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不直說”到底會帶來多少麻煩? 我還愛你但我們已經沒可能

昨天終於把這部票房大賣的《前任3》看完了。

本來沒對前任3抱太大的希望,因為續集一般都拍得很爛,想不到被這部片子觸動到了……

片中的孟雲和林佳因為小事吵架鬧分手,雙方都執拗地等待對方先妥協,誰也不肯先低頭。雙方都以為這段關係不會走到盡頭,卻在彼此的“沉默”中越走越遠,最後過上了沒有對方的新生活……

戀人之間最怕的不是沒了感情,而是鬧矛盾時,為了那點自尊,誰也不願意先開口……拖著拖著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拖著拖著彼此都遇到其他的對象;拖著拖著,儘管後悔萬分,最後只能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還愛著你,但我們已經沒可能了。

▶分手第一階段,男的放縱女的崩塌

“好兄弟就是一起單身。”分手後的孟雲和餘飛每晚都去蹦迪,周旋在不同的女孩子之間,把傷心放在心底,盡情享受單身的自由自在。

而此時的林佳和丁點卻在崩塌的感情世界裡走不出來,以淚洗臉,自怨自艾。分手是她們提的,走不出來也是她們。

因為她們不是真的想分手,只是想對方哄哄自己,多花心思在自己身上。大張旗鼓地離開都是試探,都是虛張聲勢。真正的離開,是沒有告別的。

“有話不直說”到底會帶來多少麻煩? 我還愛你但我們已經沒可能

▶感情最怕,就是拖著

丁點喝醉了,忍不住打電話臭罵餘飛。還約餘飛在清吧喝了斷局。情侶吵架其實很正常,只要給對方臺階下,很容易和好。孟雲打趣餘飛和丁點是“披著吵架的殼,撒著思念的嬌。”

孟雲和林佳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林佳明明給了孟雲臺階下,讓他把她的東西寄回去,他是寄了,卻沒有藉機和好。

兩人一直倔強地僵持著,誰也不肯先讓步。一個以為對方不會離開,一個以為對方會挽留,就那樣把感情一點一點消耗完。

▶很多承諾最後變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兩人還是很窮苦的時候,孟雲向林佳許下很多的承諾。每週二看半價電影,在新家養一隻狗,一起去看海豚灣……

分手後林佳自己去了海豚灣,追求她的人送了她一隻小狗。那些以為有機會實現的承諾最後都成了空話,成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旅遊我自己去了……小狗有人送我……你沒有實現的承諾,總有人會為我實現。

後來孟雲終於領悟,為什麼自己在為和林佳的未來打拼時,林佳這麼不懂事,希望他多陪陪自己,多花心思在自己身上。因為對方覺得相對於觸不可及的未來,當下的陪伴更加重要。

▶從此愛的每個人都像你

孟雲和林佳“冷戰”期間,他們都遇到不錯的對象。

王鑫在林佳發燒時帶她去看醫生,並徹夜守著她;他總是貼心地給林佳準備吃的喝的,怕她餓著;送她去和朋友玩,他擔心她,車一直沒開走,在那等著;知道她喜歡狗,他就送她一隻;知道她沒放下孟雲,就一直等著她敞開心房……

孟雲遇到王梓,她像極了年輕時候的林佳,那種對愛人自信、欣賞、無所畏懼的目光,如同一轍。孟雲被她吸引了。

我們都以為一段關係沒那麼容易斷,尤其他們對彼此還有感情。所以當看到孟雲親王梓,林佳親王鑫的時候,戲院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因為我們知道,感情拖著拖著,他們都回不去了。

孟雲說得沒錯,現代人談戀愛不是因為喜歡兩人的相處模式,而是害怕寂寞。又或許是知道,自己等不起。

林佳把青春最好的5年給了孟雲,她不小了,她不能像王梓那樣,給孟雲不害怕受傷的支持,所以她選擇了對她好,願意花時間陪伴自己的王鑫。

孟雲選擇王梓是因為她像林佳,並且他想對她好,彌補對林佳的虧欠。

我們都想不到,曾經深愛的人,最後都要和別人開始新生活。

“有話不直說”到底會帶來多少麻煩? 我還愛你但我們已經沒可能

▶他們都在等對方放手

丁點說,孟雲,你還欠林佳一個正式的告別。

孟雲說,我會好好告別的。

他在很多人的廣場上,穿上至尊寶的衣服,大聲說“林佳,我愛你。”路人像看精神病那樣看著他,圍著他拍照……保安過來制止他,把他壓在地上……他淚流滿面,他知道他真的要失去林佳了。

而另一頭,吃芒果會起紅疹子的林佳。買了兩箱芒果,在那不要命地吃,全身起紅疹,呼吸困難都不停下來,最後暈倒,被及時趕來的王鑫救起。

這是他們對彼此分手的承諾。非要用這麼撕心裂肺地告別來證明愛過。

我只想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他們兩人都有錯,是彼此的“沉默”把對方推向了別人……

如果孟雲在林佳發燒時給她送藥;如果孟雲承認因為擔心林佳,去了KTV;如果孟雲早點明白林佳只是希望自己多關心她;哪怕他們主動找對方一次,都不會是如今的結局。

王梓說了一句話,我其實挺觸動的。她說,“我總覺得自己像撿了一個大便宜,是林佳把你變成這麼好的。”

是呀!林佳用了5年的青春教會孟雲如何愛,如何照顧女生,最後陪在他身邊的卻不是自己。

孟雲說,他的出現就是為了陪林佳找到對她好,會花很多時間陪伴她的人。而林佳的出現,就是為了讓孟雲上一課,讓他成長。

只有紫霞真正離開了,至尊寶才能成長為孫悟空。

但是這種成長,真的很痛 。

“有話不直說”到底會帶來多少麻煩? 我還愛你但我們已經沒可能

那麼為什麼雙方都不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思呢?

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本身就是難事,更何況文化決定了誰也不願當壞人。

和他人交流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難事。一項名為“如果學校開設人際關係課堂,你都想學到些什麼?”的開放式調查中,得到最多贊同數的答案是“社交恐懼是怎麼一回事,不想和大家打成一片是不是也很正常?”,比排名第二的高出近一倍。

對話是雙向的,在說話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對方的話怎樣理解。日常中,對什麼人說什麼話、在什麼環境說什麼話都需要靈活處理,在這個度不好把握的時候,大家通常會覺得更委婉的表達方式是不會出錯的安全選擇。不過經常地,對話雙方對“什麼情況下該怎麼說”的理解有偏差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關於這件事的其中一個方面,臺灣媒體《經理人》介紹了一組概念。文章裡說,比較直接的文化傾向使用“強化詞”表態,比如絕對、完全;不直接的文化會使用“弱化詞”來減輕表態時候情感的強度,比如有一點、略微。但在跨文化環境下這樣的語言使用區別可能會造成誤解。比如在老闆說“我建議你再想想”的時候真的以為只是個友善的建議,但老闆的真實意思是“趕緊把方案整個換掉,否則就別在這個公司幹了”。

前不久,我們也發起了“關於‘委婉說話’這件事,你都經歷過哪些困擾?”的調查。結合投票結果和評論區反饋,我們發現“有話不直說”帶來的麻煩大體上有這些:

低估了別人的“委婉說話”力

  • 被同學同事(特別是臉上略帶猶豫地)說作品“還行”的時候最好改改再交,他們說“太厲害了”的時候,也別預期一定會得到老師和客戶的讚許;

  • 同理,和朋友逛街買衣服,他們被你問了才說“挺好看”的時候,也要三思而行;

  • 老闆約談說“你要稍微加點油”,兩週之後被告知試用期沒過,後來從同事那裡知道,被約談本身就情況不妙了;

  • 找工作聽到“回去等通知”,三天之後還沒通知的話,就接著投簡歷吧。

“有話不直說”到底會帶來多少麻煩? 我還愛你但我們已經沒可能

“不願當壞人”帶來的麻煩事

  • 收到朋友發來的毛絨玩具圖片,一點不喜歡還敷衍說好可愛,生日的時候打開朋友送的禮物,看到了實物版;

  • 遇到“私教課要不要續一下?”類推銷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教練水平有點差,卻只敢說自己最近手頭緊,被告知“那可以先續兩節嘛”,聊天再次陷入死局;

  • 會議室開會被同事問“介意我抽菸嗎”之類問題,心裡介意卻脫口而出“還好”,對方不僅心安理得地覺得“還好”=“不介意”,而且覺得你“以後每次也都不介意”。

捅破窗戶紙?誰都不喜歡,算了吧

  • 分手也想著不要傷害到別人,繞來繞去,最後實在摒不住的時候,已經到了沒法心平氣和解決問題的階段;

  • 實習生交過來的文案總是頓號逗號弄錯,想著也不是大問題每次看的時候順手改掉吧,一改就是幾個月;

  • 覺得大雨天出門聚會不值得,又不忍破壞大家提前幾天訂好餐廳的興致,一邊說“今天天氣不太好呢”一遍盼著能有其他人挺身而出說“咱們先別聚了吧”;

  • 每次聊天話題說差不多的時候都發表情包,經常來回兩三輪,收藏裡能夠應付這種尷尬環節的表情經常不夠用。

“有話不直說”到底會帶來多少麻煩? 我還愛你但我們已經沒可能

關於這類人際關係問題,大家確實有很多困惑。一方面,精準地傳達意見並理解別人要說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一方面,人人都不想唱黑臉的文化環境依然存在。比如前面提到的抽菸那件事,評論區有讀者表示,感覺這種問題基本就跟“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一樣,語境決定了你要是說“不”就會很突兀,甚至“架不住對方問的時候火都打著了”。

對本來就不愛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人來說,事情變得難上加難了。

對於比較熟的人,如果你已經知道 ta 的說話習慣,可以根據情況對自己聽到的說法做個腦內換算,而對於不太熟的人,溝通的時候就需要儘量確認雙方已經明白了各自的想法。自己表達的時候也是,假如面對推銷確實不想買,就乾脆堅定一些拒絕,不要浪費自己和導購的時間。除此之外,面對不合理的要求最需要清楚的是,提出不合理要求的一方才是那個“壞人”,“說不”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這些科學的分析也分析不出一些突然的意外,希望天下的有情人,珍惜眼前人。不要因為一點小爭吵就輕易放手;不要因為一點執拗、一點自尊,就不肯主動和好。有時候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