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快樂成長比快速成功更重要-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王菊火了。

《創造101》也火了。

其實一開始讓我看這個節目我是拒絕的。

但是當你開始看進去的時候,在101個女孩裡,你很難不被其中幾個打動。

比如走中性風、看著很社會、其實又很有禮貌的sunnee;

比如表情管理滿分、外形漂亮、颱風又好的吳宣儀;

比如實力超群、綜合素質很強的孟美岐;

比如能唱出天籟之音的樸素姑娘段奧娟......

她們的活力、青春、努力、上進、堅持、友愛、個性、天分,讓舞臺充滿了正能量,也讓每個觀眾看到了年輕一代的陽光和希望。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楊超越卻是個異類。

初選的時候,她自稱擔負著“全村的希望”,數著拍子跳錯了舞,

個人環節剛一下臺就大哭不止,反覆說著“我害怕啊”,

集體表演又因為太困了不想起床練習,躺在床上大哭,

夢遊般的訓練狀態導致二次公演一張口就車禍現場....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最新一期節目結束後,她依然穩穩的排名第二。並且從節目開始,她的名次就沒有跌出過前五。

更讓人不解的是,她的“粉絲”竟不遺餘力的讚揚著她的率真、淳樸和可愛。

好吧,什麼時候我們對一個人的要求已經可以這麼低了?

難到我們從爸媽那裡得到的教育,不是做一個人,你首先就得真誠和可靠嗎?

難到我們從小到大念過那麼多書,不是告訴我們,先做人,再做事嗎?

如果一個女孩憑藉著漂亮的外形、姣好的身材加上撒嬌、賣萌、哭就可以得到一切,

那些為了跳好一支曲子唱好一句歌詞徹夜不眠的女孩,難道就是一個笑話嗎?

在今天播出的第七期節目中,楊超越說:我不怕質疑,我就怕我粉絲失望,我已經很努力了,希望粉絲們能夠再給一次機會。

言下之意就是,我的排名是粉絲們投出來的,你們的質疑我不care,坐在這裡我心安理得。

對不起,“努力”這兩個字說出口很容易,但是抱歉我真沒有看到。

顏值即正義,實力算個P。

這不應是一個正常社會該有的審美方向。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醫學上有種心理疾病叫做“彼得潘綜合症”,永無鄉里的彼得潘永遠不會長大,也永遠拒絕長大,內心始終停留在孩子的狀態。

楊超越曾經po過一張照片,說是她過生日時,全村人都來慶祝,而她就像童話裡的小公主一樣,成為眾人的中心。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在節目裡,無論是訓練跟不上、表演不過關,還是困難克服不了,都會以崩潰大哭而告終。

起不了床需要全宿舍的人來安慰她,跟不上團隊的步伐別人反覆教她也學不會,該努力的時候只看到她開小差,搞砸了就以“蠢萌”姿態矇混過關。

自我中心、控制不了情緒、依賴他人、沒有毅力、不願承擔責任, 這就是典型的彼得潘綜合症的表現。

彼得潘綜合症的成因,來自於家庭的早期教育,楊超越曾經在一份自我介紹中說到:“因為來自於單親家庭,所以父親總是想把最好的給我。”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很多家長們總認為,兒童時期是人一生當中最好的時光,應該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也不讓他們有什麼責任感。

於是家長的這種想法會給孩子造成錯覺,以為生活永遠只是由玩具、零食和遊樂場組成,解決問題的方法永遠就是撒嬌、耍賴和哭。

然而,成年後的生活永遠不像童話般理想,教給孩子責任、獨立、努力、自謙、誠實...才是行走江湖最可靠的傍身之技。

在粉絲們的抬愛下,曾經做過網絡主播的楊超越很可能會和當年無數網紅一樣紅極一時,但巨大的聲譽和資源,也終將對她形成反噬。

德不配位,必生災禍。

1998年,12歲不到的林賽·羅韓因在《天生一對》裡完美的分飾兩角而一炮走紅,從此走上了成名的道路。

18歲的時候更因為《賤女孩》一片在美國家喻戶曉,身價直上千萬,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少女偶像。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對於年輕的林賽·羅韓來說,榮譽和金錢來得如此快速如此容易,人生還需要怎樣的奮鬥和努力呢?

於是買買買成為了當時的她唯一的愛好,無論多少名包名車似乎都很難填補她內心的空虛,

2007年,林賽·羅韓因嗑藥後危險駕駛被捕,走在人生巔峰的她突然從峰頂跌入谷底,玉女的形象也毀之殆盡,讓人意外的是,出獄僅兩週,她又因為毒駕被送進戒毒所。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從此,林賽的人生如同滑鐵盧般的一路崩盤,吸毒、偷竊、破產、拍情色雜誌...曾經前途無量的童星,在人們的無限惋惜中隕落。

林賽·羅韓的悲劇正來自於她支離破碎的家庭:酗酒並家暴的父親,只顧把她當作搖錢樹而過度消費的母親,從來都沒有正確的引導她如何成為一個有自控能力,有責任感的人,縱使天賦異稟,也避免不了最終的自甘墮落。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和她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哈利·波特》的女主演,艾瑪沃森。

同樣是童星出道的艾瑪,在“赫敏”的光環下卻異常清醒。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說服人們,想告訴大家我這個人真的很無聊。因為我需要個人空間,我想搞懂自己。所以我經常會神遊或者關閉自己,比如走紅毯的時候,我就是,走過去就好了。”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她在十年的電影拍攝中,幾乎每天都在片場堅持學習5個小時,最終以全A的成績被布朗大學錄取,這樣的用功程度簡直吊打一眾童星。

20歲的時候,她剪掉了自己的頭髮,徹底和“赫敏”告別。

“我20歲了,再也不是小女孩兒了。我也已經拍了10年的哈利·波特系列,是時候做些什麼來畫上終點了。我需要一個大改變,所以剪了短髮。”

在布朗大學的第一年裡,艾瑪沒有接任何一部影片,專心致志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如今的她,並不缺乏任何獲取名聲和金錢的機會,但是她卻毅然決然的投入到推進女權的活動中去,褪去了童星的光環的她,卻走出了自己想要的路。

5歲時父母就離異的艾瑪,為什麼能畫出如此完美的人生軌跡。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艾瑪說,父母的離異對她的影響很大,但身為律師的父親告訴他,愛是沒有一定規則的,你必須學會正確的自我意識,找到真正的自我。

換言之就是,自強自立,堅持不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你愛的人負責。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當代的很多中國父母似乎在“精英教育”和“佛系教育”之間迷失了方向。

一方面是物質生活極大的提高,讓精英教育有了基礎,可以什麼都學,什麼都嘗試;

一方面又擔心未來的競爭壓力給孩子太多的負擔,所以大包大攬,過分溺愛。

在這樣的顧此失彼之間,大量的“彼得潘”就被創造出來,走向社會,成為了一個一個的成年巨嬰。

在楊超越的身上,他們發現了自己的影子,那個需要被呵護,需要被眾星捧月,可以不努力上進,可以撒嬌耍賴肆意妄為,但是最後一樣能夠得到所有東西的“孩子”。

從村花到巨嬰,《創造101》的楊超越為何永遠成為不了王菊?

看偶像,其實就是在看自己。

粉絲們終究會看到楊超越長大,終究會明白“以色侍人,色衰而愛弛”的道理,

但是楊超越恐怕卻永遠也成為不了王菊,

她的人生可能終究會迷失在這一場華麗而虛妄的大秀裡無法自拔。

很可惜。

我也有一個女兒,發自內心的說,我也不想讓她受太多的苦,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過完一生。

但是,我會告訴她,只有自己爭取到的,通過不懈努力獲得的,才能夠讓你坦坦蕩蕩的去伸手。

因為人生的自由,首先建立在獨立和責任之上。

-End-

(除標註外,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