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場已現變局,珠海銀隆前途在何方?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入股珠海銀隆讓珠海銀隆在國內新能源市場成為黑馬,備受各方關注,不過目前的珠海銀隆正遭遇諸多不順,新能源客車面臨停產傳聞,銷售不暢存在庫存問題,IPO又被否,而國內新能源市場正迎來新的變局,珠海銀隆又該如何變革自己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新能源市場已現變局,珠海銀隆前途在何方?

國內新能源市場的變局

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因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迅速興起,截止2017年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這些新能源汽車中,新能源客車是其中一個分類,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迅猛增長主要來自於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的銷售情況與整體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的表現大相徑庭,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高增長53.3%而新能源客車的銷量則略有下滑。

在新能源客車市場,宇通客車由於在傳統客車市場長期積累的優勢其在新能源客車市場同樣高居第一位,2017年其新能源客車銷量超過1萬輛;在該市場依靠電池技術優勢發展起來的比亞迪成為銷量第二的企業,而同樣依靠電池技術的珠海銀隆則位居第三名,這兩家企業企業的新能源客車銷量分別為5683輛、3355輛。同樣依靠電池技術的比亞迪顯示出較珠海銀隆更強的競爭力。

在動力電池市場,2017年寧德時代、比亞迪分別位居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排名前兩名,銷售的電池規模分別為10.57GWh、5.66GWh,珠海銀隆則位居第十名銷售的電池規模則為0.74GWh,可見珠海銀隆銷售的電池規模偏小。隨著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明年結束,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和三星SDI正欲在中國投資加入中國動力電池的市場的競爭,這兩家企業在技術方面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當下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主要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不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均制定了迅速擴產三元鋰電池產能的規劃,代表著三元鋰電池正成為動力電池企業選擇的技術方向,珠海銀隆的鈦酸鋰電池技術並不被看好。這樣的技術選擇無疑是考慮了各種技術的綜合因素後作出的,三元鋰電池技術擁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在安全性方面也較好,鈦酸鋰電池在快充、壽命、安全性等方面較有優勢但是最大的弱點是能量密度過低。

珠海銀隆前途難測

在新能源客車市場,珠海銀隆相較起傳統客車企業宇通並無足夠的競爭優勢,對比起同樣依靠電池優勢的比亞迪也無競爭優勢,如今由於珠海銀隆的新能源客車在續航方面缺乏優勢它在新能源客車市場似乎正逐漸處於弱勢。2017年珠海銀隆的新能源客車銷量相較2016年的5285輛下滑了36.5%,近期由於它在新能源客車市場競爭力不足傳聞有意轉向新能源乘用車市場。

不過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珠海銀隆恐怕也難獲得優勢。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發展最為迅猛的當屬北汽新能源,近幾年其顯示出高速增長的勢頭,其次是比亞迪,第三名則是上海汽車,2017年的數據顯示這三大汽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02696輛、87748輛、40473輛,這三大新能源汽車企業或是傳統汽車企業的強企或是如比亞迪這樣擁有動力電池優勢的企業。

珠海銀隆要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發力並不容易,作為一個新進入者要與已佔據優勢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競爭面臨各種短板,尤其是它所擁有的鈦酸鋰電池技術在新能源乘用車行業面臨更大的劣勢。由於鈦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低,而客車本來因為空間較大可以裝載體積更大的電池,但是從珠海銀隆的客車來看其續航表現不佳,如果鈦酸鋰電池用於空間更為有限的乘用車上不免更讓人擔心其續航性能。

在電池技術方面,如今國內外的動力電池企業似乎都已將三元鋰電池作為它們的技術發展方向,珠海銀隆堅持的鈦酸鋰電池技術並非主流,尤其是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將面臨韓國企業的競爭,這更讓人擔心珠海銀隆的電池技術被進一步邊緣化,擔心它的未來發展前景。

珠海銀隆在新能源客車市場面臨著宇通、比亞迪這樣的巨頭壓制,轉型進入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同樣難以突圍,如果重新選擇電池技術方向將面臨著寧德時代、比亞迪這樣的巨頭壓制,筆者對於珠海銀隆的前景實在不太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