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還記得在《極限挑戰》第四季的發佈會上,提出了第四季《極限挑戰》的全新定義是“情懷綜藝”。目前節目已經播出了四期,雞條究竟有沒有真的將娛樂和情懷相結合,做到讓觀眾在淚水中有所得,在歡笑中有所思,在情境中有所悟?智囊團經過了四期錄製,在節目中的表現又是否有進步呢?

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前兩期節目以“知識改變命運”為主題,雞條兄弟回到1978年經歷高考,智囊團在中轉站用“時空信箱”與兄弟團取得聯繫,在高考前還特地安排了一場知識競賽,幫助六兄弟備戰高考!用兩期節目跨越四十年的時空,傳遞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改變命運”的正能量,尤其是第二期操場上的片段,讓很多觀眾在感動的淚水中懂得感恩父母的同時,體會到知識對人生命運的重要性!

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第三期節目極挑走進安吉,智囊團的命運在這期中與兄弟團緊緊相連,兄弟團的成員成為了智囊團的“宿主”,如果說兄弟團在這期節目中扮演的是環資源的開採者,那麼智囊團的角色則是資源的消費者。在歡樂的遊戲氛圍中,引出了節目想要表達的觀點“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一場山中游戲,一個安全屋中的模擬情景,讓我們看到平時不自知的行為給生活的環境帶來的巨大傷害,不禁引發大家生活習慣的對自己的反思。

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剛剛播出的第四期節目將觀眾帶到了1984年的溫州樂清,雞條兄弟趕上民營企業的創業風潮,演繹了一段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體驗了一回“商場風雲”。智囊團在第四期中作為極挑兄弟的資金管理人,在兄弟團創業的過程中為他們的資金保駕護航,並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這期智囊團的存在更加合理化,之前節目中一些生硬的互動和尷尬的對話在這期裡也少了許多。

整期節目裡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兄弟們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開始進行自主創業時,黃磊和羅志祥倆人得到老奶奶的資金支持,拿著本錢租下商鋪準備大幹一場,誰知羅志祥卻被對面服裝加工廠的老闆從中挑撥,打算幫助服裝廠老闆搞垮黃磊的生意。

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黃磊在招工現場遇到前來搶工人的羅志祥,得知他已經被競爭對手收買,黃磊直接拿出所有的積蓄給了羅志祥,攤開雙手無奈地說:“兄弟要搞垮我,我不就垮了”,面對毫不反抗的黃磊反而讓羅志祥慌了神,想起兩兄弟曾經一起經歷的故事,在奶奶面下許下的要一起合作創業的諾言,讓羅志祥陷入了沉思…

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80年代的創業故事對很多年輕的觀眾來說或許有些遙遠,但是當雞條帶領著我們回到那個情境之中,當看到黃磊和羅志祥的兄弟情和商業利益產生衝突時,也引發了觀眾關於商場中“義”與“利”關係的思考和感悟。

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在淚水中有所得,在歡笑中有所思,在情境中有所悟”,《極限挑戰》用四期節目完成了向“情懷綜藝”轉型的第一步,也用實力證明了綜藝節目的娛樂性和價值引領放在一起並不矛盾。

極挑憑藉一直以來的“匠心精神“,每一期的節目除了給觀眾帶來主題和內容上的驚喜外,也引發了不同觀眾的情懷共鳴點,在觀眾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有理由相信《極限挑戰》會在後面的節目中,為我們呈現更精彩的“情懷綜藝”!

打造“情懷綜藝”,你覺得《極限挑戰》做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