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收編《大聖歸來》製作公司,國產動畫幾時再出爆款?

前幾年,一部《大聖歸來》斬獲了9.56億票房,這一數字代表著國產動畫電影巔峰,票房記錄至今無人打破。這是國產動畫近年來極少有的一次口碑與票房並行的高光時刻,不僅讓市場看到了這一類型片所蘊藏的巨大票房潛力,也給市場提供了創造更大奇蹟的可能性。

光線收編《大聖歸來》製作公司,國產動畫幾時再出爆款?

背後成功打造這部西遊電影的公司就是大千陽光。五月中旬,近年來在國產動畫電影市場動作頻出的光線終於也宣佈成功招攬了“大聖”——光線旗下的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宣佈對大千陽光本次發行的股票647萬股認購完成,以持有的20%股權成為大千陽光的第二大股東。

相比海外成熟電影市場,國內動畫電影產業已經不缺少資本相助,技術日臻成熟。但從近幾年國產動畫作品的票房來看,內容產品的商業表現依然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大聖”落幕之後,中國動畫電影遲遲未再出爆款。

光線收編《大聖歸來》製作公司,國產動畫幾時再出爆款?

不僅如此,通過參股的方式, 光線覆蓋了國內相當一批動漫製作公司,以相當靈活的方式擴充了自己的內容生產能力,不止《大聖歸來》,國產動畫票房Top3的《大魚海棠》也是出自其投資的公司。

光線收編《大聖歸來》製作公司,國產動畫幾時再出爆款?

這次光線新入主的大千陽光2016年9月在新三板掛牌,從業務層面來看,過硬的製作實力幫助大千首先在承製業務上形成競爭壁壘,擁有著自己代表作,不少屬於院線級影片,製作規格普遍較高,從觀眾反饋及票房表現來看,也不乏叫好亦叫座的作品。

而如今中國動畫市場上,王微所領銜的追光動畫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小門神》《阿唐奇遇》以及《貓與桃花源》等動畫的精良製作被粉絲譽為“中國動畫的良心”,在業內獲得一片好評。

此前,太多粗製濫造的作品讓觀眾對國產動畫打上了極低的印象分,現在中國動畫電影好像終於迎來了曙光之日,國內互聯網巨頭、影視產業巨頭等核心玩家藉助資本方式整合製作資源、形成工業化組織體系並逐步打造娛樂集團的路徑愈加清晰。

光線收編《大聖歸來》製作公司,國產動畫幾時再出爆款?

前景普遍被看好的當下,動畫製作公司都想要再塑大聖時期的輝煌,但市場終會暴露出它們風光之下的隱疾。

劇本坑,特效差,國產動畫的通病

2016年國產動畫與進口動畫的票房差距近44億,2017年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47.17億元,其中,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13.29億元,僅佔總體票房的28%,而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33.88億元,佔比72%。

中國動畫電影市場從2012年起一路上揚的票房總量,2016年達到巔峰後,在2017年首次出現了下滑。整個動畫市場都陷入低迷。除開少量作品獲得了過億票房,更多的作品是諸如《大護法》《貓與桃花源》都遇上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票房大多停留在了千萬級別,想要複製《大聖歸來》的輝煌,短期之內恐難達到。

光線收編《大聖歸來》製作公司,國產動畫幾時再出爆款?

為何會形成如此局面呢?首先國產動畫電影忽略了對劇本的打磨。現在的中國動畫太急於擺脫之前“粗製濫造”的影子,一味地追求畫面質量與美感,往往忽略了怎樣去講好一個故事。2016年元旦《小門神》上映,在投資近億的前提下展示了高水準的動畫製作工藝,但觀眾看後紛紛反應劇情走向奇怪,人物設置不合理,故事節奏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最基礎的劇本失敗,最終導致了電影高開低走,僅收穫了7800萬左右的票房。同年上映的另一部影片,收穫了超5億票房的《大魚海棠》,也被觀眾大規模吐槽了劇本中的硬傷。

光線收編《大聖歸來》製作公司,國產動畫幾時再出爆款?

國產電影還有一處通病就在於其製作水準普遍較低。雖說近幾年有《大聖歸來》《阿唐奇遇》《魁拔》和《大護法》等高水準作品讓人眼前一亮,但在整體大環境下,5000萬以上的精品動畫市場萎縮,票房在1000萬以下的電影比重卻逐年增多,其豆瓣評分大多在4分以下,這些片子不斷透支觀眾的觀影熱情。相比於國外動畫市場的成熟發展,中國動畫道阻且長。

不理想的票房成績,參差不齊的製作工藝,使得目前還沒有再次天降第二個“大聖”。可中國動畫市場一直沒有停下來,這條修煉藝術和技術的道路,只能咬著牙,唱著歌,努力一步步地進步,一步步地往前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