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簡史 15 買張船票去美國

五月花號,一條極其普通卻又極不普通的英國木質三桅杆輪船,長19.50米,寬7.95米,吃水3.35米,排水量180噸,於1615年下水。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這條船,頂多跑跑內河航運,拉個沙子、石子什麼的。但是你能想到嗎,在400年前,這條船竟然載著102個大活人,用了66天時間橫跨大西洋,從英國跑到了美國。

說它普通,是因為這條拉沙子、石子的船實在是沒什麼好說的;說它不普通,是因為這次旅程承載了兩件事情:

第一,這次旅程代表了美利堅合眾國引以為傲的根本原則之一,那就是任何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權力,以及在任何情況之下,人們都應該有嚮往自由的願望;

第二,這次旅程開啟了基督教清潔運動在北美地區的傳播,並且在後來引發了基督教的第二次大復興運動。

正是由於以上兩個原因,在歐洲大陸和英倫三島,那些深受天主教會和封建貴族殘酷迫害的新教徒們,寧願冒著在大西洋裡喂鯊魚的危險,也要登上這片新大陸,不是有那麼句話麼:“就是當了褲子,也要買張船票去美國”。在第一張船票上簡單的印著幾個字:五月花號,頭等艙,請自帶小馬紮和骨灰盒。

1620年11月21日,美國東海岸馬薩諸塞州科德角的海岸上大霧瀰漫,冰冷的海風吹得人牙齒直打架,隱隱約約的,海面上出現了一條船的影子。這是一條三桅帆船,主桅杆上飄著大英帝國的米字旗,船舷上寫著這條船的名字——五月花號。船上共裝載了102名乘客,其中有35名分離派清教徒,他們是為了躲避英國聖公會的迫害而逃到美國來的,其餘的是一些漁夫、匠人和貧苦農民,另外還有14名契約奴隸。

在下船之前,這些人當中的41位成年男子簽訂了一份合約,這份合約規定了上岸之後如何組建社會團體,如何制定公平的法律和條例,這就是那份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這份公約成為了以後無數自治公約的首例和範本,奠定了日後美國聯邦憲法的基礎,成為美國建國的一塊基石。

就是這群在大西洋上嘔吐了兩個多月,看上去比鬼強不了多少的窮人們,從此在弗吉尼亞北部地區紮下了根,建立了北美大陸第一塊清教徒的殖民地,新教在美國的傳播就此開始。

有的時候,事物的發展還是需要一點運氣的,新教在北美地區的發展,就碰上了這樣的好運氣,這個好運氣出現在五月花號登陸之後的第61年。

1661年,查理二世登基成為英國國王。這位“二世”呢,是個花花公子,吃喝玩樂,樣樣喜歡,尤其喜歡玩牌,每天不打上八圈麻將就睡不著覺。在“二世”的牌友當中,有一位高手,叫威廉·潘恩爵士,牌技出神入化,如果放在今天,肯定上了拉斯維加斯和澳門的黑名單,是絕對禁止入場的選手。

結果可想而知,“二世”從來就沒贏過錢,幾年下來,欠了潘恩爵士一萬六千多英鎊賭債。這國王欠債,臉上總歸不好看,好在這時候大英帝國國運昌盛,有的是家產。於是,1681年,“二世”把北美大陸的一塊地皮送給了威廉爵士的兒子小威廉·潘恩,用以償還賭債。同時還送了爵士一個大人情,以潘恩的名字來命名這塊土地,叫做“潘恩的林地”,音譯過來就是我們熟知的“賓夕法尼亞”。

這位小潘恩是個教友派的教徒,教友派又叫貴格會,是新教清潔運動的一個門派。小潘恩雖然是貴格教徒,但他沒有門戶偏見,虛懷若谷,廣交朋友,歡迎各路英雄好漢們加盟,很快,賓夕法尼亞就成為了新教教徒在北美大陸最主要的聚集地。

賓夕法尼亞對美國曆史和美國宗教史還有一個重要貢獻,就是費城和美國的獨立。費城位於賓夕法尼亞的東南部,是該州最大的城市,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在費城宣佈,11年後,《聯邦憲法》在費城誕生,在《聯邦憲法》當中明確規定將宗教和教會排除在國家權力之外。

這一事件意義重大。從公元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國教開始,基督教爬上國家權力的高位就沒下來過,一直到美利堅合眾國的成立,前後1400多年。《聯邦憲法》的出現,才將這一帶有“政教合一”特徵的社會治理體系,在北美大陸得以終結。

兩年後,歐洲也開始行動起來。1789年,法國大革命受到了美國獨立的影響,開始在歐洲建立現代國家管理體系。但是這一過程並不順利,因為羅馬天主教會在這一千多年間對歐洲的影響根深蒂固,況且他們並不打算輕易地退出權力朋友圈,所以,這一過程註定是前進和倒退互相鬥爭的結果。在這期間,就出現過拿破崙復辟的情況,甚至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希特勒、墨索里尼和弗朗哥的法西斯政權,都曾經和羅馬天主教會相勾結,妄圖利用基督教的影響,達到他們邪惡的目的。由此你就知道,基督教對西方社會的影響有多麼深刻。

不過,《聯邦憲法》把基督教從國家權力中踢出來之後,新教在北美的發展卻迎來了無限生機。1800年,在肯塔基州的一次戶外傳教活動中,一位婦女當場被聖靈擊中,開始大喊大叫起來,其他人也跟著效仿。在場的牧師傻眼了,手裡拿著聖經和十字架沒事幹,最後只能灰溜溜的走了。這次事件開創了一種新的宗教活動形式,就是信徒可以不借助神職人員的幫助,直接和上帝進行聯繫和溝通,從而使宗教活動更為平民化和碎片化。

也正是因為這次事件,使新教在北美大陸風行起來,它不但在白人團體當中流行,也影響了越來越多的黑人團體,從而使新教在北美大陸遍地開花,美國從此成為了一個新教國家,這也被稱為基督教的第二次大復興運動。

今天,在北美的新教教派形形色色,路德宗、洗禮派、長老會、詢道宗、聖公會、門諾派、貴格會等等等等,差不多新教的各種教派在美國都能找到組織,這也是美國基督教的一個特點,就是誰也不管著誰,大家都和平相處。

不過話說回來,正是由於美國的這種極度自由的社會環境,使得新教在北美的發展逐漸表現出一個特徵,那就是宗教活動越來越依賴信眾的個人感悟,而離教會組織,甚至離《聖經》都越來越遠。一個人睡一覺起來,就敢稱自己是神;做了個夢,就出來忽悠大家,它的負面作用開始出現。這在以後向非洲和遠東地區傳教時,表現的尤為明顯,傳教行為往往帶有一些巫術的特點,甚至被邪教滲透和利用,從而禍國殃民。

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提高警惕——小心邪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