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嚴厲程度超乎想象 加速平價上網試點或為唯一出路

在6.1兒童節這個“歡快”的日子裡,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三部委給光伏產業送上了成人禮物,我們直擊主題,不僅解讀政策說了什麼,更要分析這樣的政策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之前傳言中的種種不利政策均得到了認可和施行,並且有些政策比先前的傳言還要嚴厲。我的感受是:這份正式文件比之前想象的要嚴厲得多,我已隱約看到光伏製造業未來以現金成本拼殺價格戰的情景。

一、政策要點點評:

自5月31日起,標杆電價和分佈式補貼均下調5分錢,這是很多朋友關注的重點,但在我看來這是最不重要的一個部分。依照產業內的降本潛力,尤其對於收益較高的工商業屋頂分佈式,下調5分錢基本是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不再下發2018年普通電站指標,各地方政府不得擅自下發,已經下發指標的地方(例如浙江)指標作廢。這就意味著之前期待的1230將會化為泡影。這不僅會影響今年四季度的裝機需求,也會影響明年的安裝量,如果國家對光伏產業的這個態度持續下去,那麼取下普通地面電站指標會使得今明兩年裝機量減少12GW。

分佈式指標只有10GW幷包含戶用,目前指標已用網,最終版本的政策還是沒有對戶用光伏手下留情,而且更糟糕的是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前四個月的分佈式電站併網量達到了8.75GW,再考慮到5月份的裝機量,今年所有的指標已經用完。從指標管理角度,今年大量的戶用光伏經銷商和工商業屋頂開發商已經可以提前放假休息等過年了,因為得益於大家的“辛勤”工作,我們已經提前7個月完成了國家全年的任務量。

5月31日開始執行,正常來講,國家下發政策要考慮產業的接受能力,要提前預告並且留有緩衝期。而這一次的政策6月1日發佈,並且告訴你這個政策要從“昨天”開始執行。突發的政策背後也反映著國家補貼缺口越來越大的煩惱。相比於補貼缺口快速擴大的嚴峻現實,國家似乎也顧不得政策的嚴肅性了,發佈一個政策並且告訴大家這個政策發佈的前一天開始執行,我自己還是頭一回見這樣的事情。

鼓勵光伏扶貧,不需要補貼的項目國家依舊鼓勵發展,儘快下發第二批村級扶貧指標,國家按照財力和消納能力考慮未來指標情況等等。文件中其他內容還說了很多,但都不是重點了,因為這份政策前面幾天內容已經足以使光伏行業面臨巨大挑戰了。

二、嚴控指標的主旋律下的後續影響:

整體感受下來,在當前光伏補貼強度較高的情況下,嚴控規模、嚴控指標成為了政策主旋律。經過短短几年爆發式增長,我國的光伏總裝機量接近150GW,每年僅光伏產業對補貼的需求量就高達800億元,而每度電徵收1.9分錢的清潔能源發展基金每年有效上繳規模僅為700億左右,這樣的徵收規模連光伏都喂不飽更別提風電和生物質能了。補貼缺口巨大、財政負擔嚴重,國家出這樣的政策無可厚非,只不過國家管理的方式恰好是產業內最不願意看到的指標管理的方式。我們以分佈式總計10GW的指標為例,分析指標管理會帶來的後續影響:

指標管理確定了總規模,光伏產品降價將無法喚醒需求;按照正常的經濟學理論,價格不斷下降所導致的結果是需求不斷上升,價格不斷向下的過程也是需求不斷上升的過程。而指標管理則人為的打亂了這樣的正常的經濟學邏輯,結果就是無論光伏產品價格降低多少,需求還是10GW。這樣就使得降價成為無效降價,無法喚醒需求,可以預見的未來是:一個月內,硅料價格見80元/kg,多晶組件見2元/瓦甚至以內的價格,單晶perc價格2.2元見。價格將會直接殺向某些產業環節的現金成本

總規模的管制下,技術進步反倒降低上游需求;2016年組件主流功率260瓦,而今年下半年伴隨著高效perc產能充斥市場,310瓦功率單晶perc組件甚至320瓦的perc半片組件成為主流,這樣的技術進步帶來LOCE成本的降低本應該更進一步刺激需求,然而實際情況是,由於規模管理的存在,技術進步帶來的功率提升只會減少上游需求。2016年1W組件硅料消耗為5.1克,而下半年高效perc組件1W的硅料消耗量為3.2克,同樣道理適用於光伏產業上游各個環節,技術進步反倒使得需求總量退坡,這便是指標管理的後果之一。

路條價格將不降反升,政策帶來新的尋租空間;結合前面兩點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接下來一段時間,光伏產品價格將會不斷下滑直到某些企業現金成本附近才能停下來,分佈式電站屬於用電側平價,國內東南沿海地區工商業電價普遍介於0.5~1元之間,所以經過一輪又一輪慘烈的廝殺之後分佈式電站收益其實還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而這部分超額收益能否獲得取決於指標(路條)如何分配,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分佈式電站指標將會持續處於僧多肉少的狀態中,電站指標價格可能也會隨之水漲船高,那些有權分配指標的有關機構和人員則獲得巨大尋租空間。

全球總組件需求預測從年初的95GW下修到85GW以內,總需求將出現同比下滑15%的幅度;今年光伏行業的挑戰是來自多方面的,首先中國自不必說,去年國內對光伏設備的實際需求量是59GW,而今年按照國家的調整思路會滑落到35GW以內的水平;美國201以及5GW的庫存囤積;日本的FIT補貼進一步下調等等共同作用下,光伏行業不僅迎來歷史上首次負增長,負增長幅度進一步上調至15%的水平;自從2004年光伏產業大規模產業化發展以來,行業負增長是歷史上首次。去年行業各個產業環節都有十分巨大的產能擴充,硅料環節同時疊加產能擴充和技術進步帶來的單耗降低;硅片環節同時疊加單晶硅片瘋狂擴產和多晶硅片技改提升(提升幅度約20%),電池片環節則是由於perc可以獲得超額利潤大幅擴充產能。多個環節供需矛盾突出,價格將會很快來到諸多環節公司的現金成本附近。

現金成本迎價格戰,電站資產成負累;我國光伏產業的特點是很多上游製造業企業同時從事電站開發業務,協鑫清潔能源、天合電力、順風清潔能源等等;此類公司的光伏電站由於多數是在2015年後開發,補貼一直被拖欠,如果製造業環節普遍失血嚴重,必然會引發競相拋售電站資產的後果,由於民營企業開發電站時均揹負較高負債,負債率動輒85%以上,一旦出現拋售踩踏事件使得電站資產出現折價拋售,相關公司的淨資產都有被歸零的可能性,由於國內電站民營企業負債率實在是太高了,擊穿淨資產後甚至有可能把風險外溢到金融業企業,銀行收貸、抽貸行為又會進一步引發電站資產的拋售潮,進而進入危機的負循環反饋中(備註:此部分觀點來自Solarzoom的馬弋巍先生,早在去年他就提示行業預警風險,並且提出了上述理論,現在看來他當時的觀點是十分有前瞻性的)。

三、加速平價上網試點或為唯一出路

當前我國補貼壓力巨大,國家緊急出臺指標管理政策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在具體方案上我們或許有更好的選擇,比如當前分佈式電站國家給予每度電0.32元的補貼,共計10GW的指標總量;愚以為把補貼強度減半,指標總量翻倍即分佈式電站每度電0.16元補貼,共計20GW的指標量會有更好的政策效果。從補貼壓力的角度,兩種方案所需要的補貼總量等同,但是後一種方案更多的則是價格手段而非行政手段。

毛毛估前五個月分佈式裝機量已經超過10GW,國家下發的全年指標已經用完,這就使得那些去年佈局戶用分佈式以及工商業分佈式的企業面臨去年無業務可做的危局,而且我要特意強調的是:這是政策休克式療法導致的產業危局,無論成本高低,都難以倖免。如果政策能有迴旋餘地,我真心希望國家能把補貼強度大幅降低並把指標放開,這樣至少可以使得那些成本管控能力優秀,能把成本做到最左側的優秀企業存活下來。未來能源革命靠光伏,光伏未來看分佈式,分佈式光伏的成熟運轉離不開無數個經銷商的推廣和運維,國家當前政策一刀切,無論成本高低,無論品質好壞統統都沒有業務可做,結果就是多年培育後好不容易初露端倪的分佈式市場徹底熄火,徹底淪入無盡之源。

上面內容只是自己的想象了,目前關於光伏發展指標管理的正式文件已經由三部委聯合簽發,僅是從政策嚴肅性角度,我們都可以判斷短期內國家政策難以改變,既然事已至此,我們就要想辦法找其他出路,想其他辦法。國家給光伏產業關上一道門,總得需要打開一扇窗,我現在唯一能看到透過亮的窗子就是:“加速光伏平價化上網試點”這一個政策了。

光伏平價化試點是指:新建光伏電站完全無需國家補貼,但是國家在併網、土地、稅收、發電保障等方面給予保障承諾。降低光伏電站非技術成本,在不增加國家補貼負擔的前提下努力為光伏製造業的龐大產能尋找到新的需求點,盡最大可能緩解制造業上游激烈的供需矛盾。

經過多年激烈的全球競爭,一批優秀的中國企業成為了光伏行業的世界龍頭,光伏製造業的主要環節基本集中在國內,預計2019年全世界90%硅料、95%的硅片、80%電池片、65%組件都將產自國內,光伏製造業是我國製造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吸納200萬人口就業。十年間光伏組件價格下滑十分之九,雖然距離真正的平價化還有一點距離,但是隻要我們再在非技術成本方面壓縮一些電站成本,或許部分資源優越的地區就能實現真正的平價化。所以結合所有的上文,我提出如下未來方案供探討

1、加速隔牆售電政策細則出臺,小型光伏電站業主也可以成為售店主體。東部沿海地區眾多廠房業主的用電價格在0.7元左右,此一輪價格戰後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成本將會降低到3.5元的水平(低壓接入),對於此類廠房業主自建光伏電站的收益已經十分可觀,阻礙平價化應用的主要原因是用電需求和發電需求不一定匹配,舉例說:倉庫屋頂佈置的分佈式電站就因為倉庫用電需求很小而難以消納,如果隔牆售點政策細則出臺,倉庫業主可以成為售電主體,那麼此部分電力就可很好的實現其價值。魚塘上方、農田上方也同樣道理,隔牆售電,就近消納

2、財政部出資設立“清潔能源電力投資集團”以收購民營電力企業因資金流緊張而拋售的光伏電站。這一舉措將會一舉兩得: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現恐慌情緒下以過分低的價格拋售光伏電站的現象,進而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擴散;另一方面國家收購回來的電站可以不要補貼緩解存量補貼缺口巨大的問題。而且隨著組件價格不斷降低和效率不斷提升,幾年後把這部分老電站的組件板升級更換一下便可以實現不要補貼的平價上網。

3、儘快推出平價上網試點政策。我們要對政策出臺的滯後性有充分的認知,現在國家531光伏新政很顯然會導致產業有較大洗牌,給我國光伏行業帶來巨大挑戰,如果等到行業哀鴻遍野的時候國家才考慮出臺相應補救措施,待到政策正式出臺很多企業可能已經因為熬不過寒冬而關門大吉了。現在政策剛出大家還感受不到來自產業界的哀鳴,我們應當有預見性的制定一些預見性的政策。平價化上網試點要儘快鋪開來做,起碼要為一小部分的優質製造業產能尋找到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