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賣油翁的故事

宋朝的時候,一位叫陳諮堯的人擅長射箭,他認為當今世上像他這麼高水平的,找不到第二個人。因此他很驕傲。

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園子裡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肩上的擔子,站在旁邊,歪著頭,很有興趣地觀看他射箭。陳諮堯射出的箭,十枝中有八九枝射中了靶子,老翁看了便微微點頭。

陳諮堯問他:你也懂得射箭嗎?我的箭術是不是很高明啊?

賣油翁卻說:也沒什麼別的技術,只不過是手熟罷了!

陳諮堯一聽很生氣地說:你怎麼敢貶低我的本領!

賣油翁微微一笑,說:我是從倒油的經驗悟出這個道理的。

接著,賣油翁把一個油葫蘆放在地上,葫蘆口上不放漏斗,卻放了一枚銅錢,剛好把葫蘆口蓋住,只留出銅錢中間那個小孔。

然後,賣油翁慢慢地用勺子舀出油來往葫蘆裡倒,只見油像一條細線一樣從錢孔中流入葫蘆,一勺油倒完了,那枚銅錢卻沒有沾上一點油痕。

倒完,賣油翁直起身子,笑了笑說:我這點技術,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就是手熟罷了.

其實在股市中賺錢就是這樣簡單,哪怕你就用雙底買賣技巧,或者突破技巧,或者均線技巧或者macd金叉死叉技巧,或者價值投資技巧,只要是賺錢的技巧,配合研究出適合你自己性格的交易模式,然後持之以恆的不斷的改進總結,那麼你一定會在金融市場有一席之地。

金融市場賺錢模式很多,關鍵你要學會得心應手的交易模式,反覆的去做,總結提高,而不是今日聽那個朋友說買這個明日聽這個朋友說做這個,我們的錢是自己的,對自己的錢要負責,而不是把錢的命運交給別人。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

大盤行情不好了先退為主,這叫做惹不起躲不起。線上陰線買,買錯了也要買,只有一個條件不要放量,放了天量再漲的股票概率僅有0.6%。現在的股民經常犯得錯誤:一漲就追,一跌就拋。大家關注181周移動平均線,剛上線不能買,它打出去時要回落,叫開陰線,回到線上再買。線上陰線買,買錯了也要買,暴漲16000點,窮人變成富人。在線下不要買,只要翻上線收盤後再回到線,買!線上陰線買要滿足兩個要求:股票有效突破該均線;在其後幾個交易日,股價將回抽形成一條陰線,只要沒有放量,就可大膽買入,陰線位置越靠近均線越好。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大盤絕對不可能一直漲下去,總有一天跌到低點再翻上來,就算這次拋掉了,回調再買進僅浪費一次手續費。線上陰線總有買錯的時候,買錯不要緊,要做到線下陽線拋。跌破181周線之後反抽拋掉,拋錯了也拋。1999年7月2日,跌破181周線,25元暴跌到2.74元,傾家蕩產。操作定理很簡單:不見鬼子不掛弦,跌破均線難賺錢。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股民們只要記住,翻不上線不賺錢,等到翻上線,回來之後漲,再回到線,3次全部賺錢。中國人有一句話叫事不過三,第一次成功的概率為100%,第二次為50%,第三次為25%,第四次就沒有了。2009年9月29日,上證指數最高就是打到3107點,線下陽線拋,如果不拋,就會大跌。美國道瓊斯指數週K線2008年6月27日跌破181周線,8月8日反彈到181周線應該線下陽線拋,但巴菲特就在這一區間宣佈抄道瓊斯大底,但巴菲特在這個地方就是開始下跌的點位,就在他向全世界宣佈抄底美國指數大底時,我馬上在廣東媒體上說巴菲特是錯的。在歷史上,181周線是牛熊分界線,翻上181周線開始牛市,跌破181周線開始熊市。中國也是這樣,上證指數週K線跌破了,等返回到181周線拋掉,一定要等向上突破181周線收盤後回調回來再買入。

“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的買入時機:

"不論是大盤還是個股,只要站在"工作線"上你就大膽在陰線買入持股,便可輕鬆賺錢。"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一、線上陰線買

線上陰線買,也不是隨便買的,需要滿足兩個要求:①股票有效突破該線阻力;②在突破該線後的走勢中,股價重新回踩此均線,並形成一根或多根陰線,並縮量回踩到該線附近,那麼,投資者就可以放心的買入。陰線的位置越是靠近這根均線,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成交量還保持縮量形態,那麼股價回踩上漲的概率將是非常大的。短線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上漲成交量放大後,到近期的3倍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賣出了。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線上陰線買入,儘量買在支撐線附近,主要以短期、中期均線和操盤雙線為準,具體那一根支撐線,要根據當時的盤面和個股情況而定,這樣使得持股成本降低,獲得博弈優勢。

線上陰線買滿足以下幾大條件:

1、陰線買入,一定要等10日均線過來(股價回到10日均線)再買,不要著急買入。

2、盤中的陰線也算陰線,很多時候是以下影線方式確認10日均線。

3、強勢洗盤,一般不會到10日均線,因此要10日均線加幾分錢買入。

4、注意成交量,突破放量,整理縮量。

5、最好是在相對底部突破的股票成功率更高,對於相對高位盤整不參與。

6、同樣適用周線和月線。

7、止損原則:

A、盤整時間不應該超過14天。超過應止損出局。

B、跌破10日均線止損或等反抽止損。

8、最好配合資金流向和其他技術研判,提高成功率。

二、線下陽線拋

股票操作畢竟是概率性的,不可能百分之百。那麼,如果發現買錯了,怎麼辦呢?首先不能看見下跌就斬倉出局。線下陽線拋,說的就是股票操作發現錯誤,要等待股價向上反彈這個根均線的時候出局。這是一種逃生的手段。不過要求分析的時候使用未除權的數據。江恩八線雖是均線,但是在經過對市場大勢分析及不斷研究後提出的,具有很好的實戰效果。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線下陽線拋實戰案例:

案例1:瀋陽機床案例中可看出,做短線的股票第一個要看的是日K線走勢圖,股價不再創新高而是不斷壓低重心,第一次突破不了暗馬五號線,接下來就開始了一路暴跌行情,所以有句話是:線下陽線拋,拋錯也要拋!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案例2:上汽集團這個股票的短線操作機會,形成金叉買入信號,而且再次回調到工作線附近,這種線上陰線買,買錯也要買。但是會買不會賣,是孫子,所以當出現線上陽線時,每一處都是最佳賣點,鎖定利潤!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案例3:紅星發展(600367)這個周的周收盤價收在工作線之下,也是發生過死叉以後的賣點。線上陽線賣,賣錯也要賣,及時懂得止損才是長存股市之道。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一線操作法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二線操作法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三線操作法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三平頂(底)操作法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結合以下三大操盤論效果更佳:

一、操盤論1號:明確提示大機構何時底部建倉或搶反彈,周K線出現一般能提示股價及股指是否有超常態的行情,準確率為90%以上。

二、操盤論2號:含有機構加碼、行情啟動和秘密買點指示,秘密買點每次在最低價時出現,大自然的神秘數字在操盤論2中發揮得神乎其神。特別是用在觀察大資金進出時,指示的精確度更是達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三、操盤論3號:是對操盤論1、操盤論2所發出的信號進行最後複核驗證的指標,也就是說,如果操盤論1及操盤論2發出的建倉加碼信號或秘密買點出現,同時也得到操盤論3的指標確認,那麼,可以完全確認該股已經到達股價的絕對底部,成功率幾乎為100%(出現天量撤銷所有底部信號的使用);

股市經典口訣:線上陰線買,線下陽線拋,堪稱無價之寶!


操盤第一難在看盤,第二難在情緒的波動:

市場品種繁多,需要耗費腦力篩選,分析清楚主力意圖的難度也大,很多盤面現象是並不符合邏輯的,想破譯莊家操盤手誘空誘多的手法,光憑技術分析和各類消息來對付是不夠的,主力反技術操作並利用假消息誘空誘多時時發生,使人防不勝防,市場的波動上漲首先是由主力配合各類政策導向來調控的,甚至是某一個集團同時在操縱引導幾個板塊甚至整個市場,難度如此之大,造成的投資失誤當然是常事。

投機行業的困難不是在於一兩次的盈利有多麼艱難,而是在於如何保住資本的前提下穩步前進。 當你好容易抓住一次絕佳的投資機會,獲取了50%的利潤之後,只要虧損30%就又回到了從前的水平。 每一次的成功都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是每一次失敗都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 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公平的事實,但是隻要你選擇這一行業,你就要無條件的接受這種不平等。所以不論任何時候,你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任何的驕傲自大,都會造成你的疏忽大意,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有驕傲自大的情緒。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總在不停的犯著錯誤,沒有人是永遠正確的,成功者在小事上也許會犯錯。但是在關鍵問題上總是小心謹慎。正是因為他們有著這種清醒的認識,所以當他們犯錯誤時。他們總是有迅速糾正的能力。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驕傲卻會像麻醉品一樣使你麻痺大意,當你真正的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時,就不敢驕傲自大了。

對,不要告訴我你賺了多少,關鍵是下跌過程中,你能否把利潤牢牢的放進口袋裡。 中國股市歷來急漲慢跌,能生存到現在,風險意識永遠必須放在第一位。在證券市場裡面參與投資活動,只有“ 賺錢才是硬道理 ” 。

追求的買點,絕對不是什麼支撐點或是突破高點後加倉。 那些技術分析在實戰中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人人都知道跌破支撐點要止損,創出新高可以加倉,而現在這樣的操作結果,就是止損後被人震出局,創出新高後被高位套牢,因為莊家就利用了你們這樣的心理。市場總是最好的證明,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也將成為市場的犧牲品。 我們要求的買點就是買進就升,賣點就是賣出就跌。一個人要想在股市中長期獲利,必須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 ,別人的東西再好,知道的人多了,那也就是垃圾了。所以很多人認為自己的技術分析已經不錯了,結果讓你虧損的就是那些所謂的技術分析。因為那些眾所周知的技巧,已經被市場淘汰。


贏家、輸家、旺家和衰家

大部分交易者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投降,才會發現真正的成功之道;同時,有些交易者會設法得到足夠的正確交易知識,進入一般人所說的“盛衰循環”。

有些讀者可能從交易新手的例子中得到結論,認為每一個人天生都抱著負面的態度。實際情形正好相反,並非每一位交易者都是這樣,天生註定會長期虧損。

不錯,的確有一些交易者持續虧損。經常虧到賠光一切,或是虧到不能再容忍更多的情感痛苦,因而退出交易為止。然而也有很多交易者孜孜不倦地在市場中學習,完全學到贏家態度,進而能夠靠著交易獲利。

因此他們雖然碰到很多問題,最後還是學會了賺錢之道。但是我要強調的是,他們學到的賺錢之道基礎很有限。並沒有學到怎麼對抗欣喜若狂的不利影響,也沒有學到怎麼矯正自我破壞的力量。

欣喜若狂和自我破壞是兩種強大的心理力量,對你的交易績效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但是在你開始獲利或開始持續獲利前,你不會關心這兩種力量,這就變成了大問題。你獲利時,大概至少會關心可能成為問題的事情,尤其是像欣喜若狂一樣美好的感覺。

欣喜若狂有一個主要特性,就是會讓人產生極度自信的感覺,讓人幾乎想象不到有什麼地方會出問題;相反,因為自我破壞而產生的錯誤起源於各種衝突,以及交易者覺得應該賺錢或應該成功時的衝突。

你獲利時最容易出錯,如過度交易、建立過大的部位、違反自己的規則或認為操作時,行為似乎大致上不需要適度規範。你甚至可能走極端,自我膨脹地認為自己就是市場,然而市場很少認同你。市場不認同你時,你會受到傷害。伴隨而來的虧損和情感痛苦通常很嚴重,你一定會經歷盛極而衰的過程。

如果要我根據創造的成就為交易者分類,我會把交易者分成3大類。最少的一類在積極交易者當中,所佔的比率大概不超過10%,是長期賺錢的贏家。他們的資產曲線穩定上升,偶爾會出現幅度相當小的減少。資產減少時,通常表示他們碰到任何交易方法或系統都會產生的正常虧損。他們不但學會怎麼賺錢,也不再受到引發盛衰循環的心理力量所左右。

第2大類是長期輸家,他們大約佔積極交易者的30%~40%。他們的資產曲線是長期贏家資產曲線的倒影,只是方向正好相反。他們虧損的交易很多,偶爾才會有一次交易獲利。不管他們有多久的交易經驗,他們沒有學到的地方還是很多。他們不是誤解交易的本質,就是沉迷在這種錯覺中,因此幾乎不可能變成贏家。

人數最多的一類是“旺家兼衰家”,他們佔了積極交易者的40%~50%。他們雖然學會了怎麼賺錢,卻不知道如何保住利潤的交易技巧。因此他們的資產曲線看起來很像雲霄飛車,在大幅穩定上升後會急劇下降。接著是另一次大幅穩定上升,然後是另一次急劇下降,雲霄飛車式的循環不斷出現。

我曾經與很多經驗豐富的交易者合作過,他們曾經創造令人難以置信的連續獲利記錄。有時候連續好幾個月獲利,沒有虧損過一次。對他們來說,連續15~20筆交易獲利並不稀奇。但是這種連續記錄總是以相同的方式結束,就是在欣喜若狂或自我破壞造成的嚴重虧損中結束。

如果虧損的原因是欣喜若狂,連續獲利的形式如何其實並不重要,無論是一連串的交易獲利或是隻有一次交易獲利都不重要。過度自信或欣喜若狂什麼時候開始控制思考過程,每一個人似乎都有不同的門坎。然而欣喜若狂一旦取得控制權,交易者就會碰到嚴重問題。

處在過度自信或欣喜若狂的狀態時,因為你認為絕對不會有什麼地方出問題,所以就看不出風險。如果沒有什麼地方會出問題,就不需要規則或界限規範你的行為。因此建立比平常還大的部位不但深具吸引力,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然而你一旦建立比平常還大的部位後,你就陷入了危險中。部位越大,價格小幅波動對你的資產的衝擊越大。波動對你的部位產生的衝擊比正常情況大,加上你絕對相信市場會照著你的預期發展,情況就會變成只要價格背離你操作的方向一檔,你就可能陷入“心智凍結”的狀態,變得無法動彈。

當你最後從這種狀態中脫身而出時,你會覺得驚訝、失望和遭到背叛,你會奇怪怎麼可能發生這種情形?事實上,是你自己的情感背叛了你。然而如果你不知道或不瞭解我剛剛說明的基本機制,你會別無選擇,只能把責任歸咎於市場。

如果你認為市場這樣對付你,你會認為必須多瞭解市場,以便自保。你瞭解得越多,自然會對自己的獲利能力越有信心。到了某一個時候,你越可能跨越門坎進入欣喜若狂的狀態,循環會重新開始。

如果虧損是因自我破壞造成的,殺傷力可能一樣大,但是本質通常比較複雜。犯下應該委託買進時卻委託賣出,或是犯下正好相反的錯誤。或是在最不適當的時刻從事一些讓你分心的活動,這是交易者害自己不能獲利的典型例子。

哪有人會不想獲利?問題其實不是誰想要什麼東西的問題。我認為,所有交易者都希望獲利。但是與獲利有關的想法之間經常有很多衝突。有時候衝突的力量非常大,以至於我們發現我們的行為正好與期望直接衝突,這種衝突可能起源於宗教上的教育、工作紀律或兒童時期的某種創傷。

如果這種衝突存在,就表示你的心理和目標不搭調。換句話說,你的全身上下並非一心一意追求同樣的結果。因此你不能認為,只要你學會了交易竅門,市場上就有很多錢讓你賺,你就有能力無限地獲利。

某大交易員說過,他看待顧客時是懷著“所有商品交易者都是無可救藥”的想法。他的責任是讓交易者快樂,直到他們逝世為止。他這樣說時帶著開玩笑的性質,但是他的話很有道理。

如果你虧的錢比賺的錢還多,你顯然不可能存活。還有一點較不顯著的,那就是即使你賺錢,你仍然可能走到盡頭。換句話說,如果你交易獲利,卻沒有學會如何在自信和自制之間追求健全的平衡,或者沒有學會怎麼看出你一定會自我毀滅的可能性而設法補救,那麼你早晚都會虧損。

如果你是屬於處在盛衰循環中的交易者,請你考慮下面這件事。即如果你因為錯誤或魯莽而虧損的每一筆交易,可以重來一次,你現在應該會有多少錢?重來一次並重新計算後,你的資產曲線會有什麼變化?我敢說很多讀者都會變成長期贏家。

現在再想一想你碰到虧損時會有什麼反應,你是否承擔虧損的所有責任?是否設法看出應該怎麼改變自己的觀點、態度和行為?是否看著市場,心想你應該瞭解市場的哪一個部分才能預防再度虧損?市場與你魯莽冒進的可能性顯然毫無關係,市場和你犯的錯誤——因為某些內心衝突造成的錯誤——也完全沒有關係。

你的態度或心態並非是由市場創造出來的,這個觀念大概是交易者最難接受的。市場只是鏡子,把鏡子裡的東西向你反映回來。

如果你很有信心,不是因為市場讓你覺得有信心,而是因為你的信念和態度搭配得宜,讓你可以進入某種經驗中,為結果負責,從中吸取教訓;你能夠維持信心十足的心態,完全是因為你不斷地學習;相反,如果你覺得憤怒和害怕,是因為你多多少少都認為你的結果是市場造成的,而不是你的結果創造了市場。

最後,不負責的最糟糕結果是你會繼續淪落在痛苦和不滿的循環中。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你不為自己的結果負責,你就可能認定自己不需要通過學習什麼徹底維持現狀。你不會成長,也不會改變。會用完全相同的方式看事情,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處理事情,得到同樣不滿意的結果。

你不瞭解這一點,就會用你的知識避免為冒險負責。在這種過程中,你最後會創造你想要避免的東西,使你繼續淪落在痛苦和不滿的循環中。

然而如果你把想得到什麼東西卻沒有得到的責任歸咎於市場,這樣做有一個有形的好處,即可以暫時避免嚴厲的自我批評。我說“暫時”,是因為你轉移責任時切斷了學習機會,不能從經驗中學到必須學的東西。

請記住,我們把追求勝利的態度定義為對你的努力抱著積極的期望,接受你得到的任何結果。因為他們完全反映你的發展水平,也完全反映你有什麼地方需要學習和改進。

如果你轉移責任,希望避免隨著嚴厲批評自己而來的痛苦感覺,你只是在傷口上貼了受到感染的急救膠帶。你可能以為問題已經解決,其實只是把問題延伸到未來,以更惡劣的形式重新浮現。結果一定是這樣,原因完全是你沒有學到任何東西,對於交易經驗不能做出能夠帶來更滿意的解讀。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賺不到錢常比認賠還痛苦?我們虧損時,可以用很多方法把責任轉移給市場,從而不承擔責任。但是我們看到錢卻賺不到時,我們不能歸咎市場。市場並沒有做什麼事,只是提供機會。但不管原因是什麼,我們卻不能好好地利用機會。換句話說,我們無法用合理化的方式消除痛苦。

你不必為市場的作為或不作為負責,卻要為你交易活動產生的所有結果負責。你要為你學到的東西負責,也要為你還沒有學到並等待你去發現的一切負責。

要發現你需要什麼東西才能成功,最有效的方法是培養追求勝利的態度,因為這種態度是天生具有創造力的觀點。追求勝利的態度不但會打開你需要學習的一切,也會產生一種心態,讓你很容易地發現別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培養追求勝利的態度是你能否成功的關鍵,很多交易者的問題是自認已經培養出這種態度,實際上卻沒有。不然就是希望市場以送給他們交易獲利的方式,為他們培養這種態度。你要負責培養自己追求勝利的態度,市場不會為你代勞。

並且我非常強調,如果你沒有培養出追求勝利的態度,再多的市場分析都於事無補。瞭解市場會讓你得到所需要的優勢,創造一些交易利潤。但是如果你沒有追求勝利的態度,這種優勢不會讓你變成長期贏家。

當然有人會說,有些交易者會虧損是因為不夠了解市場,才會犯錯。這種說法聽起來可能很有道理,我的經驗卻是:如果交易者抱著輸家的態度,不管他多瞭解市場,都會進行錯誤的交易。總而言之,結果都相同,交易者都會虧損。

另外,如果交易者抱著追求勝利的態度,即使對市場幾乎一無所知,仍然能夠看出什麼交易會獲利,進而進行這種交易。要是他們很瞭解市場,就可以看出更多機會,進行更多獲利的交易。

如果你希望把恐懼的市場經驗變成信心十足的感覺;如果你希望把資產曲線從起伏不定,變成穩定上升,第1步是切實負責。即不再期望市場白白送你什麼東西,也不再期望市場替你做好什麼事情。

如果你下定決心,從此以後一切都要靠自己,市場就不再是你的對手。如果你不再跟市場對抗——其實是不再跟自己對抗,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會很快地看出你還要學些什麼和要多久時間學會,承擔責任是贏家態度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