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春節檔上映的懸疑動作喜劇冒險系列電影《唐人街探案2》票房不俗,也給過年的觀眾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觀影體驗——觀影后有不少觀眾朋友發現其故事主線和一些橋段和《雙瞳》有很多相似之處,至於這是單純模仿,還是像《唐人街探案1》中那樣對《白夜行》的致敬,當然見仁見智了,但無疑成功地吸引了大眾對10多年前上映的陳國富執導的驚悚恐怖片《雙瞳》的再次關注。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雙瞳》是由陳國富執導,梁家輝、劉若英、大衛·摩斯主演的驚悚恐怖片)

電影得名《雙瞳》是因為影片中有一對生有雙瞳的姐妹,劇情且按下不表,我們來說說“雙瞳”。

所謂“雙瞳”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一個流行的說法,但在古代,用的是“重瞳”這一詞彙。

重瞳就是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有人認為:

中國史書上記載有重瞳的只有八個人:倉頡、虞舜、重耳、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

仔細考察史書,上述數字概括似乎並不準確。

除了上述八人之外,孔子的弟子顏回、新朝建立者王莽、南朝文學家、史學家沈約、五代後梁太祖朱溫第八子康王朱友敬(正史因為避諱作朱友孜)、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君主劉崇(又名劉旻)、元末義軍領袖大夏皇帝明玉珍、明成祖朱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等都是所謂“重瞳”。

在上古神話裡記載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聖人,比如倉頡就是傳說中黃帝的史官,也是傳說中漢字的創造者,他被認為是雙瞳四目,此外,他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這多少也帶有一點神話色彩,不能徑直被認為是歷史人物。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倉頡被尊為“造字聖人”,也是道教中的文字之神)

舜又被成為虞舜,現在認為他是上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也被認為是五帝之一,他名叫重華,據說就和重瞳有關(王充《論衡 骨相篇》:“舜目重瞳”;《藝文類聚》卷一一引《帝王世紀》:“帝有虞氏,姚姓也。目重瞳,故名重華。”),嚴格來說,他也是一個偏於神話傳說的人物,不算確鑿的信史。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

第一個重瞳的歷史人物應當是晉文公重耳,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22任君主,重耳是晉獻公之子,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晉文公重耳前636年—前628年在位)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劉晝《劉子》卷五雲“舜目重瞳,顏回重瞳”,這相對而言是一個孤證,姑且列之。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顏回是孔子72賢弟子之首,被稱為復聖)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這麼寫道:

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

裴駰集解說:

按《屍子》曰:舜兩眸子,是謂重瞳。

劉晝《劉子》卷五記載:

舜目重瞳,是至明之相;而項羽、王莽亦目重瞳子。

西楚霸王項羽是重瞳被後人津津樂道,後人在詩文中常稱他為“楚重瞳”。

在京劇《一捧雪》中有關於項羽的一首詩,就涉及到“重瞳”的說法:

重瞳豎子入咸陽,大火沖天毀阿房。

灞上三章約法在,英雄千古屬劉郎。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著名政治領袖、軍事家)

可能從司馬遷對項羽描寫開始開始,重瞳的象徵意義與虞舜、晉文公重耳的關聯相對於與倉頡、顏回的關聯開始增強,更多呈現出意味帝王雄霸的一面。

王充《論衡·講瑞》記載:

虞舜重瞳,王莽亦重瞳。

上面提到的劉晝《劉子》卷五也說過王莽是重瞳。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新朝開國皇帝)

王莽代漢的合法性,建立在自稱虞舜苗裔所以正好能取代唐堯苗裔的漢朝皇室,所以他的所謂重瞳可能只是模擬虞舜,未見得是完全確鑿的,但王莽的重瞳,從說法上已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目生重瞳已經被認為是帝王的象徵,表徵著大富大貴。

因此後世十六國時期後涼建立者呂光(《晉書·載記二十二·呂光》“目重瞳子”)、南北朝時期北齊開國皇高洋都被史書記載是重瞳。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十六國中有五個以涼為國號的國家、南涼呂光建立的是後涼)

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君主劉崇(又名劉旻)、南唐後主李煜也都被史書記載為“重瞳子”(《新五代史》卷七:“劉旻,漢高祖母弟也。初名崇,為人美鬚髯,目重瞳子”;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雲李煜“駢齒,一目有重瞳”;《新五代史》卷六二亦云李煜“駢齒,一目重瞳子”)。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最後一位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太祖朱溫第八子康王朱友敬(正史因為避諱作朱友孜)更因為自己是重瞳而認為自己應當做皇帝(《新五代史》卷一三:“康王友孜,目重瞳子,嘗竊自負,以為當為天子。”),因為這個念頭,他派遣刺客刺殺後梁末帝、自己的四哥朱友貞,事敗之後,朱友敬落得個被處死的下場。隋朝名將魚俱羅也是重瞳(《隋書·魚俱羅傳》:“俱羅相表異人,目有重瞳。”),因為被認為重瞳就是有帝王之像,遭隋煬帝猜忌,最後被斬首於市。

慢著,不是說目生重瞳被認為是帝王的象徵,表徵著大富大貴,怎麼魚俱羅、朱友敬一個個都是橫死了呢?

其實,不只是上一段我們說到的魚俱羅、朱友敬,就是項羽、王莽、李煜甚至是劉崇,其結局也不見得就是好的——項羽兵敗自刎,王莽死於亂兵之中,李煜被宋太宗毒死,劉崇也是憂憤而終。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項羽在烏江自刎)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王莽在混亂中被商人杜吳所殺)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宋人王銍《默記》,記載了李煜死於牽機藥之說)

從倉頡開始、顏回光大的重瞳象徵聰明睿智(虞舜、李煜多少也有一些這個成分)的意義雖然相對淡化,但也沒有消散。

孔門弟子中位居第一的顏回,歷官宋、齊、梁三朝的文學家、史學家沈約也是重瞳子(《梁書·沈約傳》雲沈約“左目重瞳子”),這一個條線人物的命運也不是那麼好。


比如顏回雖然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但卻生活貧寒、英年早逝,孔子為此非常遺憾;沈約雖然位極人臣,但其結局是被梁武帝屢次派中使譴責而終於畏懼而死。

顧炎武固然是一代開風氣之先的思想家和學術大拿,但一方面經歷明清之際國破家亡的大變,本人也因為別人陷害,有牢獄之災,按傳統宗法理念,他還沒有子嗣,從命理上不見得很好。

因而,總體看來,重瞳雖然被傳統相術無比推崇,但具體到具有這一相貌特徵的古代名人,很多根本沒有因為這個所謂帝王之相而有比較好的命運。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明玉珍皇帝陵在重慶市被發現)

至於明成祖朱棣等人是重瞳(明陸容《菽園雜記》卷十一:“太宗……重瞳龍髯,二肘若肉印之狀。龍行虎步,聲如鍾,實乃蒼生真主,太平天子也。”),估計

只是為了強調創業開基之主生有異相,類似於“日角龍顏”、“龍驤虎步”這樣的套話,不見得是寫實。

描述帝王等的生有異相的,還有所謂“垂手過膝”、“目自能顧耳”等說法,這些是醫學和生理角度事實上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情形,而重瞳則確實可能出現,前者出於印度文化和相關傳說的影響,而後者相對來說更“中國化”,《雙瞳》選取這個概念所謂故事衍生的基礎之一,也算是對古代道術文化的一種致敬,雖然,雙瞳和道教本身關聯度還不大。

電影驚悚歷史神奇: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究竟是象徵好運還是厄運

(《重瞳子》,描繪“見世人所不能見者”的“重瞳子”的玄幻漫畫)

談古論金注1:有一種觀點認為雙瞳和重瞳其實並不一樣,本文姑且不展開了。

談古論金注2:蛇從革的《宜昌鬼事》系列小說中將重瞳作為詭道標誌性的生理象徵,將具有雙瞳的黃裳作為詭道的前輩高人,某種意義上,從《雙瞳》開始的現代傳說也形成了自己的傳承和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