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新,感受安康”主題黨日感悟

如果說安康是秦巴山區的一顆明珠,那麼毋庸置疑,目前的高新區就是這顆明珠上最璀璨的光芒。對多年不在安康常住的我來說,這種滄海桑田之變通過前不久主題黨日活動到高新區的參觀完美呈現在我眼前,給我帶來了強大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我有兩點最深刻的感受。

第一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是我們敬愛的鄧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講到的。而今近30年過去了,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高新區,從令人心潮澎湃的數字化規劃展覽館到創新為民的扶貧空間站,從井然有序超美特生產車間到掌握核心技術的華銀科技,一路的所見所聞告訴我們,它不僅僅是咱安康人的高新區,更是咱們國家和人民時刻踐行馬克思主義生產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成果縮影,作為一名安康人,能親眼見證這樣歷史性階段的錦繡華章,我由衷感到驕傲和自豪。

第二點,正確計劃+精準執行=工作成效。這是我通過此次參觀活動結合自身總結的一個小公式,大到整個高新區的規劃發展,小到南水汽配有限公司生產線上的一顆螺母,都建立在正確計劃後的精準執行上。同理,我們是否也可嘗試把這個公式帶入自身的工作中來?我以自身為例,在今年3月份剛剛來到信訪室接訪時,會遇到一些思想偏激的群眾,沒有經驗的我常常被他們的情緒牽著鼻子走,等反應過來時,會發現這一段時間我和上訪人的交流是無效的,問題論點會在我們的爭論中失去邏輯性並不斷髮生偏移,核心問題沒有得到良好的傳達與反饋,大大降低了信訪接待工作質量的同時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現在我的做法是,根據上訪人所反映的問題,迅速找準矛盾的焦點,在心中列出123,只就核心問題與其交流,旁枝末節點到為止,自己把握談話的節奏並做好相關答覆和記錄。實際上就是心中計劃+言語執行的應用,這使得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較之前有了很大進步。當然,信訪工作所接觸到的問題是包羅萬象的,我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在做不到海納百川的當下,至少我要利用正確的計劃和精準的執行保證自己能夠在穩中求進並不斷加強學習。

最後,引用沐臣同志在4月12日參觀高新區的發言與大家共勉:“我們要帶頭熱愛安康、感恩安康、奉獻安康、宣傳安康,在紮實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的同時,從安康發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去思考、去謀劃、以更加開闊的眼界,更加嚴實的作風,為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