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招投标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形成与之相符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监管体系等,完善制度环境。

我国最早的招投标实践距今已过百年,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正式颁布实施,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保护国有资产和社会公共利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进程,也是国际社会认同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

《招标投标法》第五条明确:“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体现出招投标当是以信息公开、程序公正来保证竞争公平;“诚实信用”则要求当事人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履行各自的法律责任。也因此,招投标应当发挥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供需、优化配置、提升效益等。

招标投标是一种市场交易方式,完善可行、符合发展需要的招投标制度是维持竞争有序市场环境的基础,其本身就是高质量制度供给的体现。

据中国采购与招标网的大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20万亿元的招标需求,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有不低于三家投标人参与投标招标才可能有效,更别说有些招标可能吸引几千家投标人。招投标调节的供需量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意味着招投标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通过高质量的招投标“选优”,招标人达成价优、保质保工期的目的;投标人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效益。高质量的招投标自然导向高质量的供需、高质量的资源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

然而,实践中招投标预防腐败的作用被过分放大,这导致在评标当中价格因素被过多强调,经评审的最低价往往就是投标最低价,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工程质量和安全埋下隐患。此外,在实践中还存在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以监督、规范为由对外来企业设置高门槛栏截;有些招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设置倾向性条款等;存在投标人作假骗取中标、恶意低价抢标、围标陪标、挂靠资质擅自转包、违法分包等;存在代理机构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等;评标专家责任心不强、专业水平不高、不够客观公正等一系列违反《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问题,妨害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影响招投标发挥应有的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出台监管措施。

比如,2014年发布的《关 于 促 进 市 场 公 平 竞 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就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夯实监管信用基础,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意见与要求。2017年《招标投标法》修改取消了招标代理机构资质,使得招投标代理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激烈。今年3月,发改委公布《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必须招标项目单项限额翻倍,总投资3000万的必招红线被取消,缩小了必须招标工程项目的范围,有利于小微企业参与竞争,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今年4月,发改委等24部委局联合发布《关于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备忘录》,不仅对投标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也明确了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采购代理机构、评标评审专家等严重失信行为的相应惩戒。这些举措有利于强化主体责任、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和维护市场竞争,从而保证制度设立的初衷落地。

以高质量招投标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应当看到的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所决定,我国的招投标制度调整的范围比任何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的范围都要广,更好指导招投标实践,发挥招投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招投标领域改革。就此,很多招投标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及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

比如,中国采购与投标网总裁朱建元博士就提出(1)应当完善评标体系,分类指导招标投标活动中不同的实施主体(2)回归评标委员会的咨询地位,将决策权交还业主(3)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4)鼓励创业、创新企业参与投标等意见。

具体实施来讲,(1)应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对政府和企业进行分类指导,适当淡化价格因素(2)在评标工作中,可以增加评标委员会只出具咨询报告、中标候选人名单不做排序等规定,把决策权归还业主,同时也让业主为项目承担最终责任(3)以“互联网+”招标投标为企业节省成本,并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一瓶颈问题,让招标方掌握市场,让投标方了解需求(4)通过招标需求等引导、鼓励企业创新和使用新技术、新标准参与投标,以不断推供给结构优化等。

4月10日,中国宣布要干10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我国将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意味着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将全面开放,对招投标活动的电子化、国际化要求也将更高。愈发开放、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我国政府与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完善的招投标制度、不断改进的招投标实践当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做好融入更广阔国际市场的准备。(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戴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