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项目花开耀黄龙—黄龙县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纪实

延安:项目花开耀黄龙—黄龙县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纪实

●黄龙县吉家河项目区 通讯员 张冰 摄

挖地基、架钢构、一批批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招投资、引技术,一项项技术产业落地生根;美化环境、优服务,一个个旅游项目接连推进……随着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黄龙县的重点项目建设也随着拉开紧抓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的大幕。

黄龙县无传统能源工业,2013年9月、2015年9月,全市首个10MW光伏发电、50MW风力发电项目在黄龙县并网发电,目前已建成新能源装机量211.6MW,到“十三五”末我县新能源总装机量将达到1341.6MW。全域、全民、全业、全季旅游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旅游已成长为黄龙县的战略支柱产业。

今年,黄龙县市级重点项目共有9个(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30.8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4.83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复工6个,形象进度完成投资3.75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的15.1%。黄龙县计划安排重点项目57个,项目总投资约69.9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4个,总投资34.3亿元,新开工项目33个,总投资35.6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2.0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1.2亿元,新开工项目20.83亿元。57个重点项目已开复工46个,开复工率80.7%,截至目前,重点项目形象进度共完成投资约4.95亿元,占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的15.45%。

兴旅游 重服务

项目负责人介绍:“锦绣黄龙项目属延安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黄龙县的投资项目,该项目位于黄龙县石堡村,距县城3公里,规划总面积301亩,计划投资4.9亿元,于2018年底全面竣工。”

锦绣黄龙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黄龙旅游形象的集中展示地,成为市民休闲度假、亲子游乐的首选地,成为黄龙县文化旅游活动的主办地、特色产品的展销地,成为黄龙县旅游的南大门、休闲自家的生态驿站。该项目运营后可为当地政府增加税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决就业岗位300余个。

强基础 惠民生

趁着有利天气,位于黄龙县城区内的香格里拉保障房小区正在加紧建设,一座座楼房已经拔地而起。香格里拉保障房小区属于吉家河片区,该片区在原来建成的龙城之窗、中蜂产业示范园的基础上,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开工实施第二中心小学、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移民搬迁安置房、社会福利中心暨老年公寓等建设项目。

吉家河片区是黄龙县委、县政府为全面扩容和提升县城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生态旅游县城而建设的新型城市片区,该新区于2016年全面启动规划建设。

截至目前,吉家河片区共完成投资2.47亿元,2017年6月可全面建成。集约化的建设可使周边群众充分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拓展就业渠道,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既满足了搬迁群众向县城定居的梦想,又达到了县城东扩的目的,加快了该县拉大城市框架、聚焦县城人口的步伐,促进了城市建设,实现了群众不仅能进得了城,而且能站得住脚,实现了群众能住得上安全住房与城市建设的双赢。

强特色 兴城乡

随着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变迁,自由行、深度旅游越来越成为趋势,一种开放的、环境服务主客共享、“旅游+”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模式在黄龙县悄然而来。如今,走进瓦子街镇,宽阔的马路、漂亮的房屋、公园般的环境……惊现眼中,让游客赞不绝口。

黄龙宜瓦小镇建设项目是基于历史著名的“宜瓦战役”就在瓦子街镇打响,并且在瓦子街建设有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瓦子街烈士陵园,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拟以此为载体,倾力打造黄龙宜瓦小镇。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瓦子街镇镇长左军介绍,“利用黄龙县‘生态旅游’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夯实城镇产业基础,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建设美丽特色新型小镇,有机对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助推黄龙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县域发展后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