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板塊修復動力足: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保險板塊修復動力足: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經歷了去2017年的輝煌時期,今年年初以來,保險股價格進入回調期,第一季度,保險股的股價表現跑輸大盤。而對保險股下一步的走勢,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整體來看,出現“短空長多”的可能性較大。

保險板塊修復動力足: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2018 年一季度,滬深 300 指數下跌 3.28%;保險板塊下跌 10.32%,相對收益為-7.04%。

保險板塊修復動力增強

從上市險企陸續披露的2018年一季度業績來看,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257億元、135億元、38億元、26億元,同比增長11.5%、120.0%、87.6%、42.0%,業績增速延續了近年來的較高水平。

海通證券表示,當前長端利率穩中有升、4月保費預計同比顯著改善、保障型產品需求有望帶動價值持續增長,在上述邏輯下,板塊估值有望迎來修復。而該機構進一步指出,當前保險行業加速回歸保障本源,“保費+利潤+政策”三輪驅動,價值轉型亦同時提升內含價值的成長性與穩定性。目前股價對應 2018E P/EV為0.8-1.1倍,處於歷史低位。

中信證券亦強調,當前行業主要的負面因素已基本消化。目前,對於板塊,市場的核心關注點鎖定在利率走勢和保單需求方面。該機構認為,展望未來一年,長端利率大幅下行風險不大,保單銷售正逐步恢復增長,預計未來一年持有保險股將分享15%-20%的集團EV增長。

蔡森老師在《財神早知道》和《森財有道》節目中也多次通過畫線技術對保險板塊做了較為細緻的技術分析。

今日微博文《底部磨死人》中分析到:價值型投資的如近日弱勢的保險板塊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具長線價值型股票, 現股往下承接長期有利, 其他按照技術面操作的需嚴設停損汰弱留強,要耐心等候底部改變後的型態成型。

中國的保險業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大?

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從保險密度來看,美國人均消費保費4200美金,日本是3700美金,而我們中國只有337美金。

我們的保險深度是4.24%,美國是7.5%,日本是10.7%。

綜合這些指標來看,我們可以這樣預期:

如果我們的保險密度達到日美的水平,我們的保費規模還要增加十倍左右,即30萬億人民幣。

如果我們保險的深度達到美國和日本的平均水平,應該在現在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8%左右,那我們的保費收入應該有6萬億人民幣左右,這是我們最近要追求的目標。

如果我們保險業的規模追上美國,我們還可以成長3倍即9到10萬億這樣一個區間。

三農保險是“廣闊天地”,萬億級市場誘人

日前,全球諮詢管理企業麥肯錫日前捧出了一份帶著泥土氣息的調查報告——《中國保險業白皮書2018》,目光對準中國的三農保險市場。

報告指出:保障農業生產的農業保險,在中國的市場潛力5年內有望超過千億元人民幣;面向農民醫、養、住、行等全面風險保障需求的農民保險,有望成為中國下一個萬億級規模的市場。農村保險作為普惠金融的一部分,在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支持農業融資、推動農民增收、開展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將有更多創新和發展空間。

2007-2016年,我國承保農作物面積從2.3億畝增加到17.21億畝,風險保障額度從1126億元增長到2.16萬億元,承保農作物品種211個,基本覆蓋農、林、牧、漁各個領域,玉米和水稻等口糧作物承保覆蓋率已超過70%。2007-2015年,我國農險年均保費增長率高達51.65%,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農業保險市場。

從政策導向看: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中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保險業的發展。

2014年我們頒佈了新的《國十條》。2014年8月27日我們又頒佈了《關於確定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助力醫改》相關的國務院文件。2017年6月21號,我們又頒佈了《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的文件。

這麼多利好的政策告訴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我們這個行業的發展,稅優健康險已經推行兩年多,而遞延稅收養老保險也已經在試點落地。雖然現在這些政策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作用,但是已經開始就是最好的兆頭。

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是國內兩大保險巨頭。中國人壽是壽險行業的老大哥,一直穩居壽險頭把交椅,而中國平安綜合金融實力卻長期雄踞國內保險公司第一。

中國人壽(601628):壽險老大

中國人壽以悠久的歷史、雄厚的實力、專業領先的競爭優勢,始終佔據國內壽險市場領導者的地位,被譽為中國保險業的“壓艙石”,為國內保險業四家副部級央企之一。

1、2017年,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5119.66億元,同比增長18.9%,是國內第一家保費收入突破5000億元的保險公司。市場份額約為19.7%,穩居國內壽險行業首位。

2、2017年,中國人壽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2.53億元,同比大增68.6%。2017年,中國人壽投資資產達人民幣25932.53億元,實現淨投資收益率為4.91%,實現總投資收益1290.21億元。

3、截至2017年底,中國人壽總資產達2.9萬億元,位居國內壽險行業榜首。

4、中國人壽擁有5億多客戶,20921個分支機構及網點覆蓋全國,各渠道銷售人員202.5萬人,居保險行業第一。

5、中國人壽品牌連續11年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發佈的“世界品牌500強”,並蟬聯世界品牌實驗室2017年(第十四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4位。

6、中國人壽近5年累計實現淨利潤超千億元,市值穩居全球上市壽險公司首位,成為2017年“全球企業市值100強”唯一入選的中國保險公司。

7、連續14年入選“《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2017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位列第52位。

中國平安(601318):綜合金融王者

中國平安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三大主營業務為一體、核心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業務並行發展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1、2017年,中國平安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890.88億元,同比增長42.8%。平均每天淨賺2.4億。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集團總資產約6.49萬億元,2017年,中國平安的保險資金實現總投資收益率6.0%,淨投資收益率5.8%。

2、中國平安是中國保險業中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企業,擁有完善的治理架構,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團隊。

3、中國平安是國內金融牌照最齊全的金融生活服務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壽險、產險、養老險、健康險、平安銀行、平安信託、平安證券、平安大華基金等,是中國少數能為客戶同時提供保險、銀行及投資等全方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金融企業之一。

4、中國平安個人客戶數達1.66億,擁有4.5億互聯網用戶,新增客戶中有40%來自於集團互聯網用戶。

5、中國平安創新科技成果斐然: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達99.8%,聲紋識別文本相關準確率達99.7%,成功孵化陸金所、平安好醫生和金融壹賬通三家家“獨角獸”。

6、全球9大“大而不能倒”保險公司,中國保險業僅中國平安一家。

7、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第39位,《福布斯》全球2,000強第16位,市值及品牌居全球保險集團第一位。

中國太保(601601):壽險轉型標杆,被低估的綜合保險集團

1、太保財險保費收入在2015、2016年調整結構、剔除部分劣質業務後,2017年增速有所回升,同比增長8.8%,2018年一季度增速加快,達到19.5%;

2、由於太保壽險營銷員隊伍快速成長,交叉銷售渠道2017年實現車險保費75.6億,成為車險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2018年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3、隨著業務結構的逐漸優化,2015年起太保財險綜合賠付率連續三年下降,但受車險費改後市場競爭加劇影響,綜合費用率居高不下,導致綜合成本率下降幅度有限,2017年為98.8%,承保盈利能力還有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