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酒探祕|茅臺酒糟漂流記

前幾天,國酒茅臺一條短短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2018年度茅臺酒丟接糟工作專題會已經召開,會議透露,本年的丟糟工作大概會在9月初全面啟動,丟糟的規模大致在17萬甑左右。

茅臺酒的酒糟為什麼這麼引人注目?需要提前三個月開始部署工作?它們有什麼神奇的用途嗎?是不是像網絡傳說的那樣用酒糟來埋藏老酒?

我們今天就用幾個關鍵詞來揭開這個關於酒糟的秘密。

茅臺生態循環經濟園

茅酒探秘|茅臺酒糟漂流記

茅臺生態循環經濟園(鳥瞰圖)

茅臺集團循環經濟園,座落於貴州省遵義市,是“一個集低碳、節能、環保、高新技術型為一體的產業園。”

隨著茅臺酒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茅臺酒的生產遺留物——丟糟也越積越多,如何消化這些生產廢棄物,成了茅臺集團的領導們必須妥善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以往這些酒糟大多被直接用做飼料添加和有機肥料,產生的經濟價值非常低。而且酒糟呈酸性,極易黴變,如果不及時處理利用,會對土壤、水和空氣造成嚴重的汙染。一不小心,就會影響這一方水土,進而影響茅臺酒的酒質。

茅臺集團的對策是,認真開發丟糟的潛在價值,把“茅臺酒糟吃幹榨淨,從土裡來再回到土裡去”的環保理念變為現實,打造出了一個生態循環經濟工業園,並在2014年北京APEC會議上,作為低碳示範城鎮項目向全世界進行了展示。

茅酒探秘|茅臺酒糟漂流記

2014年北京APEC能源部長會議

在這座生態循環經濟園裡,茅臺酒的生產廢棄物酒糟是沿著這樣的幾條路徑循環的。

首先是復糟酒→復糟酒丟糟生產沼氣(生物天然氣)→沼渣沼液生產有機肥→有機肥用於種植有機原料→有機高粱生產茅臺酒,這是一條主要的循環產業鏈。

其次是復糟酒丟糟生產高蛋白動物飼料併兼顧菌類培植→菌類培植丟棄物再用於生產有機飼料→高蛋白飼料丟棄物經微生物發酵後用於生產有機肥→有機肥再用於生產有機高粱等釀酒原料,完成又一組循環。

再次是復糟酒丟糟進行昆蟲養殖→提取昆蟲蛋白→丟棄物生產有機肥或有機飼料,這是一條輔助循環產業路徑。

以上幾條循環產業鏈,對茅臺酒生產中的丟糟、曲草、鍋底水、窖底水等進行了綜合利用,將茅臺酒釀酒廢棄物零排放並變廢為寶,真正實現了“茅臺酒糟吃幹榨淨,從土裡來再回到土裡去”的綠色經濟目標。

復糟酒

在這條循環生態產業鏈中,“復糟酒”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所謂“復糟酒”,其實就是將茅臺酒七次取酒之後的丟糟再次榨乾,進行八、九次取酒,在傳統工藝的革新和後期機械化釀造的基礎上,再次生產出的酒。

這種工藝,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卻不簡單,復糟酒的釀製,是要以白酒丟糟為原料,加入糖化酶、釀酒酵母、大麴等糖化發酵劑,進行強化發酵,蒸餾而生產。

因為釀造週期沒有傳統工藝釀酒那麼長,原料也相對便宜的多,所以,復糟酒的價格相對都比較低,而且,經常會用來做基酒或者釀酒過程中的串蒸用酒,有時也會在市場流通。這要視酒本身的質量和工藝水平而定。

天然氣、複合肥、好飼料

茅酒探秘|茅臺酒糟漂流記

有機肥喂出的茅臺糯高粱

在丟糟的生態循環鏈條中,還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副產品,就是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複合肥。因為即使可以生產復糟酒,最終還是免不了要丟糟。這部分酒糟的去向,仍然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大問題。

茅臺集團的解決方案是,儘可能地利用丟糟生產沼氣(天然氣),剩餘的沼渣沼液則用來生產有機肥,這兩者都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用於茅臺酒的生產,一點都不浪費。

另外,丟糟中含有豐富的粗蛋白,同時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酵母菌等,賴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也很高,對豬牛羊等家畜來說,就是上好的飼料。

就拿牛來說吧,因為丟糟都曾經多次發酵、高溫蒸煮,所以它的粗纖維含量較低,作牛飼料時就有很好的適口性,而且容易消化,還能有效預防牛發生瘤胃臌氣。

這也是千百年來,廢棄酒糟最常見的用途。

酒糟埋酒不可取

茅酒探秘|茅臺酒糟漂流記

網絡盛傳的酒糟埋酒

前文我們提到過,很多商家會搞噱頭,說用茅臺酒糟埋酒,酒罈內的酒可以更快成熟而且味道更香醇。

這顯然是毫無根據的無稽之談。

茅臺酒的釀造過程確實需要窖藏,但窖藏環境要求陰涼、乾燥且通風,這樣才能保證酒罈內的酒液能夠自然呼吸,正常老熟,香味和醇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無論是所謂溶洞洞藏、發黴長毛的“洞藏酒”,還是深埋酒糟、再次發酵的“埋糟酒”,其實都是在破壞酒液窖藏的自然環境。

潮溼和黴菌都是老酒自然老熟的大敵,輕則改變酒液的口感,重則發黴變質,甚至變成毒酒!

要知道,酒糟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特別容易滋生黃麴黴菌及其他有害病菌。而黃麴黴菌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會造成肺的麴菌症(Aspergillosis),有時候還會引起角膜、耳與鼻眼框的感染。

所以說,即使變廢為寶,也要用對方法。關於茅臺的丟糟,學問還多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