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留有餘地

人生大舞臺,風雲變幻,何處沒有矛盾?何時沒有紛爭?社會上的人,有坦蕩君子,也有慼慼小人。如果你沒有包容的心懷,就無法與他人和睦相處。與他人發生矛盾時,你若能夠理解包容,留有幾分餘地,矛盾也許會迎刃而解,還會得到更多人的信任和尊敬。

留有餘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絕,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這樣才會處變不驚,從容不迫,遊刃有餘。留有餘地是人生智慧,也是生活經驗。

人生,要留有餘地

留有餘地,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一、是給自己留餘地

使自己行不至於絕處,言不至於極端,有進有退,措置裕如,日後便能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複雜多變的問題。

二、給別人留餘地

實質上也是給自己留餘地。斷盡別人的路徑,自己路徑亦危;敲碎別人的飯碗,自己飯碗也脆。不讓別人為難,也是不讓自己為難,讓別人活得輕鬆,自己也活得輕鬆。這就是讓三分、留餘地的妙處,是處世交往的良方。

人生,要留有餘地

宋代的呂蒙正胸懷寬廣,氣量宏大,有大將風度。每當遇到與人意見相左時,他必定以委曲婉轉的比喻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皇帝對他很是信任。

當呂蒙正初次進入朝廷的時候,有一個官員指著他說:“這個人也能當參政嗎?”

呂蒙正假裝沒聽見,付之一笑。

他的同伴為此憤憤不平,要質問那個官員叫什麼名字。呂蒙正馬上制止他們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輩子也忘不了,不如不知道的好。”

當時在朝的官員也佩服他的豁達大度。後來那個官員親自到他家裡去致歉,並結為好友,相互扶持。

呂蒙正這樣做是對的,為人處世,留有餘地,是一種君子風度,可以顯示一個人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修養。

智慧之光:做人做事,留有餘地,不說過頭話,不做心力用盡的事,則隨時可以應付意外情況。因為於人本身,強中自有強中手,而於事態發展,也時有不測風雲。因此,但凡做事就要留有餘地,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進退自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