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无论是因为“法盲”导致违纪违法,还是故意违规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意思是任人心中冷酷如铁,终扛不住法律的熔炉。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摘自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

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原文

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一程离了钱塘门,取今时景灵宫贡院前,过梅家桥,到白雁池边来,问到陈干娘门首时,十字儿竹竿封着门,一碗官灯在门前。上面写着八个字道:“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四

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一句最早见于元代白朴的《墙头马上》第四折中:“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十四中则省去了“我”、“他”的口语表达,直接写为“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意为:人心即使冷酷如铁,也扛不住法律的熔炉。后人常用这句话形容法律的威严和不可改变。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本特征,即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法外特权和法外之人。只有保证法律的普遍约束性,才能维护法律的威严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当代中国是法治社会,在法制之下人人是平等的,党和国家也不可能给任何人颁发免罪的“丹书铁卷”,也没有“铁帽子王”,因此人人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一旦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成绩斐然,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显著提升。但必须清醒看到,权大于法的历史残留树倒根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陋习惯性不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等问题,严重影响党和国家形象威信。对此,所有领导干部都要警醒起来、行动起来,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带头严守党纪国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党员干部来讲,党纪国法是最大的规矩。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模范。敬畏党纪国法,遵守党纪国法,必须守牢底线。要用党纪国法扎牢思想的篱笆,时时检点自己、约束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要切记,敬畏党纪国法,遵守党纪国法没有“完成时”,也没有“观众席”,更没有“避风港”,决不阳奉阴违,耍小聪明、搞小动作。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习近平用这句话旨在告诫领导干部对于党纪国法不能视为儿戏,不能心存侥幸,要敬畏法律,管住自己,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

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领袖用典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