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为自贸区(港)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五

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五:

为自贸区(港)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自贸区(港),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一系列保障举措。近日,我省相关部门就一些重点事项、重点内容等进行了解读。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决定》提出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其中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实行全自由贸易试验区审批“一张网”“一枚公章管审批”。

省政府副秘书长、政务中心主任郑锋介绍,全自由贸易试验区使用审批“一张网”,整合各部门网上办事入口,互联共享政务信息,提高系统和网络的流畅度以及承载能力。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使企业申报从“多个时间、多个地点、多个部门”转变为“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个部门”,彻底解决部门之间审批互为前置、审批信息资源不共享互认、重复提交材料、重复审查以及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精简审批机构和人员,提高审批效能,进一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决定》提出,编制全国最少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探索“多规合一”下的“零审批”。郑锋说,我省将按照“最大限度地简化行政审批、最大限度地便民服务”的原则,梳理现有权力清单,比对国内其他11个自贸区行政审批权力,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形成与自贸区(港)相符的行政审批,编制全国最少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我省将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调整下放省级管理权限,推动关联、相近审批事项全链条取消、下放或委托。实行建设项目“一口受理”“两验终验”,推进“函证结合”“容缺后补”等改革。

攻坚克难助推发展

《决定》提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自贸区(港)必须跨越的关口。”省扶贫办主任孟励指出,海南各级扶贫干部都应以“一天当做三天用,脱贫先掉几层皮”的精神,群策群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结合《决定》,孟励认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在识别、退出上再精准,抓牢发展产业和实现就业两个关键。同时,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用改革的方式破解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物价、社保等方面民生难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对深化农垦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省农垦改革办副主任,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介绍,201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一轮农垦改革发展,坚持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集全省之力,推动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农垦“去行政化”,全面完成了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农场转企改制、农场农用地清理规范,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实现大幅扭亏增盈,在农业部2017年农垦改革年度量化考核中保持全国第一,为全国提供了海南经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海南农垦在经营管理、产业发展、职工增收、改善民生等方面,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垦区广大职工群众的期盼,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具体部署,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化农垦改革,充分发挥农垦的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的优势,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把农垦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国家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杨思涛表示。

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是农垦改革的主线。杨思涛认为,在下一步的深化改革中,要推进海垦集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垦区农场社会职能属地化改革后续工作,加快推进已经移交到市县的农场公司制改造。

“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垦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是中央12号文件支持海南深化农垦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之一,必将有力地促进农垦项目建设和国有农场改革。”杨思涛说。

土地是农垦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但农垦土地存在纠纷、争议等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农垦的土地开发利用。杨思涛说,要按照《决定》,全面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有序推行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

《决定》提出,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垦区产业资源,组建大型产业集团。杨思涛表示,一方面要以资本为纽带,大力推进垦区内部产业资源的重组整合,另一方面要充分把握自贸区(港)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谋划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的产业。

风险防范的能力,决定了开放的能力。《决定》提出,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洗钱、恐怖融资及逃税等金融犯罪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省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提出,要用足用好金融资源,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严防地方金融机构和交易场所等重大风险源头,督促地方金融机构提高依法依规经营意识,强化流动性风险管控;统筹地方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协同性和有效性,切实履行好中央交由地方负责的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刘登山说,海南作为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前沿,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海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因此,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改革探索都必须是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和新标杆的要求。”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自贸区(港),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的政治方向。”刘登山说。

结合《决定》,刘登山表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其次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是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刘登山说,对表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的历史使命,必须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以眼里不揉沙子的实劲韧劲,坚决查处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干事、不担事等作风不实行为,为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纪律保障。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主动迎接全面改革开放的考验,克服腐朽思想对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和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为推动形成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生态不懈努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习总书记深切嘱托“海南要坚持五湖四海广揽人才”;中央12号文件在31条措施中,用了4条专门讲人才问题,很多政策前所未有、含金量非常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海南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寄予的厚望。

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王建浩说,《决定》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百万人才进海南”、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等三个方面作了重点阐述和深入贯彻,并和《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一起,把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作了完全贯彻体现。

王建浩表示,我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更加积极的人才培养政策。坚持培养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并重,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需要,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南海名家”“南海英才”“南海工匠”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其目的就是围绕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发挥高端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农村人才培养、产业人才教育对接等项目,统筹推进全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自贸区(港),离不开中央各方面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人才方面的支持。” 王建浩说,中央12号文件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对海南更好地利用中央人才扶持政策、打造一流平台集聚一流人才,将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王建浩介绍,按照《决定》和《行动计划》,海南将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具体上,从人才落户、安居、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国际人才管理服务以及“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头条|为自贸区(港)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五

海南日报评论员: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学习贯彻省委

七届四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门朝四海开,客从天下来。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一张重要名片,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省委七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就是要大力推进旅游消费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下大气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使海南国际旅游岛这张名片更亮更出彩!

对海南而言,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不仅有利于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海南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集聚能力和对全球旅游消费经济的引领能力;也有利于顺应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趋势,以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为导向,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断增加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当前,海南在国际旅游消费人数、消费总量、品牌集聚数量、知名度和竞争力等方面,都还十分薄弱,面对国际国内旅游消费城市竞相发力的紧迫态势,我们唯有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使海南始终处在开放型经济的最前沿,才能不断探索消费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需要进一步开放旅游消费领域。海南要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前提就是要进一步开放。我们要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放宽免税品种限制,提高免税购物限额,实现对离岛旅客全覆盖;要逐步放宽邮轮旅游管制,优化对邮轮和邮轮旅客多点挂靠、入境免签、检疫检验等服务,加快建设三亚邮轮母港,在三亚等邮轮港口开展公海游航线试点,开通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跨国邮轮旅游航线以及环海南岛、海上无目的地邮轮航线;要放宽游艇旅游管制,推动琼港澳游艇自由行;要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稳步开放海岛游,不断以开放旅游消费领域来拓展旅游消费发展空间。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需要培育壮大旅游消费新业态。发展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武器。在大众旅游时代,尤其需要我们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挖掘多样化的潜在需求。我们要全面落实完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打造国际化医疗技术服务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特色康养旅游;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兴文化消费业态,促进传统文化消费升级;要充分用好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为国内外游客和当地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还需要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提升旅游消费国际化水平。我们要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同时要全面放宽旅游市场准入,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本和智力资源,采用国际先进理念进行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要加强旅游通道建设,提升国际游客入境便利化水平,同时持续推进旅游设施和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管理体制;要建立多元化住宿供给体系,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位步行街、大型消费商圈和中高端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完善跨境消费服务功能,优化旅游服务体验,从而营造优质的旅游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海南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来。将海南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就是要通过国际化、便利化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不断云集全球优质旅游商品和服务,以高质量的旅游消费供给,使海南成为全世界人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天堂”和“购物天堂”,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