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LG在今年的2月2號對外宣佈,LG的手機業務正式推出中國市場,在2006年前後強大如現今的蘋果的LG也撐不住了。2018年第一季度,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214萬臺,與排名第一OPPO的1852萬臺相差甚遠,這也基本的宣告曾經輝煌無比的三星手機霸佔中國手機市場的年代正式結束。

但是這些韓國的巨頭企業並沒有放棄中國市場,他們一直都在尋找著中國企業的弱點、中國市場的缺口和中國政府的政策空白點。

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在中國的三星SDI公司

這一次,他們找到的是中國電池行業,其實韓國的企業之前也進入過中國的電池行業和電池市場,著名的是三星SDI、LG化學,在2016年3月之前,兩家企業可以說是控制了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一半江山,因為在2014年前後,中國政府大力鼓勵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並且有大量的資金補助,於是中國很多企業都進入了電動汽車的市場。

但是在2016年3月以後,中國政府發佈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裡邊並沒有把韓國的電池企業列在其中,換句話說,如果中國車企採用的是韓國企業的動力電池,那麼車企在2016年5月1號起就不會再享受政府的資金補貼。

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LG化學動力電池

所以,那個時候,無論韓國企業的電池多好、價格有多低,中國的車企都是不會再採用他們的電池了,因為車企清楚的知道政府補貼才能更好保證研發資金的穩定性。就連三星SDI、LG化學和SK Innovation這樣的企業也不得不暫時放棄中國市場。

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比亞迪磷酸鐵鋰動力電池

中國政府計劃在2019年年底結束對電動汽車的補貼,這意味著電動汽車的生存能力完全要看企業本身的技術水平了,其中動力電池是一個最為關鍵的核心競爭點。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我們的企業做好了應戰的準備了嗎?

先來看看國產著名的車企比亞迪,在2016年,比亞迪動力電池一直動穩坐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交椅,2016年比亞迪的電池出貨量達到其峰值,為7.35GWh。但是,在2017年,在動力電池行業快速增長的時機卻出現了不增反降的情況,整年的額裝機量為5.4GWh。

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比亞迪純電動汽車ev450

原因在於,比亞迪是最早研發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車企之一,由於2016年之前國家政策對磷酸鐵鋰重點的支持,比亞迪很舒服的享受這一福利。2016年以前,比亞迪在自己的乘用車和客車都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也為其他的客車企業提供電池,所以,比亞迪當上了行業第一。2017年以後,受到新能源車騙補事件的影響和三元鋰電池技術的成熟,比亞迪在三元鋰電池的佈局太晚,很自然的讓出了第一的位置。

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王傳福

王傳福表示,要吸取諾基亞因戰略失誤而倒閉的教訓,改變傳統車企相對封閉的經營模式。言下之意就是要把比亞迪的電池業務拆分出去,比亞迪鋰電事業部副總經理沈晞表示,2018年的年末或者2019年年初就會完成電池業務的拆分,預計在 2022年申請上市。根據規劃,2018年至2020年的產能數值將陸續達到29兆瓦時、34兆瓦時、39兆瓦時。

不管如何,比亞迪清醒的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並有清晰的規劃,相信比亞迪電池業務會重回巔峰。

再來看看現在國內的行業老大,寧德時代,他和比亞迪剛好形成了“此消彼長”之態,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時代,比亞迪一直都穩拿第一,而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時代,顯然是佈局更早的寧德時代後來者居上。寧德時代已經相繼拿下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集團、東風集團、長安集團、蔚來汽車、寶馬、大眾和戴姆勒等等車企。

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近三年的動力電池銷售業績為,2015年 2.19GWh、2016 年6.80GWh和 2017 年11.84GWh,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量連續三年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前三位,2017 年銷量更是一下子擠掉了松下和比亞迪,排名全球第一,在今年的4月4號,寧德時代順利的上市了,這是一個時代的號角。

LG、三星等韓國企業又進攻中國市場了,這個領域我們準備好了嗎?

寧德時代裝車展示

筆者在這裡指摘取了兩家典型的電池企業來分析中國動力電池的行情,有舊時代有新時代,有舊技術有新技術,中國的動力電池正在呈現“百花齊放”態勢。如果中國政府取消對電動車企業的補貼,不僅會在動力電池行業洗一次牌,也會在汽車行業洗一次牌!

總結,希望韓國電池企業退出中國市場的這幾年,中國動力電池技術有了長足的增長,到時候是靠自己的力量擊敗對手而不是補貼政策!

各位讀者對於三星、LG這樣的企業進攻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