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互聯網大佬都喜歡關注人口問題?

為什麼互聯網大佬都喜歡關注人口問題?

人口正在成為影響整個互聯網江湖格局的巨大因素。

2018年一開年,擺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面前的是一個這樣的局面:一二線市場已經完全飽和了,任何公司想要有增長必須從別人口裡搶飯吃;而依然保有人口紅利的,唯有過去一直被忽視的三四五線。

近年來已經有大量以長尾人群用戶為主打對象的殺手級應用通過自身的脫穎而出來證明這一趨勢的變化,其中包括今日頭條、快手、抖音,以及上市公司中的微博,陌陌等等。這些產品的最大特徵就是幫助長尾用戶“殺時間”,通過移動互聯網來滿足這些人的精神需求。

必須下沉,否則就沒有增長!從互聯網公司的角度來看,似乎一夜之間天就變了,但事實上,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許多人忽視了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帶來的影響。

棚改貨幣化本質上大幅提高了這些人群的財富比例,就像過去上海的一次性動遷一樣,對於他們整體的消費力推動有至關重要影響。由於收入的大規模提高,這些人的消費意願也開始加速。

這時候各大互聯網應用開始進入三四線城市的渠道,從電商,視頻娛樂,到資訊遊戲等一應俱全。這些人想知道一線城市的人消費什麼,關注什麼,生活狀態怎麼樣,因而去年我們看到了三四五線用戶群體的整體覺醒與爆發。

而近日鬧的沸沸揚揚的頭條系vs騰訊系的互聯網終極之戰,核心的背景就是頭條系通過抓住了這一波三四五線的流量紅利得以迅速成長,以致於可以越級挑戰騰訊,可以說:對人口變遷趨勢的把握正在成為影響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核心能力。

因而互聯網大佬往往都是對於人口學抱有了濃厚的興趣,因而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比宏觀經濟更能反應市場趨勢的指標。

01

2017年7月6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New Scientist的推特下面回覆說:“The world'spopulation is accelerating towards collapse, but few seem to notice or care”(世界人口正加速走向崩潰,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或關心)。

為什麼互聯網大佬都喜歡關注人口問題?

New Scientist發表的這篇文章題為《The world in 2076: Thepopulation bomb has imploded》,稱到了2076年,世界人口炸彈將反向爆炸。

文章以日本為例進行了分析,核心觀點是:與一般科學家所擔心的人口過剩——即人口超過地球承載能力——的可能性相反,人類可能正在走向一個更加微妙但同樣災難性的後果,人口的更新速度可能不夠,即出生率趕不上死亡率。

據悉,去年日本人口非但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30萬人。另外,美國的生育率也已跌至前所未有的低水平。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2016年美國嬰兒出生率降至每1000個女性只生育了62名嬰兒,創下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低值,低於2015年的62.5胎,馬斯克顯然認為這應該引起全人類足夠的重視。

然而這也不是馬斯克第一次為人口問題感到擔憂,在18年他多次呼籲人們應該接受改造,成為半機械狀態,以適應人工智能的未來……馬斯克作為一位企業家,真是為了人類的未來操碎了心,他如今在努力做的另一件事情是把人類送上火星。

無獨有偶。在中國,同樣有一位企業家也在為世界人口操碎了心,他就是攜程聯合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並且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梁建章更加專業,他為了研究人口學可是專門去美國讀了個博士,其微博名稱更是直接寫成了“梁建章-關注人口問題”,發表或轉發的微博內容幾乎全跟人口相關,活脫脫一個被攜程耽誤了的學者。

與馬斯克擔心“人類遲早被機器所取代”不同,梁建章擔心的是: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對整體經濟的影響。1月25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梁建章受邀出席主題為“增長的責任 中國助力世界的未來”的午餐會。梁建章在演講中指出,中國人口問題存在三大隱患:少子化、城鄉流動障礙和應試教育困境。

尤其是其中的少子化傾向,梁建章認為:“人口老齡化將是中國經濟的致命弱點。由於生育率長期低於更替水平,2040年以後,中國的人口結構已經嚴重老化,並且中國的人口規模也開始急劇萎縮。在21世紀下半葉,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將被具有人口規模和結構優勢的印度所取代。”

而為了解決當前存在的人口問題,梁建章給出的建議是:多生孩子、生好孩子。

在梁建章與黃文政合著的論文《中國應該實行哪些鼓勵生育的政策》中提及:過去30多年來,中國年出生人口整體大幅萎縮。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80後、90後、00後的人口分別是2.19億、1.88億、1.47億。從80後到00後不到一代人時間,出生人口萎縮了約33%。

儘管全面二孩政策會帶來出生人口短暫而有限的堆積反彈,但在此之後,由於處於22至30歲的生育高峰年齡的女性在未來10年將萎縮40%以上,並且年輕一代的生育意願已經大大降低,如果不盡快出臺大力鼓勵生育的政策,中國未來出生人口將不可避免出現斷崖式墜落。

因而,在梁建章看來,讓中國經濟免於斷崖式墜落的希望就寄託在:中國人的孩子身上。

02

事實證明,作為攜程的董事長梁建章的人口學不是白研究的,日前,作為整個在線旅行行業的領先者,攜程針對親子主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致力要讓更多的未來希望獲得良好的出行體驗。

5月31日,攜程在上海舉辦“讓帶娃旅行更幸福,攜程親子房啟動儀式”,併發布《2018攜程酒店親子房白皮書》。白皮書首次披露了親子房旅遊市場現狀,同時推出業內首個親子房標準,並呼籲業內出臺統一的親子房標準。

為什麼互聯網大佬都喜歡關注人口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親子旅遊產品發展迅速。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國的人口結構。龐大的人口規模,決定了包括親子房在內的親子市場潛力巨大。”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說。

二胎政策的實施,讓以80後父母為主力的親子旅遊市場越來越火爆,寓教於樂成為家長共識。而酒店是親子出行中備受家長關注的環節,親子市場已經成為酒店極其重要的一個業績增長點。

據攜程最近的調研:9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參與親子旅遊;出遊次數方面,65.2%受訪者表示會帶孩子出行2次,28%受訪者將安排3至4次出行。而從實際出行情況,過去一年,也有近9成家庭會帶娃一起出行。

但市場火熱背後的問題在於:市場標準缺失,同質化也比較嚴重。

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攜程定製學院客座教授楊彥鋒認為,一些旅遊機構把凡是有涉及適合孩子游玩的常規線路,都貼上親子游的標籤,並未針對親子群體進行產品設計與服務創新,價格卻高出許多,“還有很多產品不見親子項目,只以觀光為主,缺乏親子特色”。

市場急需從硬件設施到服務體驗,都更加專業的兒童定製酒店產品,這既是市場痛點,也是市場的難點。而攜程“千店萬間”親子房項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的,以期通過標準的制訂來規範親子房市場,讓親子旅行更幸福。

據介紹,此次推出的親子旅遊產品系列標準覆蓋旅遊相關的食、住、行等全部方面。高度細分是它的核心特徵之一。

“攜程在業內首推的親子房標準也很嚴格,覆蓋了硬件設施、配套服務、兒童體驗等方面。”攜程CEO孫潔舉例說,比如硬件設施方面,親子房必須使用符合標準的兒童洗漱用品、兒童浴袍拖鞋、卡通抱枕等;配套服務方面,酒店需提供免費兒童早餐(1小或2小)、免費嬰兒床/免費加床等服務。

與親子房標準相對應,攜程美食林上線了“親子餐廳”新功能,凡是提供親子特色餐飲或用餐環境適合孩子的餐廳,都會被標註上“親子”的全新標籤,滿足更多家庭帶孩子外出或旅行時的用餐需求。

為什麼互聯網大佬都喜歡關注人口問題?

另外,攜程還在三亞、成都、廈門等9個熱門目的地城市推出嬰兒車租賃服務,解決帶娃出行的困擾。而接送機等專車服務、包車一日遊產品配備兒童座椅等,也將成為業界參考的最重要的親子服務指標。

03

自17年年底以來,因為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讓攜程這家OTA行業的龍頭企業一直處於外界不斷的質疑當中。

而此前,攜程創始人梁建章也罕見接受了《中國企業家》的採訪,以自我剖白的方式來作為對外界質疑的回應。而在採訪當中梁建章多次提及,攜程將以事實與行動證明,攜程所提供的產品質量與服務品質將始終站立於行業的前列。

2018年4月,在攜程CEO孫潔的主導下,攜程宣佈全面對用戶服務體系進行升級,將“以客戶為中心”作為原則,推出了“全程X計劃”,推行:退改簽絕不收取額外費用,全網先行賠付,下單無損取消,縮短投訴的時間等一系列服務承諾,以實際行動與不斷改進自身的服務者姿態來贏取認同。

而此次親子房項目的啟動,不僅是攜程對於細分市場的挖掘與嘗試,亦可以視作攜程在X計劃方向之上為用戶出行提供便利的又一次創新,是攜程“以客戶為中心”理念的再一次體現。

攜程CEO孫潔表示:“我希望未來,親子房能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展開,讓更多的用戶體驗,讓旅行更幸福,讓親子旅行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