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募資創記錄 加碼研發對抗巨頭

宁德时代募资创记录 加码研发对抗巨头

在A股創業板上市的路上,新能源汽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又朝前邁進了一步。

5月29日,繼3月份披露招股書之後,寧德時代發佈了創業板IPO發行公告,並在一天後啟動的網上申購獲得了1067倍的發行申購倍數,以擬54億多元的募資額打破了創業板成立以來最高的紀錄。

作為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的“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在短短的六年時間內擠下數度蟬聯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首位的比亞迪,並在24天內實現閃電過會,且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如今公開發行申購的火爆可以說是意料之中。

“現階段政策要求資本去槓桿,寧德時代縮量發行並非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本身的前景原因,更多是融資大環境使然,雖然今年以來整個動力電池行業面臨補貼退坡、材料上漲等壓力,但依舊是潛力市場,而且未來政府補貼或轉向對市場的扶持。”

發行申購火爆

寧德時代發佈的發行公告顯示,公司每股發行價格定為25.14元,擬募資金額為54億多元,發行股數約2.17億股,其中網下網上發行數量比例為7:3。然而,在隨後的申購過程中,由於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3201倍,高於150倍,寧德時代啟動了回撥機制,將本次發行股份的60%由網下回撥至網上。

據悉,回撥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2172萬股,佔發行總量1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1.96億股,佔發行總量90%。回撥後本次網上定價發行的中籤率為0.093736%,申購倍數為1067倍。

伴隨著工業富聯、藥明康德等獨角獸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相繼上演“造富神話”,有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巨頭”之稱的寧德時代首度公開發引發的火爆申購場面,可以說是意料之中。

顯然回撥機制啟動大大提高了寧德時代的中籤率,但對於更多未能中籤的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已經和寧德時代的高盈利空間無緣。據悉,上海證券預計認為,寧德時代2018年每股收益20–25倍市盈率較為合理,對應估值區間29.00–6.25元。按照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平均7個漲停計算,中一簽寧德時代可賺近1.95萬元,以藥明康德收穫的15個漲停板計算,中一簽寧德時代可盈利5.62萬元。

可預見的高額回報之外,作為新能源汽車風口的動力電池黑馬,寧德時代未來的發展前景為業內所看好。據瞭解,自2015年起,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全球銷量一舉超越了老牌韓系電池企業,排名全球第三;2017年銷量排名全球第一。

在業績方面,寧德時代近年來的表現同樣突出。寧德時代招股意向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7.03億元、148.79億元及199.9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87.26%;淨利潤分別為9.51億元、29.18億元和41.9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10.05%。

事實上,頂著“閃電過會”“千億市值”等光環的寧德時代,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已經屢屢發起了新的戰略進擊。不僅綁定了戴姆勒、寶馬、大眾等歐洲電動汽車,並於近日簽下了日產的訂單,首次開始面向日本車提供車載電池,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給國際車廠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

此外招股書顯示,寧德時代此次募集資金正是為了打通公司的資金“輸血”渠道,為公司快速增長的業務規模形成有效保障,據悉,寧德時代此次上市募資擬投資42億元用於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項目。

寧德時代財務總監鄭舒在寧德時代路演時也表示:“公司實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以現有主營業務和核心技術為基礎,通過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保持技術先進性,穩步擴大產能,以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行業隱憂

從寧德時代5月31日最新公告的情況來看,雖然寧德時代網上申購最終的中籤號碼共有391039個,每個中籤號碼可以認購500 股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 股股票,已經成功完了本次網上定價發行申購,但相比3月份披露的招股計劃,腰斬的募資資金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據悉,按照寧德時代3月12日報送的招股書,公司擬發行2.17億股,募資規模131.2億元,而如今擬募資金額的54億多元僅為最初計劃的59%。對此調整,寧德時代保薦人代表以“符合監管機構的規定”予以回應。實際上,早在5月18日,證監會就發公告表示,兩家擬IPO公司—寧德時代及綠色動力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批文獲得下發,但兩家企業募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

對此,業內有分析指出,從百億的募集金額下調,一是有利於減緩IPO對股市的抽血作用,這在A股IPO公司中縮量發行較為常態化,而相比於鎖定發行,縮量發行,有著明顯的優勢,不存在鎖定發行的諸多問題;二是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仍然面臨不少不確定性因素。

楊清雨則認為,政策監管影響的因素居多。在他看來,從行業來看,寧德時代IPO引發了相關概念股股價的上漲以及提高資本對於動力電池行業的關注度,這是好的,但“也不要把資本想得過於美好,過多的資本湧入容易造成行業的泡沫,就像過去的2006年一樣”。

不過,他也坦然,今年以來整個動力電池行業仍然是面臨壓力的。事實上,新能源補貼退坡,回款週期拉長已經成為行業要共同面對的考驗難關,而在行業風險係數增高的同時,資本對於新能源概念的額樂觀預期也趨於謹慎。

但對於寧德時代來說,無論行情如何,要成為這個領域中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未來仍需繼續努力。在業內看來,寧德時代的快速崛起,得益於過去兩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熱,採取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和技術路線。據悉,2017年前幾度蟬聯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年度冠軍的比亞迪,堅守磷酸鐵鋰路線並一直採用自產自用的封閉生產運營模式,而寧德時代同時兼顧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兩條腿走路,並且為國內多個汽車品牌提供動力電池,因而迅速打開了市場。

不過,自“三元鋰電池”成為行業主流趨勢後,自去年以來,各大動力電池廠商加大了在這一技術路線的開拓,上馬了多個三元鋰生產項目。“不甘落後”的比亞迪在去年也開始進行戰略調整,除了加入三元鋰產品陣營以外,還推進集團動力電池事業部的分拆和對外開放。在近期公佈的4月裝機量企業排行榜中,比亞迪以1.34GWh的裝機量登頂,佔比35%,再次超過寧德時代排在首位。

可見行業的競爭依舊不容鬆懈,然而在曾毓群看來,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性或許還稍次於技術上的研發。在新股公開發行的路演中,他表示:“我的工作重心第一是技術,第二技術,第三還是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