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李愬:自檢一下,你是愛吹南風,還是愛刮北風

唐朝名將李愬:自檢一下,你是愛吹南風,還是愛刮北風

文丨《那些年》李騰

唐朝名將李愬:自檢一下,你是愛吹南風,還是愛刮北風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寒風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暖和,所以開始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拉封丹的這則寓言後來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被稱為“南風效應”。

在團隊管理中,“南風效應”的威力究竟有多大,我們來看看唐朝名將李愬的故事。

南風吹來群眾基礎

唐朝中期,藩鎮割據愈演愈烈,唐憲宗李純即位後,決定鐵腕出擊,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然而卻久戰無功。公元816年,李愬上疏自薦,願意領兵奔赴一線。憲宗任命他為西路軍主將,負責征討淮西變軍吳元濟。

唐朝名將李愬:自檢一下,你是愛吹南風,還是愛刮北風

當時唐朝政府軍在和淮西叛軍的數年征戰中,連年吃敗仗,早已成了驚弓之鳥。李愬到任後,沒有常見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天天看望一線士兵,親自護理傷員,對士兵們噓寒問暖,一點不端大帥的架子,很快西路軍的戰士們就被感動的一塌糊塗,對這位新來的大帥交口稱讚

另一方面,李愬對俘虜過來的變軍官兵,一定親自詢問,予以厚待,因此,對淮西境內什麼地方險要,什麼地方容易奪取,以及道路的遠近、防守的虛實,全都瞭如指掌。不但如此,李愬還廢除了之前的一項軍規:凡是招待敵人間諜住宿的,屠殺全家。取而代之的是厚待敵人間諜,就這樣間諜們紛紛向李愬報告淮西軍情,為其效力。

而對戰爭中流亡的百姓,李愬專門設置流亡縣政府,照顧這些難民,委任縣長負責管理,並派軍保護。

淮西軍民向李愬投降的,路上前後相連,李愬都隨他們的盼望安置,對於上有父母的人,就饋贈他們糧食布匹,送他們回去,說:“

你們都是國家的臣民,不要拋棄親戚!”大家都感動流淚。

南風吹來人才接力

在一次邊界巡邏中,李愬部將與敵軍將領丁士良打了一場遭遇戰,生擒了丁士良。丁士良原是淮西首領吳元濟的勇將,之前不斷在唐隨鄧戰區東境擄掠燒殺,被俘後各將領都要求挖出丁士良的心臟,李愬同意。不久,李愬召見丁士良當面盤問,丁士良沒有一點兒畏懼表情,李愬嘆息說:“真是大丈夫!”下令鬆綁。丁士良大受感動,說:“昨天才盡力屈,被你生擒,自以為非死不可,而今你又給我一條生路,請允許我以命回報。”李愬於是發給他軍服、武器,命他當搜索官(捉生將)。

唐朝名將李愬:自檢一下,你是愛吹南風,還是愛刮北風

後來,在丁士良的幫助下,李愬又降服了叛軍將領吳秀琳,以及對方的勇將李憲。李愬對吳秀琳十分優待,常常與其商討圖謀蔡州的大事,感念於李愬的賞識,吳秀琳說:“大帥如果想得到蔡州,非李祐不行,我沒有這個能力。”此時的李祐還是淮西叛軍騎兵部隊將領,戰績突出,時常蹂躪中央各軍。不過不久,他將作為李愬手中的一把利刃,狠狠撕開叛軍防禦網。

南風吹來竭力效忠

李愬於是天天派人打探李祐的動靜,終於等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活捉了李祐。將士們因李祐從前格殺太多中央軍官兵,爭著要求把李祐處死。李愬不準,並解開對李祐的捆綁,用貴賓的禮節對待。

當時,李愬打算對蔡州發動奇襲,所有的計劃都在秘密進行,李愬只單獨召見李祐和另一降將李憲,摒除左右侍從,三人密聊,有時甚至討論到深夜,其他人都不知道討論的內容。唐軍將領都覺得兩個降將靠不住,紛紛勸阻李愬,而李愬不為所動,待李祐越發親厚。

唐朝名將李愬:自檢一下,你是愛吹南風,還是愛刮北風

李愬給李祐帶上腳鐐手銬,押解前往京師,而另一邊又快馬加鞭,先行呈遞秘密奏章,警告皇帝說:“如果誅殺李祐,奇襲就無法成功。”皇帝下詔釋放李祐,送回給李愬。有了皇帝旨意,李愬於是命李祐為散兵馬使,允許他佩刀自由出入自己的帳篷,並將精銳的警衛部隊交給他負責。

唐朝名將李愬:自檢一下,你是愛吹南風,還是愛刮北風

不久之後,李祐、李憲帶領突擊部隊三千人作為前鋒,在李愬的統帥下雪夜突襲蔡州,活捉吳元濟,淮西戰事得以結束。這場勝利為唐朝平定藩鎮割據開了一個好頭,很快,其他藩鎮上表歸順,唐朝又恢復了統一。

優秀的管理者懂得在嚴寒的大環境中創造出了溫暖的小環境,從而激發出員工的創造力和戰鬥力。而這樣的團隊又何懼寒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