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結構體系探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建了完整的價值結構體系。其邏輯起點是黨的初心使命,核心內容是人民美好生活,實現條件是美好社會和強盛國家建設,重點領域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實現路徑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現實行動是“四個偉大”社會實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結構體系探析

價值結構體系的邏輯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的主題,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價值結構體系的邏輯起點。初,即初始,起點。初心是黨最初的深心大願,價值心願,價值理性,價值追求。初心的根本內容是人民幸福。初心體現在行動上則是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質內容是完全一致的。黨的價值初心同中華民族的心願是一致的,同中國人民的心願是一致的。這體現著初心及其人民幸福作為新思想價值體系邏輯起點的合理性、正當性和生命力。

人民幸福價值觀的價值主體是人民,不是極少數人或部分人,而是全體人民;價值取向是幸福和公正。全體人民的價值主體內在要求公正價值取向,只有公正價值取向,才能保證價值主體是人民。人民價值主體與公正價值取向是內在統一的。初心價值觀就是人民幸福、社會公正、民族振興價值觀。

價值結構體系的核心內容: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黨的初心及其人民幸福價值作為價值體系的邏輯起點,必須落實在人民的現實生活中,這就是人民美好生活。初心不能只停留於主觀心願領域。人民美好生活既是黨的奮鬥目標,更是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黨的十九大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升和確定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是處於支配地位的,對事物的發展過程起決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這意味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及其滿足,在新時代中國社會生活中處於決定性地位,成為社會發展必須首先解決的中心問題。初心價值觀及其體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升為全社會的中心任務。發展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實現人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價值嚮往。一切社會矛盾的解決,都必須圍繞和服務於主要矛盾的解決,最終要圍繞和服務於人民美好生活價值理想的實現。

價值結構體系的實現條件:美好社會和強盛國家建構

馬克思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人民美好生活價值的實現,要在具體的社會和國家環境條件下實現。只有強盛國家和美好社會才能保證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沒有強盛國家和美好社會的建設不可能有人民美好生活價值的有效實現。

所謂美好社會和強盛國家,就是體現和實現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五大價值的社會和國家。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講到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時,滿懷信心地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這就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社會政治環境條件。

美好社會和強盛國家,其實就是體現和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和國家。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體現和實現了這四大價值的社會,就是美好社會,因而就是能保證人民美好生活的社會條件。國家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和實現了這四大價值的國家就是強盛國家,因而就是能保證人民美好生活的國家。美好社會和強盛國家自然要由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來建設。由此可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價值結構體系內在地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後者是前者的有機組成部分。

價值結構體系的建設領域:“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人民美好生活價值實現依賴美好的社會政治環境條件。具體來說這些條件包括社會生活五大領域,即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社會領域、文化領域、生態文明領域。所謂美好社會建設,主要體現為這五大領域建設。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五位一體’”。要求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實現富裕、民主、文明、公正、美麗五大價值,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就是要在社會五大領域實現五大價值,推進五大文明,實現社會全面進步,進而實現美好社會和人民美好生活價值。

在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也就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所要求的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因為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價值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人民美好生活價值需要的這種廣泛性、豐富性、全面性,要求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平衡而充分發展。

價值結構體系的實現路徑:“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價值目標要有科學有效的路徑和方式來實現。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就是實現社會五大領域價值目標的科學有效路徑和方式。

在經濟領域實現富裕價值,要通過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法治路徑方式;在政治領域實現民主價值,要通過全面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和法治路徑方式;在文化領域實現文明價值,要通過全面深化文化體制和法治路徑方式;在社會領域實現公正價值,要通過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和法治路徑方式;在生態文明領域實現美麗價值,要通過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和法治路徑方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都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因而必須全面從嚴治黨。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要實現的近期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初步實現五大領域的富裕價值、民主價值、文明價值、公正價值、美麗價值,建成小康社會水平上的美好社會,以保證人民美好生活價值的初步實現。

價值結構體系的現實行動:“四個偉大”社會實踐

價值實現路徑依賴價值實現行動。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四個偉大”社會實踐是實現五大領域價值目標,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具體實踐。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價值也是在矛盾運動推動下實現的。五大領域價值目標的實現充滿矛盾、阻力和挑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施也充滿矛盾、阻力和挑戰。要解決矛盾,克服阻力,應對挑戰,就必須堅持“四個偉大”社會實踐。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諸領域價值的實現,改革的進行、法治的實施都會有許多阻力、障礙和挑戰,因而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共同推動著“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落實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進行,從而推動著社會的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推動著美好社會和強盛國家建設,為人民美好生活價值實現提供有利的社會條件,使黨的初心使命和人民幸福價值得以最終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