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簇具提質增效 正確使用有技巧

優良的簇具是提高蠶繭質量的基礎,今天就給大家帶來目前國內最理想的簇具——方格簇的管理技術。正確地使用方格簇能有效地減少黃斑繭、柴印繭等下繭,提高上繭率、解舒率以及上簇和採繭工效,趕緊做筆記吧!

優良簇具提質增效 正確使用有技巧

一、正確扎制整理方格簇

在養蠶前,扎制新簇片,先備好扎制用的竹片,然後按照熟蠶營橫形繭的要求扎制,以便擱掛;每張蠶備足160~180片方格簇。

優良簇具提質增效 正確使用有技巧

二、採用自動上簇或塑料薄膜網快速收集熟蠶上簇法

優良簇具提質增效 正確使用有技巧

(1)方格簇直收法:先將蠶座內的蠶頭並匾加密,將大孔薄膜網直接置於蠶座上,再將方格簇放於網上,大約25分鐘左右,方格簇上熟蠶適量時,將方格簇進行室外預掛。

(2)網收法:將大孔薄膜或大蠶網直接置於蠶座上,待大部分蠶爬到網上進行蒐集時,提取蠶網四角移到蒐集熟蠶的蠶匾內,輕輕抖動將蠶倒入蠶匾中,然後將方格簇打開並平放於地面,按每片方格簇160頭左右的標準,把熟蠶均勻地撒於平放的方格簇上,約5~10分鐘後熟蠶進入簇片。

三、室外預掛和室內營繭

首先在室外預先搭建簡易掛簇架,其次是將有熟蠶的方格簇室外預掛,保持簇片間距0.10~0.20m,再次是將室外掛簇適時移至簇室內營繭,在室外預掛6小時左右約有90%熟蠶基本入孔吐絲定位初成繭形後,及時捉清遊山蠶。將簇片移至室內預先搭好的簇架上,同時翻簇一次。

四、加強簇中保護

優化簇中保護環境是提高蠶繭質量的保障。簇中保護期間,合理調節溫溼度,以保持24~25℃的溫度和60~70%的溼度為宜,在吐絲結束後,要保持室內通風,有利於排溼。低溫陰雨時,可在簇室內升溫排溼;晴好天氣門窗全天開放;簇中高溫乾燥時,要適當降溫。簇室內掛置方格簇時,簇片間要保持0.10~0.20m的間距,簇片應離地0.4m以上,以利通風排溼,同時及時捉清遊山蠶。保持室內光線均勻,以提高蠶繭色澤和解舒率、上繭率,保持繭層厚薄均勻。

優良簇具提質增效 正確使用有技巧

五、適時採繭

春季熟蠶上簇5足天,夏秋季熟蠶上簇4足天,視化蛹情況根據上簇順序先後按上、次、下繭分類採摘出售。

優良簇具提質增效 正確使用有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