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二模考試期間,學生朋友圈最流行的一個段子就是:

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這當然是調侃,不過這也說明,考試的確起到了自我反思和自我調節的作用。

考試之後,我們更應該的是分析和總結。

你總結自己成績不理想,是哪種原因導致的嗎

學生版

“老師,我XX科又考砸了,我該怎麼辦啊?怎麼才能提高成績呢?”

家長版

“老師,我們家孩子該如何才能提高成績呢?”

說實話,這個問題比較難於回答,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我們首先應該是分析自己或者是孩子的成績還不太理想的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下面,我們就結合常見的一些同學成績不太理想的原因進行分析,如何才能得提高成績。

一般而言,本人給這些成績不太理想“主要”有以下幾種:

1、壓力和自我要求過高型。

2、興趣偏向型。

3、動力不足型。

4、基礎薄弱型,之前的基礎不紮實。

(歡迎歸隊,也歡迎留言自己的型號)

1、壓力和自我要求過高型。

這種同學應該屬於學霸,對自己要求過高,不容許自己出現一點錯誤。但這種同學也容易出現焦慮,壓力過大等問題,導致考試不能發揮到理想狀態。這種同學需要調節的是心態。

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所謂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素質教育更加註重過程,有過程結果也會水到渠成。那麼對於我們個人而言也是,一兩次沒考好,其實沒啥關係,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過程,這段時間為啥出現這種狀態。思考考前是否壓力多大?導致精力不集中。還是自己的方法和基礎上有一定的漏洞?這些都可能導致我們出現各種狀態。

2、興趣偏向型。

對於這種同學,可能是對某一個科學習沒有興趣,也可能是對於全科的興趣不大。對於全科興趣不大的,本人將其歸類為第三個類型。對學習的動力不足型。這裡我們談談對某一科或者某幾科沒啥興趣的類型。

對某一科或者幾科缺乏興趣的同學應該分析原因:

為啥我對這學科沒有興趣呢?

要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

接納是第一步!是基礎!

無論是那種原因導致缺乏興趣,都是因為接納問題引起。那麼首先要接納。正如天天對著鏡子說“自己是最棒的”,終有一天,我們會接納自己,認為自己是最棒的,從此過上自信的成功人生,走上人生贏家之路。

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比如有人覺得物理好難,所以打心裡開始厭惡情緒。這時該怎麼辦?那就發現物理的長處吧。比如物理很實用啊。物理老師很帥,很漂亮啊。男神女神的物理很好,我一定要超過Ta。老師也看到很多同學再用,天天在朋友圈發

我愛學習!我愛物理!我愛化學

這就是天天在對著鏡子說”你是最棒的,終於有一天鏡子會變得很棒,當然,你也會很棒“!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效應,幾乎公認是有效的。

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一個人不可能遇到的事物都是自己理想型那種的,在學習上,對學科、老師、學校等各方面不可能全部滿意,那麼,這時就不能只看到自己不滿意的那一面,我們更多需要時發現其優點和缺點,然後結合自身特點進行調整,對他們的長處並加以利用,儘量避開其薄弱環節。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自身。

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以上道理同樣適用某個學科、某個老師)

三、動力不足型。

這種問題其實對很多同學都適用,很多同學對學習產生不了興趣,其實是沒有動力造成。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外界給與動力,也可以自身找動力。動力和壓力是相輔相成的,外界施與的多算壓力,內部驅使的多是動力。

1、不考好就捱揍,這實施的肯定是壓力。

2、考好了有糖吃,有iPhone手機,這就是外界鼓勵,驅使內部產生動力。

3、如果想飛向太空,需要現在開始鍛鍊和學習,這就是引導內驅力。

現在常聽家長描述”我們上學那會如何如何努力。不知道怎麼現在的孩子怎麼這樣?“

其實這就是動力和壓力的問題。也是標準不同。家長上學時候,多半是外界壓力導致學習的唯一選擇。現在可能更多需要內驅力。比如孩子想上天(飛向太空),那麼就需要學習各方面知識,做準備。

作為家長,需要從各個角度引導內驅力、鼓勵產生動力、施壓。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動力。

作為學生,更需要的是:”我一定要達到某個目標”“一定要進第幾名”“一定要超過某人”的一個一個目標的引領,然後並付諸實踐。

小目標的自我實現,是刺激自己動力的最佳方法。今天完成某個問題的解決,帶來的成就感,是很好的發動機。

4、基礎薄弱型應該退而結網。

對於基礎薄弱的同學而言,應該是全面梳理自己的基礎知識,讓自己的基礎知識紮實熟練,並且要將這些知識建立網絡,形成體系,然後一順溜牽著知識走,這樣才能解決成績的問題。

對於這部分同學,不要想著一下就邁一大步,學習是個過程,是需要逐漸積累的。別人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遠遠超過你,你不要指望一下趕超人家。

成績不理想,你分析過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嗎?

要想提高成績,需要的是一步一步,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積累。是需要細化到每天積累和突破一定的知識,這樣的逐漸積累,才能逐漸趕超上來。

本人經常給學生的一句話是:人家是從幼兒園就開始每天積累,才獲得今天的成績的,你憑什麼一個月一個學期進超過人家,當然至少也需要兩個學期是不是.....(玩笑,當然指的是較長的時間)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哪怕我們在一兩年追上,我們也比他們的效率高啊!

正所謂,每天積累

日積跬步越千里,從此不再抱佛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