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烹小鮮

原文:[蛤蜊]:剝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或為湯亦可。起遲便枯。

淸 袁枚《隨園食單》水族無鱗單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我小時侯的理想是當個科學家,那時有個叫達爾文的他說:人是猴變的,上升到理論就是生物互相競爭,能適應生活者被選擇存留下來,這就叫進化論。我對這進化論是絕對深信不移,小時候還聽老人們說,夜蟆虎是老鼠變的,夜蟆虎它大名叫蝙蝠,椐說耗子偷鹽吃多了,就能變夜蟆虎。咱多好學呀,還真逮了個小耗子,放瓶子裡,倒了好多醃鹹菜的鹽,養了幾天也沒變夜蟆虎,可能不得法,愣給齁死了。

後來讀中國古典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中有“雉入大水為蜃。雀入大水為蛤。”這就奇了怪了,人變猴,一個有毛一個沒毛,老鼠變夜蟆虎,一個有翅膀一個沒翅膀,起碼他們長的像呀,這黃雀是飛的鳥,怎麼會變成水裡的蛤蜊呢?可你說不信吧,《禮記.月令》也載:“季秋之月,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孔穎達疏:“大水,海也。《國語》雲:‘雀入於海為蛤’。故知大水是海也。”明.張岱在《大易用序》亦說:“雉入大水為蜃,雀入大水為蛤,燕與蟹入山溪而為石,變飛動而為潛植,此不善變者也。”讀到這裡,我是徹底絕望了,這裡面學問越來越深,越來越整不明白了,不過後來入了餐飲業,做了一名廚師,發現無論是雀兒,還是蛤蜊,都很好吃,今天放下雀兒如何變蛤不聊,

咱說說蛤蜊怎麼做好吃。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蛤蜊(英語:Clam),又作蛤蠣,是蛤、蚌、花甲,等雙殼綱軟體動物的統稱,蛤其殼卵圓形,淡褐色,邊緣紫色,生活在淺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諸多品種。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成分,低熱能、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蛤蜊是一種長在灘塗地沙灘裡的貝類,產自我國沿海一帶,當地人退潮時挖蛤蜊叫趕小海,帶一把小鏟子,看沙灘上會發現一些小洞,直徑一般不到三毫米。再大的可就是小沙蟹和海蚯蚓的洞了。用鏟子貼著小洞剷下去,翻過來就是一個蛤蜊,運氣好的話可能有兩到三個蛤蜊。還有一個方法很省力,但是效率不高。純屬運氣。趁剛剛漲潮的時候,海浪會把沙中的蛤蜊捲上來,只要站在海水沒及膝蓋的地方,海浪過來,一般都能摸到一兩個,大量生產則用挖蛤蜊船在深水處採捕。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蛤蜊是青島、大連、煙臺、威海等沿海城市的獨特海產品,在大連被稱為蜆子,蛤蜊在青島被俗稱gá la(此處為輕聲)煙臺稱為蛤(gǎ)。青島的花蛤是當地特產之一,5-6月份正是最肥鮮的時期。每年這時青島海灘開放,遊人如織,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大小飯店肯定都有蛤蜊在賣。選購蛤蜊時,可拿起輕敲,若為“砰砰”聲,則蛤蜊是死的;相反若為“咯咯”較清脆的聲音,則蛤蜊是活的,捧起一把蛤蜊來,上下顛一下,如果聽到咳咳的聲音,那就是空殼的或者泥殼的,起碼是瘦了的,聽到咔咔的聲音就是有肉的,起碼不是很瘦的。

蛤蜊就啤酒那是絕配,青島人對啤酒的熱情那絕對可以用信仰來形容,夏天的時候,每個小區門口都會有一個盛著扎啤的桶,據說還是按斤賣的,在海灘上“喝啤酒,吃蛤蜊(ga la)看妞妞”那是青島的一景,絕對讓你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蛤蜊品種很多,有蛤、蚌、花甲,西施舌、花蛤、文蛤等,西施舌是一種海蚌,為什麼叫西施舌呢?傳說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並且將美人“西施”獻給吳王,以美人計智取吳國。滅了吳國之後,西施又回到越國,越王勾踐的夫人一是妒忌西施的美貌,二是擔心美人誤國,終於有一天她命人將西施沉入大海。從此沿岸的海灘上便長出了這種海蚌,它的足部伸出蚌殼時酷似人的舌頭,所以海蚌也被稱為西施舌。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西施舌最佳製法是用雞湯汆,此菜是閩菜珍品,與“佛跳牆”齊名,也是人民大會堂國宴上的名菜。海蚌鮮嫩拿來炒,都有點暴殄天物,用熬得濃郁鮮美極熱的雞湯,澆到海蚌上,瞬間即熟,立刻上桌,趁熱入口,才能保持海蚌的鮮甜嫩脆,不至於辜負大自然的美味奇珍。西施舌是寧波叫法,福建、江蘇、浙江叫做“海蚌”,廣東、香港稱為“貴妃蚌”。雖然太平洋西岸、日本、印度半島、中國沿海都產海蚌,但是以福建閩江口,長樂的漳港一帶,質量最佳,被稱為“漳港蚌”。著名的樟港蚌目前產地價一斤大約在240元左右(大概也就1個)。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現在流行一種蒸汽海鮮特好吃,蒸汽海鮮的特點是能夠保持海鮮與其他食材的天然味道,經過蒸的烹飪,更加鮮香嫩滑,瞬間鎖住食材水分及營養成分;不飽和脂肪酸不流失,激發食材的自然香醇,蒸汽海鮮不僅綠色環保,還可以調理腸胃,滋陰美容,保健養生。前幾天莫公子請我吃海鮮,她在黃寺新開張一家三個漁夫蒸汽海鮮,其中有道菜一筐蛤蜊特有意思,就是各種蛤蜊合為一起,省著單獨去點了,桌上有特製蒸氣鍋,底層放上一些米,米里面有南瓜、香菇粒,鍋中不放水,全靠蒸汽和蛤蜊海鮮汁水熬粥,上層擺蛤蜊和各種海鮮材料,三四分鐘之後揭開鍋,一股鮮香濃郁的氣味撲面而來。等吃完海鮮,鍋裡集海鮮精華的粥也已是粥香汁濃了,喝上一碗,哇,那粥實在太美味可口。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在北方通常是炒,有蒜茸、辣炒等菜式,南方則多用來做湯,在蘇州有一道菜叫“天下第一鮮”,其實就是文蛤豆腐湯,是乾隆爺下江南時在蘇州吃到後御封的。從那時起,這個雅號就一直流傳至今,聞名於世。文蛤的烹製方法多種多樣,可將文蛤肉文火煨湯,鮮美可口,別有風味;急火燴炒,肉嫩汁鮮。如配以肉絲或蛋皮炒食,或拌以麵粉製成蛤肉圓,味鮮適口。蛤蜊分泌出來的乳汁,還是高級調味品,燒菜中放之少些便覺鮮香四溢,煨湯則色汁似乳,味醇甘美。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袁枚也愛吃蛤蜊,在《隨園食單》水族無鱗單記有:韭菜炒蛤蜊肉和蛤蜊湯兩種菜品,蛤蜊講究生猛新鮮,肉質集細、嫩、脆於一身,無論怎麼做,必須要快,斷生熟了即出鍋,起遲了便肉質乾枯不好吃了。下面製做韭菜炒蛤蜊,這是一道春季時令菜,因為春韭最為鮮美,配以細嫩的蛤蜊相得宜彰,袁枚雲:凡一物烹成,必需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具體制法如下:將蛤蜊去殼取肉,洗淨,用布搌幹水分,韭菜擇洗乾淨切段,油緬屹燒四成熱,下薑絲略下蛤蜊肉韭菜段鹽料均胡椒粉快建翻炒即成,炒此菜要快,業內俗語云,生蔥熟蒜,不生不熟是韭菜,講的是韭菜以剛炒變色為妙,蛤蜊肉極嫩,與韭菜同炒只需翻炒片刻,切忌炒過火,順便說一下,韭菜與蔥都是好食材,一起炒可以吃,也吃不死人,但有點相剋味道犯衝,摻在一起會產生異味,炒韭菜時就不要放蔥了。

大廚烹小鮮 | 蛤蜊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