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瘋狂的石頭》開始,徐崢專注高富帥12年。
《幕後玩家》裡,他飾演了個人演藝生涯裡財富最多、髮量最大的角色。
不過,他演繹的有錢人總是有各種叫苦不迭,他似乎想說明:
有錢人都這麼慘了,你就原諒原諒我吧……
中國病人徐崢
文|慕鷗
果不其然,徐崢又演了一個有錢人。
《幕後玩家》最令我感興趣的不是所謂密室、懸疑(在我看來那不過是漏洞百出的套路),而是徐崢對出演上層人物的一種潛意識執著,或者說上癮症。
他自己都可能沒注意到,銀幕上的徐崢,很喜歡做有錢人。
《瘋狂的石頭》中,他是對工人階級趕盡殺絕、心狠手辣的地產商。
《人在囧途》中,他是對底層生活不無鄙夷,認為火車站像“動物園”的動漫公司老闆。
《泰囧》中,他是和競爭對手打得頭破血流、一紙合同價值數億的公司合夥人。
《無人區》中,他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動動嘴皮子就能名利雙收的律師。
《催眠大師》中,他是洞穿人心、驅除心魔的心理醫生。
《港囧》中,他是內衣品牌的“話事人”。
到了《幕後玩家》,他更成了坐擁數十億家產、戰無不勝的股界神話。
醫生,律師,商界精英,億萬富豪……是徐崢銀幕履歷上留下的一連串身份符號。中國電影曾經誕生無數經典的銀幕形象,如今,這十餘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穩步發展、財富不斷膨脹的歷史進程,徐崢鍥而不捨扮演的一系列有錢人形象,也註定是一道不容忽視的銀幕風景。
徐崢不是沒有出演過小人物,只是相比他的好兄弟黃渤、王寶強,他顯然更願意在銀幕上塑造那些位居社會金字塔上層的人物。
我不知道這是偶然還是巧合,至少在徐崢主導(導演、監製)的電影裡,這種身份意識一目瞭然。事實上,由於《泰囧》的爆紅,徐崢在電影圈的話語權力越來越大,他若應允出任電影監製,年輕導演絕對會大呼“受寵若驚”。
無論如何,徐崢在電影裡活成了屌絲們仰望的成功人士,活成了機場書店和勵志學宣揚鼓吹的人生範本。
所以,同樣是喜劇,和許冠文、周星馳的草根喜劇不同,徐崢的“囧系列”喜劇是差異喜劇、對立喜劇,是有錢人和窮人的價值觀、生活習慣、消費方式的衝突製造的喜劇,也因此,那些喜劇成為中國社會現實中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階層對立的縮影。
換句話說,“囧系列”像面鏡子,有錢人能看到自己的優越,窮人能看到自己的寒酸,大家各取所需。
最可玩味的是,最終有錢人和窮人都會發現彼此的煩惱,彼此的善良可愛,於是在患難相助中,階級差異消弭於無形,大家其樂融融一團和氣,共同演繹“窮富一家親”、“人間自有真情在”(這句臺詞出自《人在囧途》)。
笑聲稀釋了怨恨,化解了憤怒。在這個意義上,“囧系列”充當了社會裂縫的粘合劑、現實衝突的緩和劑。這或許才是它們能賺得盆滿缽滿的社會心理成因。
我們知道徐崢不甘心被喜劇定型,“囧系列”之外,他努力提攜新人導演,積極挑戰不同題材,而做個有錢人的身份意識,也始終擺脫不掉。
然而,徐崢並不真的享受做有錢人的滋味,或者說,他所代言的成功人士,其實活得並不滋潤。
早在《人在囧途》中,他就承認自己作為兒子、父親、丈夫,甚至情人,無一盡到責任,全面失敗。
到了《泰囧》,昔日死黨變成死對頭,原本完美的家庭面臨破裂,在經歷一次次的意外與挫敗後,他意識到自己竟是一個“眾叛親離”的可憐蟲。
《無人區》中,名利雙收、年輕有為的律師遭到莫名的瘋狂攻擊,在蠻荒世界裡丟了性命。
《催眠大師》中,他長年揹負愧疚感,走不出失去愛人和摯友的陰影,深陷自責的泥淖無法自拔。
《港囧》中,青春遠去,理想消逝,他為家族生意忙碌奔波,卻因“上門女婿”的尷尬地位不得不在夾縫中做個忍氣吞聲的受氣包。
《幕後玩家》中,億萬家財被人搶,美麗嬌妻被人綁,為了生存,他不得不拼死一搏。
這是怎麼回事?徐崢所塑造的有錢人,居然都活得灰頭土臉痛苦不堪,他們焦慮、空虛、惶恐、疲憊,煩躁不安,甚至被人陷害、性命堪憂,無限風光的外表下面,實則百孔千瘡,脆弱得不堪一擊。
換句話說,這些所謂的成功者,其實也是失敗者。
原來徐崢不但要做有錢人,而且要做痛苦的有錢人。在電影裡,他似乎永遠在氣急敗壞、捶胸頓足、上躥下跳、長吁短嘆,一看就是病得不輕的神經症患者。
有錢人也活得不容易,也值得同情,也是受害者,是徐崢有意無意流露的心聲。
相信每一個觀眾,都能隔著銀幕感受到徐崢釋放的善意。我只是懷疑他對有錢人的想象與建構是否一廂情願自作多情,而現實中的有錢人是否真領他的情。
徐崢當然也會表現有錢人的為富不仁,但他們總體上是天性善良的,即便曾經胡作非為(比如出軌、洗白罪犯或洗錢),也都良心未泯浪子回頭。
至於痛苦的源頭,徐崢經常歸結於為了家人,正如《泰囧》和《幕後玩家》所演繹的,“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似乎是他們背棄親情、友情、愛情,為非作歹的正當化藉口和惹禍上身的由頭。所以一旦獲得家人的諒解,他們就獲得了救贖,他們的痛苦和麻煩也就輕而易舉水到渠成地消除了,“人間自有真情在”,是徐崢始終遵奉的信條。
通過展現人性的寬容,徐崢完美地迴避了對現實世界中有錢人發家致富的原罪進行深入的追問,也放棄了進一步探究他所代言的階層真正焦慮的源頭。
顯而易見,徐崢只是個有誠意的商業片創作者,而不是個社會批判者。和他相比,他的老朋友甯浩要犀利得多。《無人區》是則了不起的寓言,在一個男盜女娼、弱肉強食、無法無天的動物世界裡,壓根沒有規則可言,《幕後玩家》花錢消災的玩法也行不通,那些自以為掌握遊戲規則的人,無一例外都會死得很難看。對所有人而言,世界都是殘酷無情的,不管你是不是衣冠楚楚的有錢人。這才是充滿嘲諷意味的公平的終極規則。
《催眠大師》也因此顯得意味深長,不要以為自己是救世主,任何人都可能是需要被拯救的那一個。
據說徐崢下一部新片還是演有錢人,但片名由《中國藥神》改名為《我不是藥神》了。名字不改還了得,因為在我們的世界裡,沒有神,有的,只是中國病人。
THE END
閱讀更多 槍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