“班主任能不能在家長通知書上給我把成績改一下,哪怕是個中等成績也行。”“為什麼?”他說:“家長特別注重我的成績,小學6年來,每次考少了輕則女子單打,男子單打,重則男女混合雙打”還流了兩行淚,老師給我改一下吧,苦苦哀求,我看他的眼神不像在騙我(左上編,右上想,向下聽,直視發自內心的話。)聽了他的話我就想笑我說:“小夥子你活到今天不容易啊,你爸媽是打鐵的,你是鐵打的。”我沒給他改成績,而是沒給他家長通知書,第二天把他爸約到了學校。家長看到成績十分惱火。

我跟家長分析到:“想進步別打了,你一直要求孩子考第一,打了這麼多年他考過第一嗎?從今天開始別打了,以後每次考完試以後你都到學校來,今天走的時候你把我們班倒數第二,第三的試卷拿走,看一下他們比你兒子高多少分,對比一下試卷看那些知識還可以提高,給孩子定一個短期低目標。”兩週後的月考這孩子考了我們班倒數第五,他向爸爸報喜,他爸說: “不是跟你說這次考第三就行了,下次考第五,這次考了第五下次怎麼辦?”孩子說:“咱們看看倒數第六,第七考了多少分,下次把他們幹“幹掉”。初二期末考試全班65個人他考了第12名,2017年中考以550分的成績升入曲周縣第一中學。

時光不語 靜等花開

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一顆種子,他們不可能同時怒放,只因為他們的花期不同。只要施以愛心與耐心,我堅信每一位學生都能長成參天大樹,因為教育是適時等待而不是迫不及待,學會等待是一種胸懷,學會支持是一種境界,學會引領是一種智慧。

我每天都在做著兩件事:該做的事和喜歡做的事,我要努力把我該做的事做成我喜歡做的事。2018不忘初心,繼續前行,苦修七十二變,笑迎八十一難,做智慧教師,享幸福人生!

傳遞教育正能量,傳播教育好聲音

我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有您支持

教育更美

供稿:書紅

審核:建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