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聯想被冤枉了!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起這個題目的時候,多少有一點顧慮。

我們團隊發表的評論大部分都是基於調研的,很多老讀者應該清楚,而且很多文章也是前前後後折騰幾個月,總怕被罵不紮實。但對聯想的這個評論,多少有一點“武斷”,其一,我和團隊都不太懂這麼專業的技術問題(所以我們也很懷疑拍聯想磚的那個所謂大咖是否是真專家?),不太懂就很難確切的評論是非;其二,涉及到我們的長期研究對象華為,也不清楚會不會亂評論裡外不討好。

但說實話,最近對聯想的抨擊實在是讓很多人看不下去了,準確的說是非常氣憤。對個別意見領袖濫用話語權氣憤,對個別媒體不懂裝懂氣憤,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追捧“愛國主義”和民粹氣憤,更對很多人不瞭解企業戰略管理還“滿腹經綸”的煽情氣憤。應該說我們團隊跟蹤研究聯想有兩三年了,如果算上2007年左右我個人在《環球企業家》雜誌社工作研究聯想手機業務應該超過十年了,在這個時間點,覺得還是有必要談幾點我們的看法:

1,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挑撥華為和聯想的關係用心險惡:這個事件其實還原起來就兩句話,第一句話是聯想到底是否支持華為;第二句話是聯想值不值得尊敬。第一點本文最後附了很多經過求證的真實資料大家可以閱讀明辨,華為官方已經闢謠,第二點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什麼是愛國?聯想在1997年就打敗戴爾和惠普獲得中國PC市場第一,三十多年估計交稅也是百億級別,很多收入頗豐但是很少交稅的自媒體去抹黑聯想不愛國是不是有一點奇葩?很多觀點其實經不起推敲,明顯帶有對企業和企業家的惡意攻擊。統稱的“聯想“其實包括聯想控股和聯想集團兩大塊業務,1984年創業已經34年了,距離聯想從2014年手機業務達到頂峰到現在一共才4年時間,一棒子打死、以偏概全著實不厚道,挑撥就更加用心險惡;

2,聯想集團的業務並沒有外界所言那麼差:也許是公眾對聯想這個民族品牌預期太高,所以對其業務的週期性波動非常敏感。但我們團隊深入研究過聯想的PC、手機、企業數據中心服務、雲服務等多個板塊,認為除了手機明顯下滑之外,其他方面依然健康且有希望,況且聯想集團正在進行深刻的戰略轉型,轉型一旦成功將會是史詩級別的巨頭重生,現在評價聯想是失敗者還為時尚早。這一點我們後面會有深度分析文章;

3,長期以來輿論壓制聯想的“技工貿”和“貿工技”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偽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聯想主體的業務從來不是基於貿易的,那麼很早很早的時候靠貿易起家,後面的技術轉型也是非常明顯的,否則能做到PC世界第一嗎?難道批評者認為當時最高科技的PC產品是靠貿易支撐的?另外,從商業戰略的角度,技術投資並非僅僅指獨立研發,現在我們看到華為這樣的企業自主研發取得了成績,值得大家歡欣鼓舞,但聯想的全球化戰略也是指向的技術併購、技術研究、技術推廣,只不過更多采用了全球化的併購和重組的思路,聯想控股和聯想集團在高科技行業的投資是非常前沿和巨大的,顯然,批評者在狹隘的曲解聯想的戰略;

4,聯想目前的轉型是中國高科技企業和全球化企業最前沿的探索:聯想集團目前的轉型簡單說有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PC為主體的B2C業務在新零售方面的戰略性調整,這是符合大趨勢的;第二個就是企業級雲服務和數據服務業務的行業拓展及應用拓展,這一點類似微軟的雲業務投入;第三點是對AI的戰略性佈局和投資。總體看,作為運營全球化和業務全球化,以及一年3000多億銷售額的巨頭來看,這個轉型非常深刻,而且是需要時間的,在全球的科技巨頭中聯想面臨的挑戰非常普遍,輿論對此的批判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缺少全球視野;

5,聯想並不投機:外界往往很簡單的認為不悶頭搞研發就是投機,但有沒有反過來想想,“全球化”是投機嗎?難道全球化併購IBM PC和摩托羅拉手機是很容易的事情嗎?這不是實業嗎?如果聯想集團進入房地產,或者大規模做PE的股權投資賺快錢,我們可以說他投機,但事實恰恰相反,聯想選擇的全球化其實也是攀登喜馬拉雅的南坡,對中國公司是一個歷史性挑戰,也註定非常艱難。中國有多少公司在國內牛吹的很大,國外默默無聞?太多了!聯想一直在打仗,打硬仗,賺辛苦錢。手機業務也是敗了又戰,買摩托羅拉也是有很多知識產權和渠道的沉澱價值,什麼地方投機了呢?如果非要和華為這樣世界級的成功企業對標,難道所有中國其他的公司都是投機的?顯然,邏輯不通。

那麼說到底,外界對聯想一直是有偏見的,當然這個偏見有兩個客觀的因素。其一就是聯想的總體業務和股價確實在下滑;其二就是轉型還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或者說在路上。但這種偏見本質是“情緒化的偏見”,大部分持有這種偏見的人沒有做過企業,更不用說管理過世界級的跨國公司。對於1984年就開始打仗的5萬聯想人來說,對於也算是為中國高科技行業拼搏了半輩子的楊元慶,而或拼搏了一輩子的柳傳志,以及重新迴歸立志改變現狀的劉軍,這個偏見應該像一把刀子捅進他們的心裡,因為他們用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讓這個偉大的國家普及了電腦,構架了互聯網的基礎應用基礎,他們給與了很多,需要的僅僅是理解和時間。

以上的看法其實都是可以展開的,我們在後面深度研究聯想的文章中會展開,但這裡請容許我感性的做一點評價——中國像聯想這樣有雄心,也有自尊心的企業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柳傳志還在老驥伏櫪,楊元慶也一直在打仗,他們都不是逃兵,當然,如果他們有個別不完美,也並不能代表5萬聯想人。更不能用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否定聯想的未來,這不客觀。

為什麼要冤枉聯想呢?他為中國高科技行業奮鬥了34年,他第一個站出來挑戰中國公司的“全球化”難題,他打敗全球PC巨頭讓我們如今這麼便利的擁有了電腦、互聯網,進而手機。

聯想轉型需要時間,聯想更需要公平,他們也需要這個為之奮鬥的國家和人民給與更多的愛與關懷!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附1:綜合聯想研究院5G實驗室以及多家權威媒體的內容:

1,背景:信道編碼是5G通信標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對於芯片實現和專利費用都有很大影響,各個公司都對此給予了極大關注。在3GPP制定5G標準的過程中,有三種編碼方案被推出,分別為Turbo code(渦輪碼), LDPC code(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Polar code (極化碼)。 三種碼的情況如下:

· Turobo code:3G和4G標準採用了Turbo編碼。 Turbo碼最初由法國人Claude Berrou發明,但是3G標準裡最終採用的是以美國休斯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為主導的方案(此專利後來被LG收購)。4G沿用了3G的編碼方式。通過在3G,4G中的應用,Turbo code技術變得非常成熟,但是面對5G的高性能,尤其是高速率的要求,Turbo code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 LDPC: 由MIT教授Robert Gallager在1963年其博士論文中發明,其基礎專利早已失效。LDPC在90年代被重新發現,隨後學術界和工業界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新的專利也比較分散。近二十年來被廣泛應用於航天,衛星和地面數字廣播,以及WiFi系統。國內對LDPC的研究和國際水平接軌,在國家地面數字電視的標準中,使用的就是自己研發的LDPC編碼。與Turbo Code相比,LDPC性能有所提高,而且非常有利於進行硬件並行實現。後者對實現5G系統高達20Gbps的速率至關重要。

· Polar code: 這是學術界最近幾年升起的一顆新星,由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於2008年發明。各大公司都進行了研究,但是相對Turbo和LDPC, Polar code,Polar code顯得不夠成熟。在5G之前,還沒有被商業系統採納的先例。

在通信系統裡,數據信道和控制信道都需要進行信道編碼。由於這兩者對編碼的要求(包括碼塊大小,碼率,可靠性,編譯碼速度,重傳機制)都不同,通常採用不同的編碼方式分別進行,在芯片裡也是由分別的電路模塊實現的。在3G和4G系統裡,數據信道採用了Turbocode, 而控制信道採用了咬尾卷積碼(TBCC)。卷積碼的歷史悠久,編譯碼簡單,用於控制信道性能足夠,並且已經沒有任何有效的專利。需要指出的是,對於每一種信道,在使用一種編碼方式就可以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採用多種編碼方式會不必要地增加系統的複雜度,提高硬件成本,同時也會使用廠商和戶面臨更高的專利費,是得不償失的做法,應該儘量避免。

2,5G標準化會議制定信道編碼標準的經過:在3GPP進行5G標準化的進程中,關於信道編碼決定是兩次會議上分階段作出的。第一次會議是2016年10月在里斯本舉辦的RAN1#86bis。這次會議只對eMBB場景下的數據信道編碼進行了充分的討論。這這次會上有三種數據信道的編碼方案被提出,分別是以高通,三星,阿爾卡特-朗訊-上海貝爾等企業主推的LDPC,以華為主推的Polar code,及愛立信和幾家日本公司推薦LDPC+Turbo code的組合方案。會議一開始,三個陣營都提出了自己的提議(way forward)。Way forward是3GPP的一種正式工作程序,在沒有其他公司反對的情況下才能得以通過。由於這是第一次正向表態,(只記錄對各個方案支持的公司),三個方案都是最初的原始方案,誰也沒有出線。出於對LDPC技術和專利的考慮,聯想選擇支持了LDPC。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次中國移動並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個陣營裡。三個way forward分別來自是三個不同的陣營。聯想對LDPC的way forward (R1-1610767)表示了支持(下圖中)。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由於第一次表決沒有達成共識,會議主席詢問了各個公司的意向。這時包括華為終端在內的很多公司都轉而支持使用LDPC+Polar的混合方案,只有華為仍然堅持使用Polar code作為數據信道編碼的唯一方案(如下圖)。這只是會議主席對會場情況的一次測驗,不是一次正式的投票。在測驗意向中,聯想對LDPC作為唯一編碼方案表示了支持。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前兩次意向性表決,並沒有對數據信道編碼做出最終決定。三個陣營又分別進行了技術陳述。此時LDPC的技術優勢得到了更多公司的認可。會議隨後又進行了一次反向表決(對幾個選項分別記錄那些反對的公司)。華為看到Polar code作為數據信道的唯一編碼方案得不到其他公司的支持,又提議針對大小兩種碼塊分別進行表決,由此才出現了數據信道長碼和短碼之分。在表決的選項中,數據信道僅使用Polar code的方案已經被排除在外(如下圖)。原來的Polar code陣營,這是已經同意了LDPC運用在長碼上,而只試圖把Polar code用短碼上(Alt2)。這次表決的記錄如下: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出於對數據信道同時使用兩種編碼方式的顧慮,聯想和Motorola對LDPC+Polar混合方案(Alt 2)投了反對票。這次表決裡,所有公司對LDPC用於長碼均無異議,而對於短碼三種意見仍然相持不下。根據這次表決,會議最終只是對長碼達成了決議,而把短碼留給以後的會議做決定。會議同時也確認,針對其他場景(URLLC, mMTC)的編碼方式,和針對eMBB控制信道的編碼方式,都留給後續會議解決。下圖是RAN1#86bis會議在編碼方案上做出的最終決定: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由以上事實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里斯本會議上,聯想完全是從技術和公司利益出發做出的選擇。而華為的Polarcode在長碼上的失敗,是因為技術自身不夠成熟,沒有得到市場和大多數公司認可的結果。華為最終主動放棄Polarcode短碼,與聯想無關。

這次會後,在美國出於戰略上的考慮,聯想改變了對Polar code的看法,從而在下一次在美國Reno舉行的RAN1#87會議上給予了華為Polar code全面支持, 對華為數據信道的短碼,和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都投了贊成票。關於數據信道的短碼,華為在RAN1#87會議的兩次提案記錄如下: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可以看到,聯想對華為兩次提出的關於數據信道短碼的提議都給予了支持。由於高通,三星,愛立信等公司的反對,華為的提案並沒有通過。最終會議決定數據信道的短碼也採用LDPC,與長碼保持一致,有利於終端實現的簡化。

華為關於控制信道編碼方案的提案,同樣也得到了聯想的大力支持,並得以最終通過。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這次會議關於數據信道短碼,和控制信道編碼方案的最終決議如下:其中的工作假設(working assumption)在隨後的會議中得到確認,至此5G在eMBB場景下的數據信道和控制信道編碼方案大戰最終落幕。很清楚在Reno會議上,聯想全力支持華為。華為在數據信道短碼上的失敗,更多可視為LDPC由於技術優勢而勝出。而華為的Polar code在控制信道上最終勝出,離不開聯想的支持。

備註:文中的圖都是由會議主席的記錄(chairman’s notes)截圖得來,可視為原始資料,有案可查。

深度分析:联想被冤枉了!

3,5G之爭的內容:按照3GPP的規劃,5G將在2020年實現商用,2018年6月完成5G第一版本國際標準。對整個產業鏈而言,5G的“入口飆車”才剛剛開始。什麼是5G? ITU(國際電信聯盟)確定了八大關鍵能力指標,未來5G峰值速率將達到20Gbps、用戶體驗數據率達到100Mbps、時延達到1毫秒、連接密度每平方公里達到10的6次方、流量密度每平方米達到10Mbps等。中國的5G規劃步驟如下:2016年準備啟動5G的標準研究;預計在2018年第一個版本的標準將完成;然後根據產品的成熟度,在2020年左右確定商業應用的起步時間。從技術領域看,5G不僅僅是下一代移動技術,更是一種全新的網絡,將萬物以最優的方式連接起來,這種統一的連接架構將會把移動技術的優勢擴展到全新行業,並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

從發展速度看,目前5G標準已經定義了三大場景,eMBB、mMTC和URRLLC。其中,eMBB對應的是3D/超高清視頻等大量流移動業務寬帶,mMTC對應的是大規模物聯網業務,而URLLC對應的是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延時、高可靠連接的業務。其中,視頻場景和人駕駛等智能場景將成為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對於消費者而言,5G服務的亮點還將集中體現在超高清視頻應用和AR/VR應用兩方面。而對企業而言,5G將為汽車交通、能源/公用事業監控、安防、金融、醫療健康、工業和農業等眾多領域創造價值,特別是為要求低時延的大規模、關鍵性應用領域創造價值。

4,其他資料:2018年1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在發佈會上指出,5G正處於標準確定的關鍵階段,國際標準組織3GPP將於今年的6月份完成5G第一版本國際標準。2018年是5G標準確定和商用產品研發的關鍵一年,將依託第三階段5G技術研發試驗,注重“標準、研發與試驗”三項工作同步開展。同時也鼓勵企業包括國外的一些合作伙伴,積極地參與5G的研發和試驗,應該說,現在除了中國的製造商,國際的製造商比如愛立信、上海諾基亞貝爾等等,有很多的廠家都在積極地參與。

附2:知乎技術專家點評《如何看待5G標準上聯想的投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922735/answer/3921024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