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常德融媒訊(文/ 李紫瑩 圖/ 潘敬林 李紫瑩)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千百年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所描述的“世外桃源”曾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5月13日,參加“十年涅槃 愛在常德”活動的21名理縣學子和6名理縣教育系統代表在常德尋覓到了這處堪稱人間仙境的絕妙去處。

面臨滔滔沅水,背倚巍巍群峰,地處古武陵縣境的常德桃花源風景名勝區,是《辭海》《詞源》唯一添加註釋的《桃花源記》原型地,以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歷史傳說之奇,詩文碑刻之豐聞名海內外。現有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五柳湖、桃花源古鎮、桃川萬壽宮、萬畝桃林等核心景區。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大家過秦洞啦!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王豪怡興奮地與吹笛子的桃花源小哥哥拍照留念。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途經陶藝坊,看到陶藝匠人正在雕刻花紋,理縣學子們紛紛拿出手機拍攝。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理縣學子體驗“踩竹蔸”。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哇,這裡的茶葉林好美!”一路上的美景讓韓麗芳目不暇接。

沿著蜿蜒小路一路向前,穿過高峋石壁秦人古洞。當日上午,理縣學子們首站來到桑桃花源核心景區的秦谷。一條清澈的小溪穿過房舍,青蔥的茶林、嬌豔的玫瑰彷彿與遊客熱情地打著招呼。身著秦裝的村民正怡然自樂,或長笛橫握,笛聲悠揚,或緩慢前行,自在逍遙。田裡的耕牛正細啃著嫩草,完全不受遊客拍照的干擾。見到如此美景,理縣學子高興不已,一路開啟“狂拍”模式,眼到之處盡收入相機。情到濃時,理縣學子排成兩排,齊齊誦起名篇《桃花源記》。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理縣學子齊誦名篇《桃花源記》。

午飯時間,豐富的擂茶宴和具有常德特色的缽子菜讓大家感嘆,小時候沒有機會品嚐到的這次一併補齊了。楊勇軍更是自告奮勇,接過村民手中的木棒,體驗了一番“打擂茶”。趁著午間休整的時間,理縣學子們紛紛訴說自己的理想。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午餐是豐富的擂茶宴和具有常德特色的缽子菜。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楊勇軍體驗“打擂茶”。

隨後,桃源工藝術博物館內,一件長15.88米、寬6.3米、高3米的巨型柳木根雕作品吸引了理縣學子的目光。瞭解到該作品內容是以《桃花源記》裡的故事情節為核心和依據,全方位全景式表現桃花源裡的生活景象後,理縣師生讚歎不已。隨後參觀木雕百床館時,理縣師生更是為桃源工留下的一張張精美絕倫的木雕床所震撼,理縣學子任婉月拍照根本“停不下來”。她說,這些木雕花紋都太好看了,她要全部記錄下來。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五柳溪如畫的山水田園風光。

結束一天的行程,桃花源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生態美景和厚重的歷史文化依然讓理縣師生們流連忘返。“這裡好安逸,我都不捨得走了,真想在這裡買套房子住下來!”理縣學子王君藝陶醉在如畫的山水田園風光中,不由自主地哼起歌來。

此次理縣學子重返常德活動,是常德日報傳媒集團策劃的“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特別活動”的收尾階段。今年3月,常報集團已派出特別報道小組,前往四川採訪了災區十年變化。此次學子重返活動為期5月11日至13日三天,由武陵區教育局、常德日報傳媒集團主辦,金丹實驗學校、常德融媒承辦,益豐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支持,常德老船長船運有限公司提供愛心支持。除理縣學子代表外,還有6名理縣教育系統代表參與活動。此前,他們參加了“十年涅槃 愛在常德”主題班會和“理縣學子看常德”常德採風活動。

千里大愛同呼吸,十年親情共患難

視頻、圖集、多角度全媒體追蹤報道、實時直播全面呈現

理縣學子桃花源裡“穿越”千年尋“仙境”

二審:王瑜 三審:姚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