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發明1種9斤重的手榴彈,遭人恥笑,沒想到卻收到意外的效果


手榴彈,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一種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彈藥,也是使用較廣、用量較大的彈藥。由於體積小、質量小,攜帶、使用方便,手榴彈曾在歷次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在電視劇《亮劍》中,有這麼一個情節,主人公李雲龍向八路軍後勤部長張萬和索要手榴彈,張萬和很不情願:“平日裡你總嫌咱們邊區造質量差,不如小日本的香瓜手雷,質量差你還這麼沒皮沒臉的求我!”李雲龍答道:“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有總比沒有強吧?”

日軍的香瓜手雷,正式名稱是九七式手榴彈,其為日軍在中國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標準破片手榴彈。日軍有個習慣,在發起衝鋒前,所有士兵會一起投擲手榴彈,並於手榴彈爆炸的同時發起衝鋒,這讓當時的中國軍隊吃了不少虧。


當時,無論是國軍部隊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都有自己的一些兵工廠,用以製造武器,包括手榴彈。但說起抗戰時期中國部隊自己造的手榴彈,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閻錫山。

閻錫山在山西製造的手榴彈,是採用德國標準改造的,不僅威力高,成本還低,其1枚手榴彈的成本只有4角錢,每天產量達上萬枚,被送往全國用以抗日,深受歡迎。

另外,閻錫山還發明過一種9斤重的手榴彈,卻受到了恥笑。中央軍看到這種手榴彈的時候都偷笑,他們覺得這麼重的東西根本扔不了多遠,只會落自己腳下炸自己。

後來,等到日軍進攻山西時,無論是中央軍還是日軍都傻了,原來這個9斤重的手榴彈的正確用法不是扔,而是滾下去。這種手榴彈不僅體積大,重量重,而且裝藥量大,滾下去的時候,一個手榴彈相當於一發山炮炮彈的威力,許多日軍都慘死在這種手榴彈的爆炸之下,效果很是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