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帶新效果太差?他家把4萬業主變成了置業顧問,咋做的?

憑藉對4個一線城市和8個核心二線城市的深耕,電建地產躋身2017年度銷售額排行榜的TOP60。

現在,電建地產也面臨著和同行們一樣的問題:

√ 房地產行業正進入一個長週期,各地限購、限價政策頻出,“客戶”正成為一種有限資源;

√ 隨著房企拿地模式發生變化,要持續發展,除了單純的住宅開發,電建地產必須嘗試進入產業地產、商業地產等新領域。從理論上說,電建地產的現有客戶群應該是新業務的種子用戶。

這一切讓電建地產意識到:從企業生存的角度出發,未來要更好地發展,就必須重視客戶價值!

2017年11月,電建地產聯合明源雲鏈上線“we客雲”客戶服務系統。短短5個月,“WE客雲”的用戶綁定量突破了4萬,線上的投訴報修佔投訴報修總量的70%以上,客戶滿意度隨之迅速上升。

老带新效果太差?他家把4万业主变成了置业顾问,咋做的?

■ 從0到1,電建地產如何實現短時間內,將龐大的業主群從線下遷徙到線上?

■ 從圈粉到養粉,如何提升業主的黏度和活躍度,讓這套線上生態系統快速運轉起來?

■ 未來在這4萬+業主的平臺上,電建地產將玩出哪些新商業模式?

為此,我們採訪了電建地產品牌營銷部。

取經:“老帶新”要如何“轉”起來

從2017年開始,電建地產的品牌營銷團隊圍繞“客戶服務和價值挖掘”這個命題,開始尋找其他行業進行對標研究。

“我們研究了很多行業和企業,比如航空公司、超市,甚至還有京東的客戶服務體系和客戶價值體系;對地產公司的服務價值體系,如綠城、萬科、龍湖、阿那亞等也進行了研究。”品牌營銷部副總經理周威說。

在研究了這些企業的模式後,電建地產發現:

1、以往通過提高客戶滿意度來轉化為“老帶新”,這個轉化過程非常漫長;

2、相比快消品這類高頻低價交易,傳統的房企老帶新,一個是門檻高,另一個是觸點少,關鍵還都是一錘子買賣。

這樣一來,每開發一個新項目,又要從頭開始,“總是在拉新客戶,但卻沒有一條線把老客戶吸進來、栓進來,讓“老帶新”真正‘轉’起來。”

怎麼辦?

電建地產在思考:能不能把“老帶新”和客服平臺結合起來,上面囊括了電建地產的業主在交房和入住階段的所有服務。如此一來,通過增加服務屬性,提升業主的關注人數和關注頻率。

當平臺上的業主基數與活躍度達到在一定程度後,再引入“代幣”概念——通過積分規則引導業主去做一些我們希望他們做的動作,比如項目到訪、推介等,這樣一來“老帶新”就自然會容易許多。

“原來老帶新是送物業費,一次就結清,相對比較簡單,現在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平臺來讓客戶產生粘性,所以在這個平臺基礎上,我們要建立一個積分商城。

未來,這個積分商城理論上將允許電建地產的業主們進行積分的自由兌換。比如你在北京,通過兌換積分你能去海南買橘子,能住我們三亞灣的酒店,這樣一來,我們就把整個電建地產體系下的客戶價值給盤活了。

圈粉:4萬+業主的“星際遷徙”行動

2017年11月,電建地產正式對外發布了自己的“六悅”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WE客雲”。

“WE客雲”就是電建地產聯合明源雲鏈一同搭建的線上客戶服務平臺。按照其規劃,業主可以在“WE客雲”上享有兩大類、共9項服務,包括投訴報修、在線評價、小區管家、物業公告、便民信息等,“相當於把我們所有的服務動作都搬到了“WE客雲”上,業主、準業主可以在線享受我們為他們提供的所有服務。”

老带新效果太差?他家把4万业主变成了置业顾问,咋做的?

可問題來了。如何讓這麼龐大的業主群體主動遷徙到線上,並主動尋找和獲取服務?

於是從去年底開始,電建地產發動了一場針對所有業主的“星際遷移”行動。

這次行動首先得到了電建地產集團領導層的重視和大力支持,第二是得益於電建地產的後發優勢。

電建地產至今大概有7萬戶業主,他們中多數都來自3年以內的項目,現正進入一個集中交付期,“這樣一來與客戶的觸點就非常多,遷移起來會容易些。”

為了保證業主線上遷徙的動作順利完成,電建地產還重新調整了自己的客戶滿意度模型。最新的客戶滿意度模型由這幾塊指標組成:維修服務得分、投訴服務得分、業主綁定率得分和輿情得分。

老带新效果太差?他家把4万业主变成了置业顾问,咋做的?

新模型裡,對業主綁定率的考核得分佔到了總分的30%,這讓區域公司不得不重視對這個指標的關注,“因為綁定率低,就可能影響你的績效和實際收益。”

與此同時,電建地產還每月對各區域的業主綁定率進行排名,並在OA系統裡進行公示。“各區域公司的領導都在看,如果排名很靠後,會讓人感到丟臉。”

雙管齊下後,電建地產的業主線上綁定率得到直線上升。

最終,僅用了短短5個月時間,電建地產實現了對4萬戶業主的線上遷移。

養粉:服務直連,提升業主滿意度和平臺黏性

業主綁定率上來後,如何讓業主願意在線上接受服務?

首先要提高投訴報修等基礎服務的響應效率。

沒有上“WE客雲”移動客服平臺之前,電建地產的小區業主進行投訴報修,都得去物業管理處,或者打電話。

但整個處理流程是相對冗長,“因為全是線下的紙質記錄,需要事後整理並錄入到系統後臺,然後才能派單給承建方/施工單位,如此一來,關閉一條報修需要好幾天時間,而且還經常發生漏單的情況,業主感受非常不好。”

現在業主在“WE客雲”上直接進行投訴報修,流程就簡單多了。業主只要在“我要報修”頁面輸入問題描述+部位拍照,點擊提交後,系統將自動派給相應的工程部或承建商,服務受理速度至少提升了一半。

對於問題的處理結果,業主還可以通過“WE客雲”進行在線評價,在當下維修場景裡第一時間進行評分,這種評價方式其實是最準確、客觀的,通過評分讓業主感覺自己得到了尊重,整個服務過程的體驗感也會更好。

老带新效果太差?他家把4万业主变成了置业顾问,咋做的?

而且所有的投訴報修記錄,都會在“WE客雲”的後臺形成沉澱,系統將自動輸出相關報表,最終形成電建地產的標準問題庫,未來這個問題庫將支撐電建地產的產品設計和施工質量的提升,甚至能幫助電建地產對其供應商隊伍進行優化和淘汰。

新模式:社群+=電建的新商業模式

業主基數有了,黏度也上來了,那麼如何將這麼龐大的客戶基數轉化成推薦量和成交量呢?

所以今年,電建地產要做成兩件事:第一,要設法讓這幾萬業主每人綁定6個朋友進來;第二,開始搭建自己的社群。

在他們看來,要完成客戶價值轉化,除了用經濟紐帶(積分代幣),還要有一個精神層面的紐帶。

“房產交易畢竟是低頻的,要把這群人留在我們平臺上,光是物質層面的還不行,我們還是需要有一個精神層面的紐帶,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做社群的原因。”

今年開始,電建地產希望各區域公司能成立自己的社群,“我們會引入第三方來運營這個社群,再通過定期考核第三方,考核你們的客戶數量增長率、客戶活躍度、客戶在線時間等,對合作方給予一定得評價,再定期淘汰。”

打個比方,今年電建地產準備引入一個讀書會的社群,“我們就籤一個第三方公司來運營,每年我們給你多少運營費。然後我們再注入一些營銷費用,反正都是要做活動的嘛,然後通過成交量考核社群產生了多少的價值?”

只要這個平臺的粉絲數和活躍度起來了,後面電建地產還有很多種變現的方式。最近的一個目標是粉絲數過10萬,相信後面電建地產還將湧現出更多更好的玩法,讓我們拭目以待!

5-6月份,我們將在廣州、深圳、北京、廈門、成都、重慶、昆明、西安、杭州 等地組織12場面向地產客服總/第一負責人的圈層私享會。

老带新效果太差?他家把4万业主变成了置业顾问,咋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