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稍藉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淨業難成

原文節選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zhī)承①天者宜順受也。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何況吾人以博地②凡夫,直欲上承法王③覺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淨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者,正此之謂也。

❖❖❖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一

•復鄧伯誠居士書一

參考今譯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知道上天要成就一個人,大多以逆境來磨練他,而敬奉上天的人,應該逆來順受。然而孟子所說的“大任”,是世間的官爵地位,尚且須要如此的憂心勞苦,才可以不辜負上天之心。何況我們以博地凡夫,直接想要上承佛陀覺悟之道,下化法界一切有情。倘若不稍稍憑藉貧苦疾病受一些挫折,那麼凡夫見思等惑日日熾盛,淨業難以成就。迷失闇昧本心,永遠沉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啊!古德所說: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啊!

①【祗承】猶祗奉。【祗奉】敬奉。

②【博地】借指人間。 明屠隆《曇花記·法眷聚會》:“弟子博地凡夫,沈迷宦海,若非二師點化,菩薩鉗錘,焉能證悟。”《天台三大部補註卷第十一》:“博地,博廣多也。下凡之地廣多故耳。”

③【法王】(術語)佛於法自在。稱曰法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