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迎年內最大漲幅,喜馬拉雅否認上市

成品油迎年內最大漲幅,喜馬拉雅否認上市

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最大漲幅

根據國家發改委通知,5月25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上調260元、250元。摺合92號汽油每升上調0.2元, 0號柴油每升上調0.21元。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升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費約10元。

據悉,本次調價已是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第七次上調,並創出年內最大漲幅。(澎湃新聞)

|點評|本次成品油上漲,主要是在美國退出伊朗和協議的影響下,國際原油價格已創近4年來新高,繼而使得國內油價創了今年最大漲幅。估計加油站又是一番忙碌的場景。

近日,受沙特、俄羅斯增加供應的因素影響,國際油價跳水大跌,不過可以預期未來油價仍將持續上漲。這給國內石油行業帶來更多機會,但也意味著經濟成本的抬升。

特朗普簽署放鬆銀行監管法案

5月25日,特朗普正式簽署“多德-弗蘭克”法案的改革議案。該法案的通過,意味著面臨嚴監管的銀行的資產門檻將由500億美元上升至2500億美元,有20多家地方銀行將被放鬆監管,既不用再參加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每年舉行的壓力測試,也不用向美聯儲提交其批准的有關破產後如何清算的“生前遺囑”。

早前,美國眾議公佈其最新的美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計劃。據會議紀要,該計劃擬取消2008年金融危機後對華爾街的部分監管規定及消費者保護措施。(澎湃新聞)

|點評|“多德-弗蘭克”法案通過之後,除大型銀行外,其他銀行機構面臨的監管壓力就小了很多。特朗普“放小防大”的做法,無疑增強了美國中小金融機構的靈活性。隨著美國不斷加息,金融危機後的一些經濟政策也開始鬆綁,這意味著美國經濟迴歸正常化。而在防範金融風險的目標下,當下中國在金融領域的監管強度正在不斷加大。

社科院:未來樓市或將逐步退熱

5月25日,中國社科院發佈的5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預計,隨著融資槓桿和政策支持的消長,商品住房市場將逐步退熱,房價下降或穩定的城市個數增多。資金將逐步轉移到租房市場。

報告大數據房價指數環比顯示,141個樣本城市中,2018年4月環比漲速在1%以下的達109個,其中32個城市環比略降。而大數據住房租金定基指數顯示,西安、北京、青島等部分城市住房租金上漲較快。(中國證券網)

|點評|社科院這份報告的邏輯是,在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試水住房租賃市場,未來能達到數萬億規模的租房行業將迎來爆發,而在住房需求總量不變的情況下,買商品房的人變少後,熱度也就下去了。

但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擁有一套房仍被視為“剛需”,即使是面對租房市場的主要群體——年輕人,買房還會是他們為之奮鬥的目標,現在租房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這樣的觀念,商品房熱很難降下去。

全球競爭力榜單中國排第13名

5月25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表最新世界競爭力年報,前5名依次為:美國、中國香港、新加坡、荷蘭、瑞士分列二到五位,前十名的國家中一半來自歐洲。

此外,中國內地連跳五級,躍居第13位,打入亞洲三甲。而中國臺灣在競爭力報告中排名第17,比去年後退3名。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臺灣競爭力再度被大陸超越。(綜合參考消息網)

|點評| 香港在連續多年登頂後被美國擠掉,是該報告引人關注的部分。這也說明了美國的綜合競爭力在逐漸回升,特朗普雖然經常不靠譜,但他所作所為從美國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確實也有一些成績。

和以往相比,中國內地此次成功擠入亞洲前三,說明雖然經濟進入新常態,但因為體量龐大,中國的競爭力依然有持續增長。

華為入圍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

5月25日,美國《福布斯》雜誌發佈2018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排行榜,蘋果連續八年蟬聯榜首,品牌價值達1828億美元,較去年增長8%。谷歌、微軟、Facebook、亞馬遜緊隨其後。華為排名79位,品牌價值84億美元,是唯一入圍的中國品牌。

按國家劃分,100強品牌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最多,佔54個;德國第二,貢獻了12個;法國和日本各貢獻7個,並列第三。(新浪財經)

|點評|這幾年的榜單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對待中國品牌時頗為嚴格,儘管華為有入選,但像BAT這樣,作為中國最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卻一直沒能入圍福布斯的榜單。

當然,這倒不是說像蘋果、谷歌和微軟這樣的企業位列前三有任何疑問。據福布斯介紹,該榜單是以過去3年的平均市盈率與收益相結合,得出最終的品牌價值。而在缺少中國代表性企業的情況下,福布斯的這份榜單難免讓人疑惑,是不是太具美國色彩了?

騰訊投資“差評”引輿論差評

|點評|表面上看,騰訊投資“差評”引來自媒體人集體諷刺,是因為差評長期有洗稿之嫌,聲名狼藉。但實際上,作為騰訊在自媒體領域的第一筆投資,無論他投給誰都可能引來輿論關注。

馬拉雅CEO否認上市傳聞

5月25日,證大集團創始人戴志康表示:“2011年,我們投資了喜馬拉雅FM,今年已經估值200億,明年希望能夠進入國家A股上市。”據悉,證大集團為喜馬拉雅第二大股東,持有後者10.36%的股份。

針對此消息,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餘建軍表示,該消息不屬實,沒有任何IPO安排。(綜合澎湃新聞)

|點評|儘管CEO餘建軍出面給否認,但其肯定有過上市的打算,這點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此前餘建軍自己都表示過,未來將在A股IPO。至於為何要否定二股東的話,可能是喜馬拉雅有自己的安排,也可能涉及披露合規性。

在國內移動音頻分享平臺當中,喜馬拉雅已經是坐了頭把交椅,其在拓展內容付費的同時,也積極嘗試教育諮詢以及進駐其他終端,他的上市或許會給其他平臺提供借鑑之處。

週五創指大跌1.8%逼近1800點

5月25日,滬深兩市股指低開震盪,指數表現弱勢依舊。週期股、金融股盤中衝高回落,並於午後持續走低,受此影響,上證50指數午後再度翻綠,上證綜指則先後跌破20日和30日均線支撐。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再現深幅回調。其中,創業板指盤中下跌逾30點,指數逼近1800點關口。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41.3點,跌幅0.42%;深證成指收報10448.22點,跌幅1.1%;創業板指收報1804.55點,跌幅1.84%。(第一財經)

|點評|算上昨天,滬指已經三連陰了。盤面上,在政策的刺激下,汽車零部件板塊表現最好,無奈下跌的板塊還是比較多。而現在A股的情況也正是如此,雖然經常有利好的板塊,但整體處於弱勢格局,想上上不去,往下也不可能跌太多。這與至今中美貿易談判的反反覆覆還是有關係,再加上熱門題材缺乏,造成人氣不高。目前,無論是藍籌還是創業板,短線都較難操作。

成品油迎年內最大漲幅,喜馬拉雅否認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