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淮海戰役 60萬解放軍為何會輕鬆“吃掉”80萬精銳國軍部隊


淮海戰役解放軍60萬對國軍80萬,以少勝多居然取得了勝利,這使人感到不可思議。其實,古今中外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原因各有不同。淮海戰役共軍為何能取得勝利呢?答案其實很簡單,淮海戰場不是一個孤立的戰場。

有人以為是劉鄧挺進大別山分散了關內國軍的機動力量,為戰略決戰創造了條件,但國軍既然可以跟隨劉鄧到大別山,也可以再次跟隨劉鄧到華東,甚至可以置損失過半的劉鄧於不顧,再次集中兵力於華東。

實際上,蔣也很想把到大別山的國軍象一年前那樣再集中到華東與共軍決戰,由白崇熙指揮。

但此時桂系卻不聽調遣,華中的白崇熙數十萬大軍按兵不動,對蔣令其於蚌埠設指揮所,統一指揮華中,華東兩戰場兵力,公然抗命。

因此,解放軍取勝的戰略條件是中原和華東戰場的國軍不能有效的配合,這源於遼瀋戰役的勝利對敵人產生的分化作用。

此外,華野在進攻之前,已經力所能及的疏散周圍的村民,避免傷及無辜。然而,另一股人群卻冒著炮火衝進碾莊,往裡運彈藥、食物,往外抬傷員。他們不是軍人,是老百姓。

陳毅名言“淮海戰役是用獨輪車推出來的”,這一直被認為是對淮海戰役的經典評價。

據統計,淮海戰役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轉運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他們不止是運輸隊,還是擔架隊、衛生隊、預備役部隊,國民黨的80萬軍隊需要對抗的遠遠不止中野和華野的60萬大軍。

反觀國民黨部隊,在淮海戰役之初,他們制定的作戰計劃是沿著鐵路固守,就是因為他們後勤的補給徹底依靠鐵路。

當初黃維兵團趕往徐州,中野對黃維兵團的伏擊目的性非常清楚,因為當地只有一條路可以通過坦克和拉後勤輜重的大卡車,在他們的必經之路設伏就行了。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黃維兵團也只能選擇這一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