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演曉剛深入鎮村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6月4日,在參加完市委相關會議之後,縣委書記演曉剛輕車簡從、冒著酷熱,行程近200公里,先後深入私渡、駱家壩、峽口、沙河、桑園5個鎮、3個貧困村、7個非貧困村、2個產業發展現場和5戶貧困戶家中,檢查指導當前產業發展、政策宣傳、環境整治、民風改善、集體經濟組織運行及“四支隊伍”、鎮村幹部在崗履職情況。

每到一處,演曉剛都要詳細詢問脫貧攻堅基本情況,查看駐村日誌、沿途環境衛生、“四支隊伍”工作等情況。他指出,脫貧攻堅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是密切幹群關係、改進幹部作風的重要途徑,關鍵在於基層幹部要帶著組織的重託,帶著對群眾的感情,靜下心來、沉下身子、紮根群眾,把政策落下去,把產業興起來,把環境優起來,把感情建起來,只要工作到位了,就不怕群眾不信任、不理解、不滿意。

在鍾家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遠華家中,演曉剛瞭解到,劉遠華家有4口人,種了6畝茶,夫妻兩人和一個兒子在外打工,每月務工收入六七千元,每年賣茶葉還有四千多元收入,移民搬遷房也已交工,2017年實現了脫貧退出。他逐筆給劉遠華妻子算賬,引導她正確評價脫貧成效,搞好周邊環境衛生,進一步增強致富信心,早日過上美好幸福生活。

在沙河鎮星火村,演曉剛詳細詢問市上督導暗訪問題整改情況。他強調,“四支隊伍”是脫貧攻堅的主力軍,住在村上的目的是密切聯繫群眾,增進幹群感情,要進一步豐富農村工作手段,採取召開院落會、組織文體活動、入戶走訪等方式,多宣傳政策,多化解鄰里矛盾,多和群眾研究發展集體經濟、創業就業的路徑,不斷增強群眾的信任感和認同感。要發揮好“三治合一”的作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規民約的討論,建好用好紅白理事會、愛心超市,著力規範婚喪嫁娶等操辦事宜,努力推動社會風氣改善。要加強農村環境治理,組織黨員群眾自覺清理“三堆六亂”,消除存量垃圾、控制增量垃圾,提高保潔頻率,形成美麗鄉村、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要正確處理村黨支部書記與第一書記的關係,第一書記著重在建好班子、抓好隊伍、訂好制度、宣傳政策、協調項目、改革創新等方面多下功夫,村黨支部書記重點在黨員發展、組織建設、集體經濟運行、調解矛盾糾紛等方面抓好落實,確保脫貧攻堅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全面融合、協同發力。

演曉剛還實地查看了私渡鎮紅安社區黑木耳大棚、河灣村獮猴桃基地及峽口鎮井壩至堰溝公路建設等項目,要求要高標準規劃,積極申報項目,加快推進速度,確保早日見效、造福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