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土星上可能存在正午極光現象

最新研究表明,土星上可能存在正午極光現象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土星的快速旋轉速度使它有可能體驗正午的極光。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導致極光產生的因素以及土星的出現。

地球上的極光發生在磁場重新連接(磁場碰撞)引起太陽耀斑的時候。當它發生時,攜帶磁場的等離子體被髮射到太空,其中一些進入了地球。當它與地球磁場發生碰撞時,就會產生極光。在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上也觀察到了同樣的過程。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卡西尼號太空船傳回的數據。卡西尼號太空船圍繞土星飛行了13年。他們特別關注的數據將提供更多有關地球上磁場重新連接的信息,先前的研究表明,這些數據發生在磁層頂的日側(行星的磁場與太陽風相遇的點)。

也有證據表明,它們出現在它的磁盤的夜側,磁盤是一種等離子環,在赤道附近由水和衛星發出的其他物質形成。但先前的研究也表明,由於太陽風的影響,地球磁盤的日面不會重新連接。但是研究人員在中午的時候發現了磁碟重新連接的證據。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明顯的異常現象可能是由於土星的高自轉速度(一天只有10個小時)造成的。他們指出,高速率可能會壓縮磁碟,使磁碟變得足夠薄,以便重新連接。研究小組還指出,他們測量到的重新連接似乎足以產生極光。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未知的極光也可能發生在其他行星上,但由於沒有考慮到行星的自轉速度而被忽視。他們進一步提出,類似的重新連接可能也存在於一些無法解釋的來自木星的脈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