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之王石油,陷入“囚徒困境”(中)

原油價格大漲驅動下,增產信號顯現

商品之王石油,陷入“囚徒困境”(中)

隨著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全球主要原油輸出國的原油出口利益開始逐漸放大,增產、加大原油出口將意味著獲利頗豐,這一背景下,俄羅斯、沙特相繼暗示增加供應,同時,美國在原油供給、鑽井支出等數據上更是已經表現出了增產的信號,全球原油供應放量“指日可待”。

2018年5月25日,沙特能源部長表示,將在6月會議上做“有必要做的事”,提高原油供應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平穩的釋放來避免對市場產生衝擊,並稱下半年石油供應可能會逐步提高。

商品之王石油,陷入“囚徒困境”(中)

俄羅斯能源部長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表示,產油國將於一個月內研究放寬限產的方案,其中一個方案是將產油量恢復到簽署限產協議時的水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樣表示,俄羅斯和OPEC並沒有打算堅持現有的減產措施,“我們對油價不停地上漲不感興趣,60美元的油價完全適合俄羅斯。”

很明顯,在原油價格已經攀升至70美元/桶的情況下,OPEC和非OPEC產油國對繼續減產的興趣並不大,反而是增產更符合相關國家的核心利益。

另一方面,美國的石油產量也出現了明顯增加,美國原油產量從2016年底的8600千桶/天飆升至2018年初的10000千桶/天,美國原油供給大幅上漲;美國日鑽機數達到820臺,較此前低點不到400臺同樣翻倍;美國鑽井使用壓裂砂同樣創歷史紀錄,2017年已經達到2015年的兩倍之多。因此,無論是美國的原油供給產量,還是美國產油的鑽機數、鑽井用砂均反映出美國在石油供給上不斷增加。

總體上,在全球原油價格快速上漲的利益驅動下,之前限產的俄羅斯、沙特開始相繼釋放出增產信號,一直不斷增產的美國也存在進一步擴產的跡象,2018年下半年全球原油供應放量“可期”,這是導致近期原油價格大跌的直接因素。

商品之王石油,陷入“囚徒困境”(中)

美元與原油齊漲“悖論”結局:強美元,弱原油

由於全球原油價格以美元作為基準計價方式,決定了美元指數與原油價格在趨勢上會呈現出“蹺蹺板”的走勢,但2018年4月之後,美元指數與原油價格出現了“同步齊漲”的走勢,考慮到“美強歐弱”背景下,美元指數的強勢有望繼續,且在美國貿易逆差可以用外交政策扭轉下,美元強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因此,美元指數與原油價格趨勢背離的“齊漲”,大概率將以原油價格的“見頂回落”來對標強勢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