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2035年,這是我來上海第15個年頭。

曾經,我是父輩口中“

別人家的鐵飯碗孩子”。我在這個城市也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可是怎麼也想不到,“失業”會落在我的頭上。

一直以來,我都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聽話、懂事、努力學習,一路綠燈進入北京讀大學、一畢業又來到上海進入知名國企。

工作上兢兢業業,生活上勤勤懇懇,但最終還是失業了,不是因為我工作能力不行,而是“我不會玩”!

我是個行動派,沒來得及擔憂太多,就趕緊馬不停蹄的找工作。但是經過第一輪市場探索後發現,我這種“沒有想法、只會機械幹活的35歲青年”他們根本不願意要!

是的,如果你孩子現在還“不會玩”。

那麼很不幸,20年後孩子的模樣,就是我現在的模樣。

讓孩子學會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1

別人對我的評價都是——

“只會讀書不會玩的小老頭兒!”

20年前,馬雲就說了:

“要讓孩子玩,否則30年後孩子會找不到工作。他認為,過去是知識、科技的時代,但是未來一定是智慧、體驗的時代。所以,讓孩子會玩很重要!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

我們當時看到這個演講心裡都在想:“不可能的,時代哪能發展的那麼快。”

於是,別的孩子在旅行的時候,我在學習……

別的孩子在做遊戲的時候,我在背單詞……

別的孩子在的時候,我在刷題庫……

我的腦子裡,只有學習。任何和學習無關的事情,我都視作浪費時間。於是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建立了一種不正確的關聯,玩等於浪費時間等於沒有價值。

可是,我錯了!愛玩的孩子才愛動腦子,才有更多的想象力,才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學習方式。

讓孩子學會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2

會玩很重要

比如,亞馬遜的老闆貝索斯,就超級會玩!3歲的時候,他想在大床上睡覺,但爸媽沒理他……他就操起一把螺絲刀,把自己的嬰兒床拆卸開,重新組裝,這下不就有大床了?

長大了,貝索斯當了老闆,他鼓勵員工們帶水槍、帶玩具坦克、帶寵物上班。他撫養孩子也一樣,最大要求就是,放飛自我,怎麼玩都行。

從孩子們4歲開始,貝索斯與妻子就讓他們使用鋒利的刀具,甚至是電動工具……

他的想法是,如果孩子們玩脫了,傷害了自己,那他們就會更快地學習。貝索斯說,他老婆的觀點是:我寧願要有九個手指的孩子,也不要不會玩、沒有想法的孩子。

再比如,人們提起詹天佑,都知道他是一個神童,是清朝第一批出國留學的預備生,回國後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但有誰知道,詹天佑也曾經是一個不守老師規矩、 私拆父母鬧鐘的淘氣孩子。8歲那年,他進入私塾唸書,可塾師講的都是四書五經和八股文,那些“ 之乎者也”之類的陳腐內容,讓天資聰慧的詹天佑感到枯燥無味,頭腦發脹。

他最感興趣的是工程 、機械這類“新知識”,他擅長於用泥巴捏火車、做機器,滿口袋裝的都是小齒輪、發條、螺絲刀 、鑷子等,只要一有空就擺弄著玩。正是這份對機械的好奇,為詹天佑開啟了一扇通往工程科學殿堂的大門。

你就會發現,越牛逼的人,越會玩兒!

讓孩子學會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3

“不會玩的孩子是沒有前途的”

關於,“玩的體驗”,有兩位文學大伽的觀點可謂一致: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龍應臺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沒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幹而脆的落葉,就沒辦法教他美術。因為,他沒第一手接觸過美。”——席慕蓉

孩子的學習能力,大部分都是從玩中產生的。每個年齡段都有這個年齡段要做的事情。

嬰兒時期,代表愛護;幼兒時期,代表想象;少年時期,代表玩耍;青年時期,代表探索;成年時期,代表責任。

一個完整的生命,應該具備以上所有特徵。而如果限制孩子去玩耍,這個人就會缺少生命力,缺少樂趣。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就會變成死板木楞的“呆頭鵝”!

讓孩子學會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4

父母要先教會孩子玩

而不是急於把他們培養成天才

我發現身邊“會玩”的人,都有四個共同的特徵:

他們不是簡單的玩,他們會在玩的過程中發現、體驗、實踐;

在玩的時候特別專注,保持好奇心,還可以創造出自己獨特的玩法;

性格特別好,這些人聰明、開朗、大方,可以自己獨立玩,也可以與同伴一起玩;

不功利,看得開,不為了任何學習成績和獲獎,只追尋最開始的快樂。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玩呢?

  • DIY玩具

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們自己動手做玩具。比如用火柴梗讓孩子擺數字:自己邊擺邊算,很快數學算術就會了啊。

穿越障礙:找一個過道,左右兩邊貼一些紙條作為路障,孩子需要身體不接觸路障而順利通過,這種小遊戲還很適合家庭聚會。

找瓶蓋:家裡不同的小瓶子,小盒子,把瓶身和瓶蓋分開,讓孩子自己去配對,很培養孩子的細心觀察能力。

讓孩子學會玩,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 玩具選對的不選貴的

孩子的玩具並不是越貴越好。很多貴重的名牌玩具,反而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刺激,促使孩子的虛榮心。像棋類、、球類、布娃娃、地球儀、卡通人物玩具等就是最好的。

有時候,幾張紙、在紙上走迷宮、演兒童劇都是很好的玩具。

  • 電子遊戲要制止,傷害孩子的遊戲不要玩

孩子缺乏判斷力,有時會想出一些損害身心的遊戲,這時候,父母就要及時制止了。比如從床上爬到桌子上,在爬到窗戶上,這是很容易受傷的,而且也很不衛生。

像打打殺殺的遊戲,玩具寶劍之類的最好都不要玩。拿玩具手槍對著人玩,也是對人的極其不尊重,

電子遊戲,父母能禁止最好就禁止了,不僅損害智力還損傷視力!

一旦上癮,想戒都戒不掉,可以等孩子大的時候有自制力了適當的玩一下,在這之前,最好都不要接觸。

我們有時候害怕孩子玩物喪志,經常會限制孩子玩耍的時間,一談到孩子愛玩、貪玩這些話題,總覺這樣的孩子“不夠沉穩”、“淘氣”、“將來成績不好”等等。

其實,養孩子不是隻爭朝夕的事情,孩子在童年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玩耍!越會玩的孩子越聰明,越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展露出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