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態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在同時,根據需要,對當年的先進人物典型等進行模擬拍攝,力求還原各項細節,將歷史再現,讓精神傳承。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6月3日,攝製組一行來到金安區毛坦廠鎮,通過鏡頭,帶我們回到那難忘的崢嶸歲月。

當年修建淠史杭時,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婦女野戰營,該營二連指導員張秀雲,原是史河邊最會紡紗的姑娘,因為紗的質量好,紗綻流不到集市上,讓她成為人們心目中“下凡”的“紡織姑娘”。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解放前夕嗎,她從地主家逃出來到淠史杭工地,和600多名姑娘們一起,學習劉美三劈土法,在掄起大錘的拼命釋放中磨鍊意志。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她們克服生理條件侷限,甚至需要克服小腳行走艱難的痛苦,幹著所有男人幹著的重活、累活和髒活。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從紡紗到掄錘的轉變,不就是廣大婦女為了淠史杭工程無私奉獻的最好詮釋!在她們的努力下,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史河干渠普蔭寺渠段全部竣工。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在張秀雲那代人的心目中,新中國的成立,解放了所有人身上的枷鎖鐐銬,一切夢想靠自己的雙手就可以實現。

“能夠參與拍攝,我感到十分自豪,我一定會學習前輩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學習,成人、成材。”扮演幼年張秀雲的小演員江心瑜說道。

在還沒有修建淠史杭的時候,鄉親們大多靠天吃飯,一有旱情,苦不堪言。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1959年7月,六安地區百日無雨,幹得苞穀苗發蔫、打卷、枯黃,水田幹得一塊一塊像老烏龜殼。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種地的漢子被逼急了眼,顧不得別的,掄起犁就是一下,被打的人頭破血流,疼得直叫喚。怎麼辦呢,只怪老天爺不下雨,誰也想不出個好法子。

直至淠史杭工程完工,昔日的“多災之地”搖身一變為“魚米之鄉”。

皖西地區是革命老區,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興建淠史杭工程,又作出新的奉獻。通過宣傳發動,廣大幹部群眾明確了興建這一工程的作用和重大意義,從而更加自覺地參與和支持興建這一改天換地的幸福工程。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興建初期,缺乏資金和器材,鄉親們就籌、就獻,就自己動手製造。據不完全統計,在一、二期工程中,群眾自籌石料14.22萬立方米,木材2.16萬立方米,樹木22萬多棵,毛竹12萬多根,元竹65萬公斤,舊鋼鐵437噸。自辦各種製造、生產、加工等工廠2000多個。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更有甚者,連自家的棺材都拆了送上工地,可見當時皖西人民對於淠史杭工程是多麼期盼。

“鄧傳英、張秀雲這些人,為了淠史杭付出了自己的健康和青春,讓我們深受感動。”拍攝中,現場導演武成很是感慨,“希望通過我們認真的工作,呈現出當年艱苦環境下,建設者們捨己為人、捨己為國的精神。”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人间天河——淠史杭-六安百态

據攝製組導演袁金東介紹,《人間天河——淠史杭》將於7月中下旬基本完成,8月正式播出。讓我們共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