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學生也能看懂的公式,躺賺10年

用小學生也能看懂的公式,躺賺10年

今天A股帶大家坐了趟過山車:早上大跌,下午大漲。不知道有多少財迷又沒管住手,早上著急避險,下午後悔不迭。

受上週貿易戰新聞影響的這波走勢,影響了財迷們幾天的心情,但並未出乎無馬哥的預測,上週末的文章中已簡要預判過了。

不斷提醒大家別炒短線,無馬哥已經磨破了嘴皮。越有耐心的投資人,越能夠把握股市長期上升的收益,這道理不難明白,可有些財迷一看到下跌,就是自然地覺得心慌手癢。

你可能要問了,無馬哥,這道理我也懂,可哪些板塊可以繼續持有或加倉,我該怎麼判斷呢?

無馬哥今天就來說個簡單的投資邏輯,並把這邏輯應用到我們常談到的一些板塊中。

用小學生也能看懂的公式,躺賺10年

先來看一個特別簡單的公式:P = E * P/E。

哪怕你不知道這幾個字母表示什麼,只要上過初中數學課,從等式上來看,都會知道,沒毛病。

OK,上面的意思是說,股價=(每股)盈利乘於市盈率。上面的E,確切地說是EPS,即每股盈利。

這個公式想表達的是,股價的走勢,可以拆解為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一個是每股盈利(EPS),它是我們的每份股票能享受的公司利潤。公司賺錢能力變強,每股盈利就會上升。

另一個是市盈率(P/E,也常表達為PE值),它是市場眾多投資者對公司給出的估值水平,往往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股民樂觀時市盈率估值就高;大家都沒信心了,估值就低。

每股收益是一個明確的數值,直接反映在公司的定期財報裡;市場估值卻並不穩定,經常上下波動,而且容易物極必反,每當悲觀到極點時,樂觀的聲音就會出現,反之亦然。

我們做投資最理想的狀況是,找到當前估值低、而且盈利保持較快增長的行業或公司。由於股價會受到兩個因素利好,股價未來的增幅,可能帶來雙倍的驚喜。

低估值、能賺錢,這就是無馬哥一直堅守的投資原則,也是經常給大家介紹投資標的時的篩選標準。

用小學生也能看懂的公式,躺賺10年

但是,有心的財迷可能會說,在市場上,估值又低、又能賺錢的很難找耶。

更常看到的是這樣:能賺錢的大家都來買,結果估值就上去了,比如現在的消費行業;而當市場持續下跌時,你會發現到處都低估值的股票,但可能你挑到的,是一個股價十年如一日的板塊。

如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兩個因素,該怎麼選呢?股價上漲到底是盈利業績、還是市盈率估值起主要作用?

測評控無馬哥親手做過一番研究,得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投資時間越長,估值對收益的作用越小,業績增長的貢獻越大。

下面給大家看看中證各行業指數這十年來的漲跌幅,以及估值、業績分別對指數漲跌幅的貢獻:

用小學生也能看懂的公式,躺賺10年

在實證研究中,無馬哥還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近十年這麼長的期限裡,估值因素甚至是下降的,然而與此同時,有一半的行業股價卻在增長。

所以你要是想做長線投資來賺錢,你就得選好行業。最好是盈利持續較快速增長的行業。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估值較高時投資,經歷漲跌後,價格也終會迴歸合理,躺賺10年不是問題。

按照這個邏輯,你如果買入後能5年10年不動的話,醫藥、消費、可選、金融這4個指數還是可以繼續持有滴。

但是大部分財迷都等不了這麼久,從中短期來說,賺錢主要靠估值的上升,受市場情緒影響比較大。這種波動會比較隨機,看天吃飯,而且持續時間比較短。要想賺快錢,會比較心累。

最近幾天市場上躥下跳,財迷最關心的問題是:今後哪些行業/板塊賺錢機會更大呢?

前面說了,方法是“短期看估值、長期看盈利”。短期是上車還是下車,大家還是應該根據估值水平做決策。

無馬哥之前給大家推薦過不少好行業,大部分都有長期投資價值,可以繼續持有。但也有有些已經漲了不少,有估值調整的風險,大家可以考慮部分止盈了。

按上面的方法,財迷們是可以通過很多網站查詢到相關數據,作出正確投資決策的。

但很多財迷也比較忙,想偷個懶,這裡無馬哥就把我們常提到的一些板塊和指數的情況,整理一下給大家參考——

用小學生也能看懂的公式,躺賺10年

上面的操作建議,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止盈就是可以賣出了,持有就是暫時不要動,定投則是可以繼續加倉買入。

至於投資風險嘛,短期波動肯定會有,財迷們就自行把握吧,無馬哥這裡就不多囉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