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跌,賣了漲!究竟是誰在和我們作對?

買了跌,賣了漲!究竟是誰在和我們作對?

中小散戶炒股,十炒九賠,時常會發出如此感嘆: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我一個小小散戶就可以左右整個股市。每當我一買入它就下跌,一賣出它就上漲,空倉的時候大盤瘋漲,滿倉的時候大盤狂瀉,為什麼手握萬億資金的主力們就死死盯著我這幾萬塊錢不放?

買了跌,賣了漲!究竟是誰在和我們作對?

關於主力,第一步需要了解的是主力的選股

主力選股策略

本書從基本面、技術面、價值誤區和人性四個方面,深度剖析主力如何選擇標的,如何挖掘投資價值等實戰操盤技術與思維,幫助投資者選對股票,抓準時機,擺正心態。

主力佈局策略

整個股市戰役的運作過程包括選股、建倉、拉昇、出貨等幾個部分,對整體大格局的把握能讓投資者做到攻守有序、進退有據,進而在股市戰役中最終勝出。

主力建倉策略

好的股票雖然中長期來說具有良好的成長性,但也難逃系統性風險或其他難以規避的風險造成的階段性調整。因此,要想實現利潤最大化,除了選好股之外,何時建倉就顯得尤為重要。

主力拉昇策略

股價運行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是在主力拉昇階段的層次性更加明顯,對投資者而言,該階段將決定最終贏利的大小,因為無論牛市、熊市,主升浪才是投資者資本增值的最佳區域。

主力出貨策略

“高處不勝寒”,主力出逃之後的個股堪稱投資者的噩夢,不僅吞沒前期勝利的果實,還可能讓你被深度套牢,欲罷不能。因此,跟隨主力一起贏利出局,無疑是極其聰明的做法。

如何理解股票散戶、大戶、主力?

散戶、大戶、主力的定義

散戶:

散戶,就是對股民的統稱,股市裡面的大部分人都是散戶。散戶,如果從投資股票的資金進行區分,投資50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股民,都是散戶。

A股市場有8000萬股民,90%以上的股民都是散戶,都是很少的資金在股市裡面交易,真正超過500萬元投資金額的股民,很少,這是我十幾年工作經驗的總結。

大戶:

大戶,就是散戶裡面,投資金額比較大的股民,500萬元以上的投資金額,就是股市裡面的大戶。

大戶比散戶,不僅僅在於資金量投資更多,關鍵是大戶喜歡研究和學習,經常與主力機構混在一起,對股市的投資水平更高。

主力機構

主力機構,就是散戶經常說到的莊家,就是能夠決定股票上漲或下跌的一個群體。主力機構手握大量資金,至少10億元作為起步。

主力機構,不是一個人在做股票,主力會有自己的團隊,分工合作,有專門負責下單的人,有專門負責上市公司調研的人。

三者之間的關係。

散戶、大戶、主力機構,就如自然界的各種生物,它們共同生活在自然界,相互依靠。

在股市之中,就如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優勝劣汰,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一般情況下,主力機構會賺取大戶的錢,大戶就會賺取散戶的錢。

三者之間的關係,本質是博弈,就如打麻將的過程,總有人輸,也有人會贏。贏家就是賺了輸家的錢

散戶怎麼辦?

散戶在股市之中,都是處於弱勢的位置,不懂股票,也沒有時間經常看著股票,很容易虧損。

散戶在股市的自然界裡面,為了避免被大戶和主力機構賺走自己的錢,就需要變聰明的投資者,成為一個認真學習的散戶,建立獨立思考的分析能力,就能長期生存下來。

誰是你眼中的主力?

面對變化無常的市場,我們常常感覺無助,彷彿始終有種神秘的力量在操控著市場,跟你作對,隨時準備吞噬你的財富。面對這種這種神秘力量,我們喜歡用一個詞來概括:主力。但誰是主力?

基金大佬如索羅斯,巴菲特,西蒙斯?還是各種公募私募基金?國家隊?現貨企業行業龍頭?大股東?還是溫州江浙遊資,境外勢力?漲停敢死隊?各種量化高頻交易?

恐怕很少有人把巴菲特當主力的,索羅斯、西蒙斯也差不多。公募私募基金可能有部分人把他們當主力。國家隊?搞笑呢。期貨品種的現貨行業龍頭,有不少人當他們是主力估計,大股東也有不少主力認同。後面的幾乎被認定為主力。入流這麼流水賬一樣的念一遍有什麼卵用?當然有用,全部梳理一遍後,你會發現,衡量一股勢力是不是主力的依據,貌似並不是他的資金有多大,實力有多雄厚,也不是他從市場賺走了多少錢,而是你對他了解的多少。

三位大師雖然從市場轉走了數以千億美金計的財富,但似乎我們並不覺得他們是主力,只因為我們瞭解他們怎麼賺的。

公募私募基金業績在那擺著,雖然隱隱有點覺得他們是主力,但並不覺得他們是那種絕對的主力。國家隊按實力說應該絕對的主力,但他的行為暴露在了我們面前,特別是救市時的表現,於是市場上對於國家隊的主力地位只有部分認同。

大股東、現貨商龍頭、和量化高頻團隊,就看你能不能接觸到了,接觸的到,你很難認為他是主力,如果完全接觸不到,那你會覺得他們就是主力,這部分主力認同比例比較高。還有一些就是誰都無法界定是誰的模糊概念了,大家都覺得是主力,比如境外勢力,江浙遊資,國家意志。

看起來主力好像不是個具體的存在,而是個神秘的存在。主力的牛B程度取決於你對那個群體的瞭解。主力,實際上更像是對未知的恐懼。你水平越差,對市場和對手瞭解的越少,對你來說,主力越多越強大。這就像小孩面對白天和黑夜,以及熟悉不熟悉的恐懼程度上的差別。在白天,什麼都看的清,很少感到恐懼,但晚上,則容易恐懼,越熟悉的地方恐懼程度越低,而不熟悉的地方恐懼程度高。恐懼什麼,其實我們也說不上來,我們籠統的叫他鬼。我想主力和鬼相當程度上是一回事。每個人心裡的都有主力,包括你眼中的主力。

股市主力如何套牢散戶?如何割韭菜?如何狂拉漲停?如何掃止損?主力在吸籌,主力還沒介入,主力對敲。場上流傳著種種關於主力的傳說,到底誰是主力?主力到底有多狡猾,多兇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