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如何把握住與自身交易技能匹配的行情走勢

交易者如何把握住與自身交易技能匹配的行情走勢

交易並非比登天還難,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交易者都具備在市場博弈並獲取成功的潛力。所有走進交易中的朋友都是充滿自信的,做好了駕馭交易行情的充分準備,這一點是毋庸諱言的,每個人都是志在一搏、信心滿滿,準備在行情交易中一試身手。但為什麼你,或者身邊更多的朋友在交易中卻屢屢失手呢?

大家普遍不知道,交易和我們生活中的戀愛、婚姻、感情牽手一樣是需要門當戶對、郎才女貌的,愛情的事有時可以將就,但是交易的行情從來不和你這麼“玩”,如果一個交易者選擇了不屬於自己的行情以及自己無法駕馭的行情註定是在劫難逃其虧損之命運的。感情可以將就,而行情卻刻薄的從來不和你將就。行情不會傷害你,只有你自己不善解行情、誤讀行情,義無反顧的去自己傷害了自己。

交易者如何把握住與自身交易技能匹配的行情走勢

行情為什麼我們總是讀不懂

歷數走過的期貨、股票行情,沒有什麼我們讀不懂的。如果暫時沒有讀懂,皆源於你有一顆塵蒙的心。兩年前配資的牛市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當時社會上的配資公司如火如荼,如山花爛漫一般肆意氾濫,像現在社會上辦信用卡和網貸一樣比比皆是。配資槓桿是五倍,加上融資融券的資金,這一輪股市行情儘管炒作的是創業板成長,但是股市交易已經槓桿化、泡沫化了。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社會整體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許多人都知道”道的追隨者”漢密爾頓寫過一部家喻戶曉的著作“股市晴雨表”,以此來質疑股市的泡沫炒作。這時官媒發聲了,認為美國前一段時間的牛市也在經濟不景氣的前景下發生的,同樣違背了“實體經濟是股市晴雨表”的論斷。

我當時和朋友們談起股市就感慨的說:命運用草編的雙翼把我們抬起,讓我們超越重重的憂愁和哀傷。告誡大家這輪行情是詭異的、靠不住的、妖魔化的,儘管有的朋友在其中攫取了10倍的財富、利潤。

許多談期貨而色變的朋友,在這輪股市當中玩起了配資槓桿。鬧不明白他們是懂技術,還是根本不懂。股市玩配資,尤其在依託於配資而起的一輪假牛市中,其命運要比炒期貨還慘痛。在過去十年中,美國人去槓桿化的同時,我們興致勃勃、情趣盎然的撿起了槓桿,許多交易者也因此命運變得無比糾結。

大家都知道二戰以後,美國人就是世界秩序的主宰者,無論政治、軍事、經濟,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在於使這一秩序和我們的發展能有一段時期的兼容。美國的股市也是每一輪牛市都會有一個樣板,下一輪牛市必換新人、新面孔,因為其潛力被挖掘乾淨了,像A股市場的林園一樣。

我們瞭解過去的農民起義,都要製造類似“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噱頭,鼓譟行情也是如此,比如去年炒作貴州茅臺打起的就是價值投資的大旗。要是懂得投資的,知道巴菲特成長曆史的就瞭解他的投資方式很多元,也有許多炒短的交易歷史,不過巴菲特是被國人抽象化、概念化、榜樣化、歪曲化,也就妖孽化了。在近十餘年,最成功的交易者也沒有跑贏過樓市,政府超發的貨幣m2都“扔到了”房地產,或者說為運作房地產超發了上百萬億的貨幣。

期貨和股票其實是同源的,尤其在兩融和配資的形態下。兩年前,有許多駕馭槓桿嫻熟的期貨交易者轉戰股市,結果一個個都鎩羽而歸。有一個朋友市值已經做到十個億了,因為股市去槓桿化,一下回到了八千萬,弄得人心理和精神上也受到重創。在貪婪和瘋狂之下,還有誰能看清讀懂行情呢?

市場不會傷害你 只有自己尋求被傷害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具備審時度勢的能力,這本是普通人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在行情、市場中大家都在迷失,都在遠離和失去日常的判斷邏輯和智慧。生活中我們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凡事我們都務求平淡。比如說普通人在感情生活當中,如果你追求銘心刻骨的愛,那麼對你的傷害也將是痛徹心扉的,做交易,尤其期貨交易更是如此。在交易中你只能夠謹慎的運用資金管理,適當、適度的去攫取盈利,這樣虧損也是可控的。

在交易中,交易者所受傷害往往是來自於自身,而非來自市場。每個人都說要懂得尋找屬於自己的,自己能夠駕馭的行情,而能做到者非常稀少。細想起來做到這一點應該不難,第一,你只要放棄貪念、貪戀,就可以理性的看待這個市場的行情。第二,你只要客觀的、審時度勢的瞭解自身的交易能力、技能。第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年前的李白都知道這個道理;千年後進入市場的交易者更應該明白:你再不濟、再無能,市場也會有針對你的行情出現,也會有傻子賺錢的機會,只要你恰如其分的等待、出手、把握行情就可以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一切皆源於貪婪。多少生活中樸樸實實的生命來到市場變得躁動;多少謹慎、自律的靈魂做起交易而膽大妄為;多少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的朋友在交易中重倉、滿倉;多少具備責任感的交易者最終卻弄得傾家蕩產。究其原因這裡面有一念之差,也有貪婪的誘惑,交易中我們的能力都各有歸屬,似乎是命運的安排,不能強自己所難,只能做屬於自己的,自己能夠把握的行情,否則你就是在自尋煩惱、自尋傷害。

尋找與自身交易技能匹配的行情

我總和大家講,我們不能夠失去在生活中的邏輯判斷和人生智慧,如果那樣,你學習了再多的技術分析也是離經叛道,和盈利分道揚鑣的愈行愈遠。

十多年前有一個朋友像做投資,他來求教我說,自己想做投資,由於不懂這一行,不知道做什麼投資好。我和他講:“你沒有必要懂,你就看電視新聞,房產、債市、股票、期貨、收藏,那個沒有挪用公款犯罪報道的就做那個,必是萬無一失。”他以後就格外留意,經過三年的觀察、瀏覽新聞,看到債券、股票、彩票、期貨、收藏都有挪用公款犯罪的大量報道,唯一沒有的就是房地產。我和他講房地產目前是5倍槓桿,是國家城市化進程的重點戰略佈局,可以講是萬無一失的投資方向。他便在京城投資幾處房地產,一處僅僅都是幾十萬投入,最終都是兩千萬的斬獲,身價由數百萬輕鬆上億,收益遠遠超過了股票和收藏。

有個別朋友對我在交易中格外強調日常生活邏輯判斷和人生智慧不是很理解,這其實就是對交易和技術分析的一個由不懂到懂的過程。比如我們對黨的革命歷史進程的瞭解,在人生和交易中的指導意義也是異乎尋常重要的。我們的政權是建立在對土地所有權的革命取得之上,這是首當其衝的國家第一位財富,也是作為國家的第一要素,是大國根基。在改革開放初期搞的三資企業等等對財富的積累十分有限,屬於互惠經濟形式。而最終對土地的開發使用,尤其是城市化進程中房地產的蓬勃發展才使國力成幾何級數的增長。如果你瞭解這些就不會錯過這一輪房地產的牛市,而且中國地域廣袤,有著許多的價值窪地和局部房地產熱點,房地產的增值已經由北上廣轉移到三線城市,許多中小城市房地產投資的年收益都是超過了100%。

有一個交易者朋友和我講:我做交易3年多了,看的書有無數本,我把所有手法全部研究過,在剛入門那些幾年,交易非常煎熬,我每天都在痛苦中度過,找不到方向。我學的太多了,最後我就慢慢的簡化,簡化到只剩三角形了,還有窄幅震盪。我現在更是隻做趨勢開始時的三角形突破和窄幅震盪突破,我是日內波段,盈利還可以,看了您的文章,資金管理講的特別好,我現在也慢慢的在融入資金管理,在做大趨勢了。也就是在做、在尋找你所說的”屬於自己的,自己能夠把握的行情”。

有朋友問我怎麼才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行情。行情代表著我們交易者的交易生涯,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行情過程中,不能脫離了人生的智慧和日常邏輯判斷。這個尋找的過程,所謂技術分析的作用遠遠小於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的區別在於,前者屬於理性的判斷,後者屬於情感的傾向性抉擇。尋找屬於自己的行情更不是拉郎配,這個尋找的過程是緩慢、循序漸進的,一旦成功必將融入你人生和交易生涯的大格局中,使交易水準產生質的飛躍。

交易者如何把握住與自身交易技能匹配的行情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