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慧宏教育隊蓄勢待發!

“踐行教練文化,讓中國更有力量”—《2018第二屆全國企業教練精英茶馬古道挑戰賽》將於2018年5月25日震撼啟程,本次挑戰賽歷經4天3夜108公里,以輕負重徒步越野的形式,穿越溼地、叢林、雪山、古道、高山草甸、納西族古村落、玉湖水庫,平均海拔2300—2800米,順著古道,從腳下的路走向心裡的路。1400年前,有一群遊子商人作別家人,與馬匹相伴,赤腳走過人間最為艱險的4000公里,從一個高原到另一個高原,從一座雪山到另一座雪山,將茶葉換成皮貨和馬匹,勾連雲貴與青藏,連接版納與布達拉宮。今天有一群教練人決定重溫茶馬古道,不僅僅是為了尋找當年馬幫的身影、悠遠的馬幫馱鈴聲、消散了的茶草香氣,更重要的是找回一種精神,一種崇高的炎黃子孫創業精神,一種團結互助,患難與共的精神,一種不畏艱險奔向目標的精神,這就是茶馬古道精神。

企業教練茶馬古道挑戰賽 | 廣州慧宏教育隊蓄勢待發!

去年,由陶冶戶外和中國企業教練聯合會聯合主辦,廣州慧宏教育創始人孫強先生倡導發起的“2017第一屆全國企業教練精英戈壁挑戰賽”,完賽半年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名企業教練精英們通過四天三夜108公里的體驗,收穫了戈壁徒步中苦與樂,見證行走的力量,感受生命的另一種詮釋,完成了一場勇士的較量。 挑戰、創新、冒險、合作、執著……運動精神與企業家精神一直在傳承,也影響著身邊每個人!

企業教練茶馬古道挑戰賽 | 廣州慧宏教育隊蓄勢待發!

本次《2018第二屆全國企業教練精英茶馬古道挑戰賽》由全球領先的戶外生活服務平臺’陶冶戶外’與國內規模最大的會員制教練培訓行業組織‘中國企業教練聯合會’聯合主辦, 遵循“喚醒、內觀、外觀、新生”的成長法則,希望通過社交場景的深化及形式上的創新,使教練人不僅完成自我突破,同時熔鍊團隊協作,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資源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不止是一次普通的越野賽,更是觸及心靈的深度交流,在路上,感受更強大的自己,挑戰自己的體魄,還有堅不可摧的精神。期望所有企業教練精英踐行教練文化,讓中國更有力量。

企業教練茶馬古道挑戰賽 | 廣州慧宏教育隊蓄勢待發!

廣州慧宏教育集團創始人:孫強

美國作家奧瑞.森梅頓曾說過: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

教練技術是什麼?

教練技術是精進、陽光、正向積極的文化,提倡我們所有人要關注目標、成果、個人成長和團隊。對教練精英來說,我希望所有教練人因教練文化受益,把教練文化帶入家庭、生活、學校,以及各個層面。教練文化強調完善心智模式,每個人如何完善、提高自己從逆境中自我適應挑戰的能力,調整與人際關係和諧的能力,以及個人的影響力。所以,在這個社會更多人如果運用教練技術這樣的方式,我們的生活品質一定會有很大提升。

徒步緣起“城戈3”

第一次參加正式徒步賽事是在陶冶“城戈3”,非常有價值、很有意義。對一個人來說,通過行走去發現自己,真真正正檢視自己,也讓我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珍惜生活。

一望無垠的戈壁中,人顯得很渺小,王陽明曾說,‘所謂的尋找快樂,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在行走中我也慢慢學會了‘放下’。讓我思考更多的是: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當中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同時,也要關注健康,擁有健康的體魄,做事要有毅力,如果不具備這兩點很難走完108公里。

敦煌代表著中國燦爛文化的體現,當我走完全程後立刻想著要把這個賽事引發到更多的同行業,從事教練文化傳播的人,讓教練文化受益的企業精英和更多的人來行走,來這裡體驗、收穫。

說做就做,就在去年六月份開始了籌建10月份的“2017第一屆全國企業教練精英戈壁挑戰賽”。這場活動有很多的震撼和感動,看到那麼多的企業教練文化人傳播者、收益者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在茫茫的戈壁中,真正的去踐行教練文化,讓更多人瞭解教練人的精神和風采。而且,眾籌從7月21日~8月20日,僅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有七八百人發起眾籌,完成的就有接近五百多人。

徒步茶馬意義

第一屆徒步在敦煌戈壁,第二屆徒步茶馬古道。雖然都是行走,環境卻不同,更重要的是跟歷史的鏈接。行走在茶馬古道上,領略的不僅是山水風光、人文歷史,感受的也不僅僅是體驗昔日進出康巴高原的艱辛,更是在閱覽一部無字的歷史書。

只有當我們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才會感受到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澱。出發點是想影響更多的教練文化從業者,去這樣有人文、歷史的地方,而不是簡單去行走。切實踐行教練文化,讓教練文化在中國有更多人受益,也讓更多的企業讓、社會各界精英通過行走養成好的習慣,包括內在精神的強大。如果,只走一次只代表著過去,他並不是一種持久,只有一次又一次這樣一直延續下去你才可能形成習慣。

期待徒步收穫

願承辦的賽事圓滿成功,希望更多的人通過這次徒步後,個人內在精神能量更強,面對各種競爭內在壓力情況下,自我調整能力更強,期待更多人通過行走真正成為生活和事業中一種助力的習慣和精神。

最想對自己說

讓這種行走的精神與事業、生活緊密的集合,成為一個生命中、行業中的行者,引領更多人踐行教練文化、讓中國更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