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1个地级市,得名于青海湖,被称为“海藏咽喉”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

青海省1个地级市,得名于青海湖,被称为“海藏咽喉”

海东市北枕祁连,南滨黄河,西抱西宁,东望兰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称。海东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之一。

青海省1个地级市,得名于青海湖,被称为“海藏咽喉”

海东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下辖2个区(乐都区、平安区)、4个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71.29万人、常住人口146.17万人。

青海省1个地级市,得名于青海湖,被称为“海藏咽喉”

海东市旅游以自然生态文化与历史人文为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和宗教文化资源为重要内容。区内有被称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孟达自然保护区及青藏高原“绿宝石”的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全国唯一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青海“花儿”,土族“安昭舞”、“纳顿会”,撒拉族服饰、饮食等民俗风情,藏族射箭会、赛马会、锅庄舞等传统节庆民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黄河流经海东境内189公里,以黄河秀水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海东旅游新形象正在形成;海东市影响广泛的有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全市有瞿坛寺、文都大寺、班禅故居等著名景点30多处。海东已初步勘查发现的人文景观资源有1000多处,境内有4000多年历史的史前人类灾难遗址—啦家遗址和以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为代表的柳湾墓地等遗址遗迹,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科考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