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陝西人,你不可不知的陝西曆史之最

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規模最大的古城

作為西安的標誌性建築,城牆是每個來到西安的遊客不可不去的景點之一。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安明城牆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垣中保存至今最為完整的、規模最大的古城,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為完整的、規模最大的古城。1961年,西安城牆就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城牆建於1370年至137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命長興侯耿炳文和都指揮使濮英以唐長安城的皇城為基礎建造的。

作為陝西人,你不可不知的陝西曆史之最

南城牆和西城牆原地不動,而北城牆和東城牆則向外各擴展了原長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一座東西長4.25公里,南北寬2.75公里,周長13.79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的城垣,面積比唐皇城擴大近三分之一,僅次於當時的都城南京。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當時建築的高超水平,完整的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風貌和軍事防禦功能。

明城牆由主體牆、宇牆、垛牆、海墁、排水槽、敵臺、角臺、馬道、城河、城門、廓城、月城、甕城、閘樓、箭樓、城樓等多個部分組合而成。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高12米。無論從軍事或從審美的角度上講,都具備了中國曆代城牆最完美的形式,成為當時最完整的軍事城防系統。

明西安城設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曰長樂,南曰永寧,西曰安定,北曰安遠”。也就是我們現在每天幾乎都要出入的四座城門。在四座城門外,還有三道城即廓城、月城、甕城,三重樓即閘樓、箭樓、正樓。四關廓城是護城河以外拱衛城門的四個夯築城垣。在廓城上建有梢門,它是在城外圍加築的一道邊線,也是進入明西安城的第一個關口。

明城牆不但有堅固的軍事防禦系統,還有非常科學的排水系統。原城牆的頂部被建為外沿高中間低的形狀,每隔40至60米,在內側都開有一排水口,水口下接一個附貼在內城牆上的豎排水槽,槽底吐水口下設滴水池。即使是暴雨驟至,雨水也能彙集於城頭中線,並從水口沿水槽迅速排下。同時城頭地面向中線傾斜也具有安全感。

作為保留至今的最完整的古城,明城牆不僅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為研究古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築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現存的城樓、箭樓等建築,無一不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典雅華貴,值得後人珍惜。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

說起古代道路,著名的羅馬大道常被人津津樂道。這條寬約5米,總長達到八萬千米的路是歐洲建築史上的奇蹟。這條道路讓歐洲人自豪了上千年,很多人都認為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的雛形。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羅馬大道興盛前200餘年,秦始皇就已經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路”。

據記載,秦始皇建立的“高速路”為秦修築的9條主要“國道”中的秦直道。秦直道北起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西)的陰山腳下,南抵秦都咸陽附近的雲陽(今陝西淳化縣北)。是在公元前212年,為快速集結調動軍隊和運輸糧食等物資用的車馬,秦始皇命令大將蒙恬主持修建的。

作為陝西人,你不可不知的陝西曆史之最

為便於大隊車馬快速通行,秦直道修築得既直又平,因而必須逢山開山,遇谷填谷,工程量相當浩大,最終花費兩年多時間築成。建好的秦直道全長“千八百里”,大約相當於現在的700多公里,路面平均寬度大約30米。由於道路大體南北相直,故稱“直道”。

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秦直道絕大部分路面或被沖毀,或湮沒於林莽和草原沙丘之中,但經考古工作者勘察,在淳化和淳化以北的山嶺森林中,發現了數段秦直道遺蹟,有些為草木所覆蓋,有些至今還在利用。沿途還可見到許多秦漢時代的陶片磚瓦、鐵箭頭與驛館、烽火臺的遺蹟。2006年6月,秦直道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造紙術、火藥、指南針與印刷術並稱我國古代四大發明。而其中,對於造紙術到底起源於何時,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一直沒能找到滿意的答案。傳統觀點認為,是由東漢人蔡倫發明了紙,但其實,早在西漢時期,陝西土地上就已經有了紙的出現。

作為陝西人,你不可不知的陝西曆史之最

這個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叫做灞橋紙。是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是西漢武帝時製造的,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57年5月8日,灞橋磚瓦廠在取土時,發現了一座西漢武帝時代的古墓,墓中一枚青銅鏡上,墊襯著幾層古紙。考古工作者細心地把粘附在銅鏡上的紙剔下來,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長寬各約10釐米,專家們給它定名“灞橋紙”,現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

灞橋紙紙色暗黃,經化驗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摻有少量苧麻。在顯微鏡下觀察,紙中纖維長度1毫米左右,絕大部分纖維呈不規則異向排列,有明顯被切斷、打潰的帚化纖維,說明在製造過程中經歷過被切斷、蒸煮、舂搗及抄造等處理。雖然質地還比較粗糙,表面也不夠平滑,但無疑是世界上最早的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的紙。這一發現,把中國造紙術向前推了兩個世紀。

世界上最早的氧化保護術

當今世界上鍍鉻的方法分為電子鍍鉻和化學鍍鉻。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產生的成果之一,要說電子鍍鉻技術,發明者首推德國、美國。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2000多年前,鍍鉻技術就已經出現在陝西。擁有鍍鉻技術的物品是出土自秦兵馬俑坑的青銅兵器。

在兵馬俑坑出土的數萬件青銅器中,有十幾柄青銅劍。這些劍埋在潮溼的俑坑裡,歷經2000多年不僅表面沒有生鏽,而且十分鋒利,一劍可劃透12層報紙,令人頗為驚奇。為了求證,科學家們特別做了科學測定,發現該劍為銅錫合金製成,並含有微量的鎳、鋁、鐵、鋅等十多種金屬元素。劍的表面有一層10至15微米的含鉻氧化物保護層,表明曾採用鉻鹽氧化處理技術。眾所周知,現代鉻化處理技術是美國在1937年、德國在1954年分別獲得發明專利權的,而且防鏽一般只能保持60年左右,而兩千多年前的秦代人是怎麼掌握鉻鹽氧化處理技術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不僅如此,2000多年前我國秦代兵器就已經在標準化上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標準化”技術是現代工業的產物。所謂標準化是指同類產品部件必須能夠互換通用,以便於大規模生產和檢驗管理,同時也便於更換和維修。

而秦兵馬俑坑兵器實測結果發現,數百件弩機的牙、栓、懸刀和其它部件,完全可以通用互換,輪廓誤差不超過1毫米。銅鏃按照應用需要,生產分為四種類型,形成系列產品。同類型銅鏃三個面的輪廓線誤差不大於0.15毫米,,鏃頭鋒刃採用流線型三錐空間曲線,放大24倍後與當代生產的手槍彈頭輪廓線竟奇蹟般重合。可見秦代兵器生產型號,式樣已規範化、系列化、標準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